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篇的指导思想--整体恒动观
前言
中医有句老话叫做,“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病;行医三年,始信世间无可用之方”。
一些刚开始学医的朋友,一般都是自信满满,学医三年,各种病的治疗方法都知道了,用什么药方也都心中有数。什么病,用哪个方,心中是井井有条,有条不紊。不过临床三年,发现结果不是那么回事,一看是这个病,就用这个方吧,可是药吃下去不管用。怎么办?再换一个方,吃下去,还是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这下子心里就毛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么去解决。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估计这个医生慢慢就开始不信中医了。你看,我按照书上讲的去治,可是这个病就是不好,那肯定是中医有问题,中医不科学,中医吹牛呗。你看书上那么多药方,一个个讲的天花乱坠,神妙莫测,可是不管用啊,中医不是吹牛是什么?既然中医这样,还是去学西医吧。就这样,一步一步,对中医的信心就消失了,甚至慢慢就变成中医黑了。
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关卡。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非常重要。这个问题,必须要从根源上去解决,要深刻了解中医的根本原理才可以。历史上的医书浩如烟海,不过大部分医书讲的都是医技。如果把这些医书比喻为《九阴真经》的话,缺了一篇总纲。在这篇总纲中,讲了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思路,什么时候该用哪个类型的药方。这个就是因时制宜,不合时宜的药方说的再好,用起来也没有疗效。符合时宜的药方,用下去一般都是效如桴鼓。
这篇总纲就是《素问》中的“七篇大论”,讲的就是五运六气的内容。和《九阴真经》中的总纲一样,这七篇大论也是中医中最难懂的内容之一。甚至,《黄帝内经》中讲述的内容,如果按照“七篇大论”的原则来运用,就会满盘皆活,就会灵活运用了,每一篇都有每一篇的价值。如果没有这“七篇大论”做指导,很多内容都成了死知识,有时候有效,有时候无效,不知道讲的什么东西,慢慢地就没有人学了。因为什么时候有效,什么时候无效,也不知道。这样中医就学的迷迷瞪瞪,云山雾罩一样。
那么这“七篇大论”讲的什么内容呢?实际上,讲的是天地之间气机的变化,天地之间有五行的变化,也有六气的影响,会造成气候的种种变化。这种变化其实也是人体自身的气机变化。懂了天地之间的变化,也就懂了人体的气机变化,就能理解种种疾病的产生原因和治疗原则,就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哪种思路来治疗,用哪个药方来治疗。按照这个原则来确定的药方,一般效果都非常明显,一些小毛病,常常会达到一剂知、二剂已的效果。一些疑难杂症,比较重的病,也能很快见效。即使完全治好需要很久,但是这个药吃下去,病人一般都会感觉非常舒服,各方面都能改善。
可以说,如果学通了这“七篇大论”,就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方,什么方子有效,为什么有效。这个方子无效,又是因为什么无效。方子如果加减一下,改动一下,效果上会有什么变化,甚至可以根据药性自己组方。这时候,一般疾病的疗效,都是会有保证的。即使疾病比较复杂,刚开始效果不明显,调上几次方,一般也都能显效。所以说,这个“七篇大论”可以说是《黄帝内经》或者整个中医的总纲了,医林密籍应该说当之无愧。
开心农夫
五运六气讲解总纲
《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后世称为“运气七篇”或“七篇大论”。(以下简称《七篇》)《七篇》比较集中地、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学中的理论基础气化学说,亦即运气学说,内容十分丰富。从篇幅字数来看,约占《素问》全书的三分之一,从论述内容来看,它以中医学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病因病机认识,到诊断治疗原则、方剂药物的临床运用都作了较系统的论述,特别是对气候变化与物候、病候及其诊断与治疗的特点,更作了详细的归纳和说明。因此,《七篇》可以说是《内经》一书基本精神的总结性篇章,是《内经》一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研究《内经》的著名学者中,多数学者都加以肯定并作诠释。但是,自宋·林亿等在《新校正》中对《七篇》提出质疑以后,后世学者中也有不少人支持《新校正》的论点;近代亦有人更据此对《七篇》持完全否定态度,甚至全面攻击,致使不少人对《七篇》忽视,甚至歧视之。同时,由于七篇文字古奥,又涉及多学科知识,义理难明,使人望洋兴叹,知难而退,不得已非用不可时,亦多索句引章,终非全豹。这样就大大影响了对《内经》的全面学习和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完整理解。现在,要求学习《内经》原著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学习《七篇》时,或受成见影响,或由于《七篇》文字障碍,或由于内容生疏,能认真加以卒读者还不很多。因此,促使我们编写了《黄帝内经素问 运气七篇讲解》一书,以期对读者学习《七篇》有所帮助。为了读者在学习《七篇》原文之前,对《七篇》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精神有一概括的了解,我们分九个部分加以总论,即:
一、运气七篇的指导思想--整体恒动观。
二、运气七篇对人体生理及病理生理的认识--气化论。
三、运气七篇的病因学认识--正邪论。
四、运气七篇的病机学认识--求属论。
五、运气七篇对疾病诊断治疗原则方面的认识--辨证论治。
六、运气七篇对选药、制方、服药及其它治法方面的认识。
七、运气七篇中有关岁运岁气计算方法的通俗介绍
八、运气七篇的真伪及与《内经》其它篇章的关系问题。
九、认真学习《七篇》,正确对待运气学说等九个篇章。
希望能够通过总论,使读者能够较容易地阅读和理解《七篇》原文同时,也阐述了我们对《七篇》的一些基本看法,以期与读者共商。
一、运气七篇的指导思想--整体恒动观
中医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及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并逐渐形成的一门自然科学。其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就是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整体观和恒动观。所谓“整体”,即完整地、全面地来观察自然现象,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所谓“恒动”即不断运动。对待一切变化都必须从运动的角度来认识。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古代医学著作《内经》,是部我国古代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性著作。高保衡、林亿在序《内经》中明确指出,《内经》之作,是古人“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而成(《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说明整体恒动观贯穿于《内经》之中,而在《七篇》中尤为明显突出。整体恒动观在《七篇》中主要体现在天地一体观、五脏一体观、人与天地相应等三个方面。
