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晴。
阅读书目:《茶经》。
作者:两人,分别为陆羽和移然。《茶经》的作者陆羽,是唐代著名的鉴赏家和茶学家。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茶圣”。他对茶的理性探索,精雅审美和敬畏之心,都使后代的喝茶人受益匪浅。
金句 :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茶有九难,第一是制造,第二是鉴别,第三是器具,第四是火力,第五是择水,第六是炙烤,第七是碾末,第八是烹煮,第九是品饮。
如果入口时有苦味,咽下去又有甘甜的余味,就说明这是真正的好茶。
茶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不仅讲究茗茶、佳水、精美的器皿,茶汤的色、味等,而且开始追求心灵的感受,把饮茶发展成一种精神境界和哲理层面上的追求,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教化功能的哲学,这就是茶道。
记录与感悟:本书为我们总结了茶叶的历史、产地,还有唐代关于茶的种植、采摘、煎煮、品鉴和功效等。作者通过对中国茶文化的全面剖析,向我们展示了茶的历史演变、人文趣事、以及茶道的艺术精神。
一、茶叶的制作和发展。唐代使用蒸青法来制作茶叶。茶农们先把采摘下来的茶叶新芽,放在用陶土做成的蒸锅里蒸熟,再把蒸熟的茶叶用锤子捣碎,装进一个铁模具里。这些铁模具里的茶叶要进行拍打挤压,做成茶饼,然后再进行烘干。茶农们把做好的茶饼用竹条串起来,架在火上慢慢烤。烤到茶饼里的水分全部蒸发完,再放进专门制作的木柜里封存起来。这就是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等这些工序都做完,茶叶就做好了。茶出现于神农氏时期,最开始是作为一种药物来使用的。在西周的时候,茶慢慢变得有名。到了西汉,民间已经有了饮茶的风气,茶的身份变成了一种商品。唐代中期,朝廷专门建立了制造贡茶的机构,上到皇室,下到贫民百姓,家家户户都开始喝茶。宋代出现了茶肆和比赛茶叶质量品级的“斗茶”文化。明代还发展出了散茶和茶马互市。不过到了清代,因为政治经济的衰退,茶文化开始慢慢没落。
二、唐代煮茶的讲究和茶道的出现。唐代人喝茶讲究“色香味”俱全。“色”是茶汤的颜色;“香”是茶煮出来的香气;“味”是喝茶时的味道。想要煮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好茶,得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烧水用的柴。木炭的火持久均匀,用来煮茶是最合适的。桐木、桑木之类的硬质木柴也可以,含有油脂的木头和已经坏掉或者腐烂的木头不能用,这些木头烧出来的水有味道,会影响茶的品质。其次,是煮茶用的水。第一等是山泉水,水质稳定,干净,煮茶有清爽感;第二等是江河水,地面水,硬度小,取水前要先进行过滤;第三等是井水,地下水,硬度和含盐量比较高,取水前要注意水源干不干净。最后,是煮茶的时间。要观察水的三次沸腾。第一沸是水面开始出现小气泡;第二沸是水像泉水一样,一串一串从底下冒出来的时候;第三沸是水面开始翻滚沸腾的时候。茶水经过三次沸腾之后就不可再煮,再煮茶就老了。唐代的人喝茶不再局限于茶本身,而是开始追求心灵的感受,所以茶道应运而生。茶道的创始人是唐代的诗僧皎然,他提出了“品茶悟道”的概念,倡导在喝茶的过程中领悟人生的哲学。受唐代宗教多样化的影响,茶道还融合了佛教、道教、儒教的一些理念。茶道的艺术精神不仅丰富了自身,还把中国文化带向了全世界。
三、中国四大名茶的产地和典故。西湖龙井:产自浙江杭州的西湖山区,味道清新鲜爽,喝完之后唇齿留香,让人回味无穷。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杭州,正遇到采茶女在采茶,他觉得好玩也采了一把。这时太监突然来报说太后生病了,皇帝急忙赶回京,回去了才知道太后只是胃不舒服。太后却发现皇帝身上有一股清香,皇帝一摸口袋发现里面有一把茶叶,原来是之前匆忙无意间装进去的。太后喝了茶之后觉得神清气爽,胃也不难受了。于是乾隆皇帝立刻传令下去,将龙井茶封为贡茶。苏州碧螺春:产自苏州太湖的洞庭山,洞庭山种满了果树和茶树,在长年影响下,茶吸收了果香,所以碧螺春有一股天然的水果香。碧螺春在洞庭山本地有个传统叫法——“吓煞人香”,传说康熙皇帝游太湖的时候喝了一杯茶,喝完之后龙颜大悦,就问茶的名字。听过之后觉得这个名字难登大雅之堂,就给这种茶重新赐了个名字,叫碧螺春。安溪铁观音:产自福建省西部的安溪县,香气独特而且持久,回甘带有蜜味。铁观音在安溪古代婚俗里,占有重要地位。婚期定下来,男方要准备聘礼和上好的茶叶去女方家拜访,婚宴上新人还要给客人敬茶。婚礼第二天早上,新娘要请男方长辈喝茶,表示从此正式加入这个家庭。婚后一个月回门,再回夫家时,还要带上娘家精心挑选过的茶苗。君山银针:产自湖南岳阳洞庭湖的君山岛,君山银针的茶叶像银针一样,泡茶时会在茶杯中竖起,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传说在唐代有一位白鹤真人,他用白鹤井水泡出来的茶里会有一只白鹤飞天,所以把这种茶叫做“白鹤茶”。后来白鹤茶传到长安,深受皇帝喜欢,就被封为贡茶。有一年进贡,负责运送茶叶的官员不小心把白鹤井水弄洒了,皇帝泡茶看不到白鹤飞天,就惊讶地说了一句,白鹤居然死了。金口玉言一出,白鹤井水突然枯竭,白鹤真人也从此失去了踪迹。不过“白鹤茶”却流传了下来,就是今天的君山银针。
极喜饮茶,尤喜绿茶,苦中带甘,心清气顺。茶自发源至今1000余年的历史,更有《茶经》为注,很羡慕这样的茶文化,而自己只是普通的饮者,未曾从其中体味更多,只是寻常的每日饮之,并感受其由浓转淡的清苦,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