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照亮甲胄,
马蹄铮铮,旌旗傲首,
烽烟寥,志当酬,
咏出秦风不朽!
古道连台朔漠,
秦关夜月,煮酒阡陌,
手持利剑长戈,
凛然气吞山河!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这是一支震烁千年的华夏战歌,这是一篇同仇敌忾、共御外辱、斗志昂扬的战争诗,这就是《秦风·无衣》!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páo)。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jǐ)。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cháng)。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春秋多战事。
在《国风》中,反战的诗篇很多,因为很多不义之战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灾难深重,但是也有例外:大敌当前,也有把个人与国家连在一起、积极投入战争的诗篇,如《秦风》中的《小戎》、《无衣》,都是表现共同抵御外侮、保卫家园的正义斗争,人民拥护并踊跃参加。
全诗共三章,词句对应,节奏整齐,诗意在重章复唱中逐渐递进。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袍:长袍,即今之斗篷。泽:指内衣,今之汗衫。裳:下衣,此指战裙。
诗的三章首句均以问答的句式、豪迈的口吻,来表现奋起从军,慷慨互助的精神。好男儿赴疆场,理当雄纠纠气昂昂,披上战袍拿起枪,流血牺牲且不怕,“无衣”又何在话下,与子“同袍”、“同泽”、“同裳”,同上战场,共同杀敌。
在《秦风·终南》中我们讲过秦国的历史渊源,西戎与当时秦地毗邻,常常发动战争侵扰。周宣王时以秦仲为大夫,诛伐西戎。西戎杀秦仲。秦人主公死于戎敌之手,故上下一气,为报其仇,此为家恨;
周幽王亦为犬戎所杀,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受王命攻打犬戎。周王封秦襄公为诸侯,曰“能逐犬戎,即有歧丰之地。”西周被西戎灭,此谓国仇;
既有国仇,也有家恨,故曰“同仇”。
这注定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国难临头,民众一心,同仇敌忾,这是一种高度的爱国热忱,也是一个民族不被灭亡的根本。
因为有了对外敌的强烈仇恨,所以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战友间依然团结友爱,即后来军人之间互称的“同袍”,或叫“袍泽之谊”,即来源于本诗。
流血牺牲算什么,兵戎相见,勇者胜。 战士们一边歌唱,一边行军,一往无前。接下来唱道: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王于兴师,是周天子下令攻打西戎。强调这一点,证明出师有名。
春秋时期的秦国实行的是兵役制,成年男子平时耕种放牧,战斗时就是全战士,武器与军装由村落或家族自己准备。
战争号角响起,全民皆兵。大家开始准备征衣和武器,修理好戈、矛、戟,团结对敌,奔赴战场。
从"同袍"、"同泽"、"同裳",到"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出战士磨砺兵刃,整装待发,齐心备战。
每章最后一句唱道:
与子同仇!
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
唱到这里,愈加气血沸腾,豪气冲天,不上战场厮杀一番不痛快!
人们相互召唤,互相鼓励,正因为“与子同仇”,有共同的敌人才能同生共死。此仇不共戴天,唯有与子共赴沙场,一雪前耻,方能御辱保国。
通过一层又一层的重沓复唱,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秦人并肩作战、不畏死亡的大无畏的精神。将士上下一心,亲如兄弟,唱着如此同仇敌忾之战歌奔赴战场,因此秦人百战百胜也不足为奇!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国君要出兵作战,且修整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汗衣。国君让我们出兵作战,且修整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战袍。国君让我们出兵作战,且修整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这就是一首誓词,这就是一首动员令!
因此南宋抗元英雄谢枋得评价说:“春秋二百四十余年,天下无复知有复仇志,独《无衣》一诗毅然以天下大义为己任。”后世再多边塞诗均不及此,此诗堪称华夏第一首战歌!
激昂慷慨,同仇敌忾,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就像我们的《义勇军进行曲》一样: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 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
耳畔犹闻战鼓铮鸣,此刻再读《无衣》热血沸腾,遥望当年古战场,不禁肃然起敬:
国仇家恨,与子踏征尘。金戈铁马横千里,不负男儿身!
同袍同泽,偕作情更真。矛戟战甲扫疆场,千载立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