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作者】:鲁迅的这本书是在1918-1922之间写的(三十多岁的时候,他1936年便去世了,而日军全面侵华是1937年,我小时候还把这两事儿合在一起有过遐想)短片小说集,是当时为《新青年》撰稿所集(从序中得),其中多篇文章选入了语文教材,为了有全面的认识,并排出十几年失败的语文教育的毒,遂重读。
【摘记】
1.“假如一件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的起他们么?”(序里的话,在这之前5年,鲁迅就把自己关起来研究古碑和佛教思想,这和当初教材里”一柄钢刀插入敌人心脏“的是一个人吗?)
2.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就是这个叶,没打错)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许多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小时候读到这个,觉得触目惊心,庆幸自己没有活在旧时代,现在想来,这个”时代“吃人的情况不比原来少。)
3.他便变了脸,铁一般青。睁着眼说,”也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从来如此的基本上对,但是自己还是再判断一遍的好,哪怕你是个不勇敢的人,但对错还是需要明白。)
4.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这句话应该《狂人日记》的最想表达的东西,要是一切都回到无垢的状态,那样的希望多美好?)
5.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究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儿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带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孔乙己的名字。(我觉得鲁迅如果活到现在,随便找个大学城附近的网吧当个网管,还是写得出《孔乙己》的。)
6.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我们想过自己重要吗?)
7.这一年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实比去年白得多了。
8.单四嫂子是个粗笨女人,不明白这”但“字的可怕:许多坏事固然幸亏有了他才变好,许多好事却也因为有了他都弄糟。夏天夜短,老拱们呜呜的唱完了不多时,东方已经发白;不一会,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9.许多功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长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他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恍然如梦)
10.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这就是鲁迅对于他的”刘和真君“朋友们的注脚。)
11.”改革么,武器在哪里?工读么,工厂在哪里?(买房么?钱在哪里?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的困境。)
12.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13.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挺幽默的)
14.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
1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的希望,也不过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过的人多了,就是生活。)
16.他对于以为“一定想引诱野男人”的女人,时常留心看,然而伊并不对他笑。他对于和他讲话的女人,也时常留心听,然而伊又并不提起关于什么勾当的话来。哦,这也是女人可恶之一节:伊们全部都要装“假正经”的。(大学里这样的阿Q少吗?)
17.“我是性急的,所以我们见面,我总是说:洪哥(黎元洪吧)!我们动手罢!他却总说道No——这是洋话,你们不懂。否则早已成功了。然而这正是他做事小心的地方。他再三再四的请我上湖北,我还没有肯。谁愿意在这小县城里做事情。......”(用姜文的语气读一遍,再用身边爱吹牛的朋友的语气读一遍,每遍都有新发现。)
【序 孔乙己 社戏】
《呐喊》其实大家都不陌生,里面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社戏》都是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中的,为我们树立起了一个革命斗争的鲁迅,但其实认真读读《自序》你会发现,至少在这个阶段的鲁迅,不是已经不是教科书中想要我们理解的那个样子了,上文中的第一条摘记就是来自《自序》当友人向他邀稿时,鲁迅拒绝的理由,他已经对自己最后的道路也感到绝望了,但最后他还是写了。这时候的他已经没有什么写战斗檄文的欲望了,基本上是沉湎在自己的回忆中,其实像《孔乙己》《阿Q正传》这几篇,我个人认为并不是所谓的对什么国民性的批判,他们的情感基调其实和《社戏》《故乡》一样,只是刻画一些像“树先生”那样的人,只不过当时有些社会现实本身就很荒诞,以至于写实看起来也是批判。
没记错的话,《孔乙己》是节选进语文课本的,就是从进酒店喝酒开始,到哪里结尾也记不得了,当时还没有微博上那么多的改编版本,但老师就是告诉我们,你看孔乙己,一个腐朽的封建读书人,最后你看看,饭都吃不上,偷鸡摸狗,遭人嘲笑。我觉得这样的老师挺他妈可恶的,小孩子是最残忍的,你看看他们对待小动物的态度,但这是天性,可是恰恰这种过度的教育和潜台词加重了这种本来该抑制的天性,且不说什么封建教育批不批判的问题,等有一天他对自己所受的教育有了自己的认识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会不会还觉得自己比孔乙己好呢?其实,对孔乙己这种失败者,语文教育里的态度就是社会普遍对于失败者的态度,学不会处理别人的失败,当自己失败的时候,痛苦不是更甚吗?到处都充斥着这样的句式“青少年要学会什么什么?”,可是教的内容里都没有,青少年哪里去学?
从小我就超喜欢《社戏》,里面的人感觉个个都很熟悉,就是你身边的人,而那一天发生的故事,好像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过,90后大多数,都是有一个农村老家乐土的,当时的宗族也还没有被城市化瓦解,所以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很美好的感觉,譬如苦苦哀求母亲后终于得到去伙伴家留宿的允许的快乐;有年龄较大的伙伴的保票而可以不带着愧疚感去玩平时不允许的事情。诸如此类才是语文教育的作用,常识性、技能性的教育当然需要,可语文这东西,识字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其长达十几年的教育,剩下的时间是要用来做美学实验的,要让孩子感受到这个世界对于多样性的包容,给他自由表达的安全感,文学的多样性也会告诉某些孤独的孩子,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止你遇到了这样的困难,所以你无需痛苦。
如果说只是为了孩子,我们无需做的话,那就带上耳塞别听呐喊。
欢迎关注公众号:阿辽莎的真心话 我会在上面每天更新读书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