(一)天地一体观
“天地一体”,就是说天和地是一个整体。“地”,古人是指整个自然界而言。《天元纪大论》开篇就首先指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上述论述都明确地指出了天和地是一个整体。这也就是说,是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它们之间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不是孤立地存在。在《七篇》中论证天地一体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四时一体
“四时”就是指每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众所周知,四季各有特点: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所谓春温、春生,也就是指在春天里气候开始温暖,一切枯萎了的草木丈开始萌芽生长,冷冻了的土地和河流解冻了,蛰藏着的小动物又开始活动起来了,整个自然界充满了新生的现象。所谓夏热、夏长,也就是指在夏天里,气候比较炎热,一切植物都长得十分茂盛,各种生物活动也都更形活跃,整个自然界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所谓秋凉、秋收,也就是指在秋天里,气候又开始转向清凉,植物生长的果实都成熟了,可以收取了茂盛的树木又开始凋落了,许多动物的活动也开始减少了,整个自然界出现了一片收敛冷落的景象。所谓冬寒冬藏,也就是指在冬天里,气候又转为寒冷,多数植物都已枯萎,河流也冻结了,许多小动物又重新蛰伏躲藏起来,停止活动了,整个自然界中的许多生命现象,好象藏伏起来一样。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这是一年四季各自独有的特点,但是,它们实质上却是一个不可截然划分的整体。因为只有有了春温、春生,才有夏热、夏长,才有秋凉、秋收,才有冬寒、冬藏。《至真要大论》谓:“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这些原文明确地指出,一年中四个季节的变化是连续的,渐变的,是在原有基础之上发生发展起来的,没有温热也无所谓寒冷,没有生长也就无所谓收藏,也就无所谓第二年的再生长。正因为四季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才会有温热寒凉、生长收藏的消长进退变化正因为有了温热寒凉、生长收藏的消长进退变化,所以才产生了生命,了生命也才有了可能正常的发育和成长。
2、六气一体
“六气”,其含义之一就是指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空气流动就是风,气候寒冷就是寒,气候炎热就是暑或火,气候潮湿就是湿,气候干燥就是燥。这六种气候,基本上是在一年四季气候消长进退变化中产生出来的,所以这六种气候也是自然界应该具有的正常现象,而且直接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变化,缺一不可。如果没有风,万物就不能萌芽生长;没有暑和火,万物就不能欣欣向荣;没有湿,万物就得不到正常的滋润,没有燥,自然环境就会过度潮湿,万物就不能坚敛成熟;没有寒,万物就不能得到闭藏和安静,就会影响到来年的再生再长。《五运行大论》谓:“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气交变大论》谓:“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上述论述明确地说明了六气虽然是由于自然界气候变化所产生,各有特点,但是它们之间是互相作用的,互相调节的。因为自然界中有了六气的变化,所以才有一年四季的温、热、凉、寒和生长收藏的消长进退。因为有了六气的变化,所以自然界的气候才有可能互相调节以利万物的正常发育成长,并使整个自然气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万物一体
天地间万物,古人认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自然界中物与物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产生新的变化。西周末年史伯就曾经说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神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也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左传公二十年》)这里所说的“和”,简单地说,就是两种以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以他平他”的“他”,就是指各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各个方面的本身。“以他平他”就是指这两个“他”,互相作用,协调统一,也就是“和”。如果没有各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各个方面相互作用,则自然界或自然界中的某一种事物便不能够产生正常的变化或出现应有的效果。以饮食为例,如果没有各方面的相互作用,这个饮食便做不好或者根本做不出来,所谓“以水济水,谁能食之。以音乐来说,没有音律协调,也就成不了一个乐曲,所谓“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这也就是所谓“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七篇》一般均以五行来表示物与物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天元纪大论谓:“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五行之间的关系不是相生就是相制。五行之中的任何一行都与其它四行密切相关。《五运行大论》谓:“其于万物,何以生化?…辛胜酸…咸胜苦…酸胜甘…苦胜辛…甘胜咸…。”“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这就是说这种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于此可见,古人从生活实践中确实是已经认识到了天地万物之间,它们是彼此密切相关的,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万物是一体的。这是古人通过生产斗争,运用当时的农牧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知识,对当时人们生活和生产中所不可缺少的如金、木、水、火、土等几种物质性质作了比较深入的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概括。
4、成败倚伏生乎动
