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米兰昆德拉的一些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还是经典中的经典,虽然[生活在别处]也很值得阅读,不过内在的深刻性还是首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很多人会纠结在文中关于灵与肉的描写,质问托马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男人,深刻的爱着一个人,为什么又主动让自己的私生活如此随意。这让我想起马尔克斯的那本[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个深爱着初恋超过半个世纪的男人,甚至为此终身未娶,但是和几百个女人的艳史也同样发生在同一个男人身上。小说中探讨的关于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的话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当我们愿意承担关于生活的一切沉重的时候,生活中的那些“轻”对我们可能就是伤害; 而当我们真的去尝试一种“轻”的生活的时候,那种虚无似乎又可以吞噬一切。当最终我们似乎可以找到平衡的时候,也许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又会发生。就比如当托马斯和特丽莎经历过各种磨合,在轻与重之间看似找到平衡,准备在乡间度日的时候,一场车祸又夺走了一切。这就是人生,在我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轮回,历史也好,人生也罢,无所谓“轻”还是“重”,都只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罢了。
先来看看普通生活中的轻与重吧。当我们带着全家开车出去旅行的时候,总会觉得坐在后面的孩子太吵,希望他们可以安静,让自己享受一下“轻”。转眼孩子长大离家而去,我们再开着车回头望去的时候,多么希望再听到孩子童真的话语,哪怕只是吵闹的“重”也好。当我们回家陪父母的时候,总会觉得老妈太唠叨。可是当有一天父母真的不在的时候,那种对“重”的怀念又是多么的伤感。年轻时创业,总是觉得业务做的规模不够,太多时间都用来玩了,有点荒废。待到日后企业做大了,又被各种应酬和责任压的喘不过气来,期待着给自己放个大假。当有爱人痴恋着自己的时候,总是不懂珍惜,也许转眼就已成路人。人生中所有的事都是如此,当我们承担生活的“重”的时候,总是憧憬“轻”的出现。“轻”的久了,又希望有什么可以出现,来填满自己的生活。就连中国商人的代表胡雪岩,也无法平衡好“轻”与“重”的命题,晚年的时候,大家都劝他重返商场,胡雪岩说:“自己这一辈子,不怀念挥金如土的日子,却怀念少年时几文钱买烧饼,喝水酒的生活”。
轻与重,对于人生来说是一场轮回,对于整个世界的历史来说,也是如此。公元十三、四世纪,蒙古人入侵欧洲,把黑死病带到了这片土地,大约2500万欧洲人因此丧生。二三百年后的十六、十七世纪,欧洲人航海大发现,北美大陆逐渐变成了白人的天下,身为蒙古人后裔的印第安人,除了被大量杀戮,90%的人口灭绝,都是由于欧洲人带过来的天花等病毒,资料显示死亡人数也在二三千万。
既然世界和人生都逃不过轮回,也始终无法真正达到关于“轻”与“重”的平衡,那我们又能怎么样哪?按照我的理解,一切都是缘起缘灭,不必强求。每个人的福报都是一定的,钱赚的多了,可能自由时间就少了;日子清苦一些,可能家人感情反而会更好。人生最珍贵的,其实是心境,“轻”也好,“重”也罢,珍惜当下,保持简单平和的心境比什么都重要。一位女作家在她的作品[纯棉人生]中写到对生活的态度,曾说对待生命的每一天都应该像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主妇计算生计那样珍惜。我深以为是,快乐用心的过好每一天,才不辜负上天赐予我们的三万多个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