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开篇,即讲了三件事,“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再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人应该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他人?如何认知环境?
“人不知而不愠”,这里的“知”不仅是知道、知晓,应该还有了解、理解、赏识等意思;这里的“愠”差不多是懊恼、懊丧、不快。这句话的大意是,他人不了解我,社会不认同我,我也不懊丧,也没啥不快。做自己好了。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可算是典型的知易行难。
一个人自知自处,既不高傲,不浮躁,不矫情,也不灰心,不气馁,不“破罐子破摔”,总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是表面上不动声色,而是内地里心气平和,做到了这样,你就是君子了。
更多的人是什么样子呢?怕是怨天尤人,羡慕嫉妒恨。
我见过的,多是抱怨社会不公,自视清高,怀才不遇,一颗夜明珠被尘土埋没了没得闪亮,一棵参天大树被小天地禁锢了没得成长,一艘航空母舰搁浅在小鱼塘里没得施展,毛病都是别人的,都是社会的,自己总是一脸委屈、满腹牢骚。
也见过,凡事都要和他人比一比,为啥他的收入比我多,为啥他的机遇比我好,为啥他的空间比我大,一丁点儿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于是乎,要不就找领导说道说道、闹腾闹腾,要不就“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换换地方,从来就没有过眼睛向内,反求诸己,看看自己有没有毛病,有什么问题。
举个例子,我读《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精华》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时求贤若渴,有人举荐了刘锡鸿,说是下笔千言,见解独到,才华横溢。求才心切的曾国藩接见了刘锡鸿,“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见《清史稿》)”曾国藩回到书房,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下对刘的评价,大致是小才,浮躁,高傲,自命不凡,心胸狭窄,往后会众叛亲离。后来,刘锡鸿随郭嵩焘出使英国任外交副使,果不其然,每每与郭不和,打小汇报,写举报信,检举郭带妾出国、穿洋服、听歌剧,夸大其词,上纲上线,言其有辱国格,闹得不亦乐乎。结果是,刘、郭二人相继调离回国。刘颇多不忿,转而又攻击、弹劾李鸿章,不想捅了马蜂窝,知情者再没有人敢和刘锡鸿交往。刘成了孤家寡人,抑郁而终。
这里,不见得就是曾国藩会相面,而是曾在与刘的谈话中,听话听音,观察细致,见微知著,如中医号脉一般,拿准了刘的性格特点,从而预判了刘的职业归宿。
现实生活中,像刘锡鸿这样的“人不知而愠”的人还不占少数呢。
那么,如何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呢?
心态上,要随遇、随缘、随安、随喜。胡世宗老师在《一路向南》一书中讲了小和尚种花的故事。老和尚安排小和尚去种花,小和尚不慎绊到门槛,洒了花种,急得不行,老和尚言“随遇”;小和尚弯腰去拾扫,不巧风起,老和尚言“随缘”;话音未落,风起雨至,花种子被雨水冲的不见踪影,老和尚言“随安”;来年开春,花开满园,皆大欢喜,老和尚言“随喜”。个中道理,不言自明。
行动上,要学学曾国藩,那就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也就是说,别想那么多,干就完了。怎么干呢?曾国藩讲了一个词,叫“拙诚”,就是不喊口号,不说空话大话,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与人相处上,则是学而篇最末一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你要担心的是,你是否了解别人,理解别人,“想要处好,打个颠倒”,你能做到“知人”,换位思考,懂得别人,则必定人际关系和谐,又怎“患人之不己知”呢?
如此,“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