天地是一体的,四时六气是一体的,万物是一体的,但是这个一体,中医学认为绝对不是静止的一体,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六微旨大论》谓:“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自然界怎样在运动呢?《五运行大论》中回答得很明确:“帝日:动静何如?歧伯日: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帝曰:地之为下否乎?歧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也。帝曰:冯乎?歧伯曰:大气举之也。这两段话加以翻译就是说,自然界是怎样运动呢那就是,人所居住的地,并不是固定不动的,它是悬挂在太虚之中,同时是不断地自右而左上下地转动着。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都是由于运动而产生。所以《天元纪大论》又说“动静相,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没有运动便没有变化,没有生命,因此这个运动是不断的,连续的,永无休止的,所以《六微旨大论》说:“帝日:有期乎?歧伯日: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无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七篇》不但提出了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整体,而且也十分明确地提出了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在不断运动中形成。没有运动就没有变化,也就没有生命。
(二)五脏一体观
五脏,就是一般所说的心、肝、脾、肺、肾。中医学认为,五脏就是组成人体的五个系统,并认为人体所有的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这五个系统及其所属器官,虽然各有其独特作用,但是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是一个不能截然分离的整体。心、肝、脾、肺、肾五脏,每一脏都有它所属的器官,心所属器官为小肠,肝所属器官为胆,脾所属器官为胃,肺所属器官为大肠,肾所属器官为膀胱。除此以外,还有心包络和三焦。以上合称“十二官”。人体所有器官均又分别属于这“十二官”之下,如舌、血脉与心的关系,目、筋与肝的关系,口唇、肌肉与脾的关系,鼻、皮毛与肺的关系,耳、前后二阴、骨与肾的关系等等。十二官之间则又是互相作用,彼此相关,如《五运行大论》中谓“脾生肉,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等等。关于五脏相关的问题,《内经其它篇章论述甚详,《七篇》中集中论述虽不多,但在论述气候变化与病候的关系时,则无处不体现着五脏一体、相生相制的精神,特别是在《至真要大论》讨论病机时,特别强调了“必先五胜”的问题。凡此均说明了《七篇》对于人体器官,不论是从其本身的作用上看,还是从其相互关系上看,都认为是相互联系而不是彼此孤立的整体。
(三)人与天地相应
“人与天地相应”,即人与自然界是相应的,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都直接影响人体并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六微旨大论》谓:“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气交变大论》谓:“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七篇》中大量的内容都是论述天地变化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说明“人与天地相应”正是《七篇》的中心内容。《七篇》中有关“人与天地相应”的具体论述,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认为人秉天地正常之气而生存。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其中首先是人,都是由天地间正常气候变化才产生的。《七篇》明确指出,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是产生生命的基础条件。没有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或自然气候变化严重反常,比如说只有火没有水,或者只有寒冷没有温热,或气候变化超过极限,则根本不会产生生命,有了生命也不可能如正常变化中那样正常发育和成长。其二是天地变化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不息并不断地变化着,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季节气候的变化和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在气候变化方面,《七篇》认为,一年四季气候及作用上的特点已如前述,即: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由于人与天地相应,这些气候和作用上的特点都直接与人体生理病理密切相关。
《七篇》中大量论述了季节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疾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中论述最多最详。《五常政大论》中把季节气候的变化区分为“平气”、“太过”、“不及”三大类,分别介绍了不同气候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不同影响及其表现《六元正纪大论》中把六十年周期中的每一个年份的气候变化特点和每一年中每一个时段的气候特点及与人体病候的相应关系详细地加以表列。由此说明《七篇》对于气候变化与人体疾病的关系高度重视,并认为其中有其固有的规律可循。在地理环境方面,《七篇》认为地势的高下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而《七篇》又认为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又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五常政大论》中明确指出:“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七篇》就是这样把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联系起来,把气候变化又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联系起来,成为中医学“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一治疗原则的理论渊源。
综上所述,《七篇》认为,从整个自然界来说,天地是一个整体;从人体内部来说,五脏是一个整体;从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来说,人与天地又是一个整体。天地万物之间不但是一个整体,而且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人体五脏之间也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人与天地之间也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正因为如此,所以《七篇》认为:一切都必须从整体恒动的观点出发,来观察、分析自然界中的切变化,包括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因此,整体恒动观就成为《七篇》中的指导思想而贯串于《七篇》所述的各个方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