今天放晚学去接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告诉我,今天儿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有些不尽人意,如今天放学后,跪在凳子上看妈妈有没有来;上托管的时候瘫坐在凳子上,老师提醒了很多遍都没有用;上课时还跺脚,影响上课;前几日做操的时候不跟着节拍,今日特地关注他询问他是否会跟着老师做的时候,老师发现又是会做的,但就是平时做的过程中,并不按照要求做好。
大致情况便是如上。
【受教育的目的】——我的疑惑点
我对儿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其实并没有深入地思考过,当今日老师跟我说及孩子的这些表现时,我一下子不知道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该如何有效地教育儿子。我想要解决此问题,或者解决将来还可能发生的事,我想应该从“孩子在幼儿园时期,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哪些习惯?”也就是孩子在幼儿时期的培养目标。
在孩童时期,孩子接受幼儿园教育是为了什么?我想一是知识习得;二是习惯的培养;三是规则意识的建立。很明显孩子在规则意识上出现了问题,其实也是行为习惯的问题。根据《幼稚园课程标准》幼稚教育总目标第三条: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其中在工作目标中,要求培养孩子遵守秩序的习惯。由这两点可得知,在理论上,孩子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我之所以将这一条拿出来细嚼,主要原因在于,在之前看一些杂志或书籍的时候,或者听一些去国外观察课堂的学者,回校跟我们交流,在谈及国外学生听课习惯的时候,学生们的坐姿都是很随意的,而我们中国的孩子统一的坐姿都是坐端正,不管你在不在听,都必须坐端正。所以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一个辩论题:孩子上课到底有没有必要坐端正。坐端正听课和自由坐姿听课,注意的集中力到底有没有区别。从百度搜多的结果来看,基本上所有人都赞成坐端正听课,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包括进入一年级后,良好的坐姿可以保护孩子的眼睛等。但我对学生在课堂中端正坐姿以及自由坐姿对学生听课的影响区别到底有多大依然心存疑虑,但又没有事实的研究数据。尚且不管坐姿的问题,既然国有国法,家有家法,在学校有校规,班级有班规,既然是规则,自然是要遵守。
【如何教育】
很多家长在听到老师说孩子某方面不好的时候,家长的反应基本是“是吗?下次不可以这样啦,听到没有?”,情节不严重,一般对孩子蜻蜓点水,略说一二,情节严重回家揍一顿,以示惩戒。其实当我听到老师说到他的这些行为时的第一反应,对他也的确有些生气,感觉回家应该给他收收骨头,但后来询问了下他原因,又觉得情有可原,但是事情发生了,不教育肯定不行,教育过头也不至于。本次事件我虽然已经解决, 但是我有必要对自己的解决方式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分析。
一、理解他的行为
每个孩子都是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话语,之所以会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举动一定是有他的原因,所以我认为作为家长,在处理孩子这一问题时,首要问题是不是责备孩子怎么没有遵守纪律,而是先理解他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我问了孩子情况,原因是这样的:他希望4点后,自己不需要上托管班,盼望妈妈早点来接,所以跪在凳子上看妈妈有没有来;他总是不太想上托管班,觉得尽管只有30分钟,却还需要坐端正,觉得好累,所以就躺坐在了椅子上,后老师提醒,他觉得老师关注自己是一种好玩,因此更加有劲,所以没有及时改正;他在上课的时候几次都举着小手,但老师并没有请他回答问题,因此他用跺脚来引起老师注意,让老师请他回答问题;没有跟着老师做操的节拍走是因为,在平时,如每日一讲或者讲故事的时候,我总是引导他应该做与他人不一样的东西,做别人想不到的事情,这样才会一举成功,赢得比赛,他将此引导引用到做操这件事上去了。
从孩子的原因和结果来看,站在孩子的角度,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因为他的一系列行为习惯符合逻辑,而我作为大人来看,我也的确觉得他的反应其实是很正常的,然后我告诉他,并告诉他,“哦,原来你是因为这个才这样做的啊?好吧,我理解你为什么会那么做了”。那接下来我应该做些什么呢?因为理解并不代表同意这么做。
二、输入辩是非的能力
既然理解并不代表同意,那么第二步我们就应该带着孩子判断“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做”?1,上托管班时跪在凳子上看窗外有没有必要?我对他的教育是,不管你看不看我,我该来的时候就回来,不该来的时候我依然不会来,因此跪在凳子上这一行为对盼望妈妈早点来接并无任何帮助,所以这个行为没有必要。2,累了,瘫坐在椅子上。这个行为的本身并不代表你真的累了,因为我一旦带你去户外,你会有很充足的精力去撒野,所以说在体力上看,根本不是累的缘故,而是并不想上托管班,对此,在下面的第三条中,我会给出解决方案。3,跺脚老师是不是就会请你回答问题?今天一天老师有没有请你回答过问题?“有”,那么既然有,全班那么多小朋友,也应该给予其他小朋友机会,他们也想回答问题;其次,你跺脚了,老师就请你了吗?“没有”“反而呢?”“批评了”“然后妈妈呢?”“也要批评我。”“你看跺脚根本无法让老师请你,而只会让事情变得更严重。”4,自己会做操,却不跟着老师一起做,这样就影响了班级的做操动作整齐,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代表自己特别,却是在给班级捣乱,会受到批评,这样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
三、培养寻求解决方法能力
既然我们清楚的知道,此上行为对自己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遭到老师和妈妈的批评,那么面对自己的困惑,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
对于妈妈早日来接以及是否上托管的问题,我给了他自己一个选择题。
1、不上托管班,但是回来后,妈妈会教他学本领,然后才可以自己活动。(为什么不能接回来就让孩子自主去玩?因为目前我家孩子尚无明显的兴趣爱好,因此让他自己玩,就是无所事事的瞎玩,甚至还不会玩,除了坐在那里吃,其他就是东摸摸西摸摸,所以与其没有规则地玩,还不如带着他有意义地玩)2、上托管,周四会提前接,其他时间,妈妈顺路时就接回来,不顺路时就不接,如果哪天会提前接,早晨会告诉他。以上两种选择,一旦选择后就不准反悔,想清楚后,晚上告诉我。那天我将这个选择题交给他后,他在晚上思考后,告诉我,还是选择后者,我与之反复确认后,他表示想清楚了。既然想清楚了,那就OK。
对于跺脚引起老师注意回答问题这件事
很显然,跺脚这个方法丝毫没有任何帮助,那么可以怎么做呢?1、既然老师请过你回答过问题,那么就让一些机会给其他小朋友。2、当你觉得问题很简单,很多小朋友都会回答的时候,干脆就不要举手,当老师问的问题很难,几乎无人会回答时,主动思考,争取回答上问题,这样竞争力就会小,被叫几率会增高。3、这次没请你回答,那就等下次。
针对于“独树一帜”问题
告知当我们在参加个人比赛类活动时应该有自己的风格时,我们可以独树一帜,但是参加集体类活动时,我们应该遵循集体利益,这一点比较难理解,应该在平时逐步渗透。
【结语】
我想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如果经常能够体谅孩子情绪,与之分析问题,最后帮助他寻求解决之道,我想这对于孩子将来自己面对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而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在最后一步,引导孩子寻求解决之道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独立思考,而不是家长的代入思考,只有让孩子学会自我分析,学会自我思考才能真正锻炼孩子的自我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