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在很多年轻人(包括我)眼中是“文艺”的代名词,阳光、大海、沙滩、椰风树影……在皖南山区长大的我,从小对大海就有一种莫名的憧憬和向往,参加工作之后终于实现了经济独立,在积累了一部分旅游资金之后,我踏上了从杭州开往厦门的高铁。
在此之前,我在网上找了大量的厦门旅游攻略,根据自己设定的3天的旅游时间,总结出几大必去景点:鼓浪屿、曾厝垵、环海栈道、中山路步行街。并预留一天的时间用来寻找“意外的惊喜”。因为我始终觉得,去一座城市旅游,除了一些网上的热门景点之外,肯定会有一些不为世人所知,但又充满意外美丽风景的角落。这些“意外”才是这座城市最有魅力的所在。
最终的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到了厦门之后办完酒店入住这些事宜,已经是下午3点,原本计划的是晚上去中山路步行街看夜景,但中间空出来的3个小时既来不及赶往另一个景点,如果留在酒店又觉得浪费时间。思来想去,决定在周边随意走走,因为附近都是居民区,可以体验一下本土风情。
我住的是位于民族路上思明区政府旁的卢卡国际青年旅社,出了大门之后并未给自己设定目标,只随意选了一个方向就开始慢慢踱去。一路上车辆极少,南方湿润的气候很适宜树木生长,道路两边叫不出名字的大树长得枝繁叶茂,令人心旷神怡。也不知走了多久,路边的树木消失了,马路开始变的狭窄,逐渐出现各种店铺和小区,就是居住区了。这里的居住环境和我想象的有些出入,都是老旧的小区,多层的建筑,墙面斑驳,有些外墙甚至有些脱落,露出里面水泥面的墙体,大团的电线也是随意耷拉着。环境有些差强人意,但即便如此,每个人脸上的神情都是安逸愉悦的,他们或悠闲地骑着自行车,或是三三两两聚在一家店铺门口聊天,或手里拎着刚刚买来的菜往家里走去,脚步轻盈……更有趣的是,即使这里的建筑破旧不堪,但几乎每户人家的阳台、窗口都摆放着几盆花花草草,开出各种颜色的花朵,为满眼的青灰色点亮了色彩。而街边每一堵墙、每一家商铺的大门上都做了各式各样的涂鸦,用色大胆,创意无限。甚至很多人家将自家老房子的窗户刷成了各种颜色,红色、蓝色、黄色……各种废弃的酒瓶和碟片被做成挂饰,有种原始狂野的美丽点缀了原本灰暗单调的街道。
我想,厦门人骨子里就是文艺的,他们创造环境的本领与生俱来。我很庆幸自己的“随意走走”,这才是最真实的厦门,这才是厦门文艺的方式。
到了晚饭时间,我随意走进了一家沙茶面店,店主是一对老夫妻,讲着我听不懂的闽南语。店面很小,甚至有些破,只支了两张小桌子供食客吃饭。沙茶面卖相一般,甚至让我没有什么食欲,尝试性吃了一口之后就立刻爱上了它的味道,唇齿留香,实在太好吃了!最后连汤底也喝得精光,恨不得再来一碗。在用餐的过程中,我发现前来买面的人络绎不绝,大部分都是附近的居民,和老板熟络地聊着天。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店铺却有这么好吃的面条,厦门真是一个让人充满惊喜的地方。
这碗沙茶面有多么好吃呢,总之后来的几天我在各大景点吃了无数碗沙茶面,都不及这碗的十分之一。大概是因为煮面的用心程度不一样吧,有了感情,食物才有味道。如果你也计划要去厦门,建议你也可以给自己预留寻找惊喜的时间。
晚饭过后便前往中山路步行街。说实话我的失望程度高达90%,因为这是一条和杭州南宋御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南京城隍庙毫无区别的街道。奶茶水果冰淇淋,鱿鱼烤串土特产,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烧烤摊上多了大龙虾,大螃蟹。对于吃货来说这是天堂,对于我来说,我无法发现这条街道的魅力所在。有的只是复制粘贴的乏味感。
这些乏味感,伴随着我走过了鼓浪屿,走过了曾厝垵。
首先说鼓浪屿。不得不承认风景极好,岛上绿树成荫,厦门特色的红砖建筑点缀其中,红绿相应有种和谐的美感。岛的四周被海水和沙滩环绕,信步岛上,竟也有种与世隔绝、世外桃源般的感觉。可前提是,如果没有被商业开发地那么厉害的话。来鼓浪屿的游客非常多,几乎到哪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总是一窝蜂地跑到某个景点,拍完照之后又一窝蜂的去往下一个景点。让人无端生起一些烦躁,没有心思好好游览。放眼望去是不断涌动的人头,场景可以参考春运火车站。总之是兴致全无,早早打道回府,回酒店休息。
曾厝垵是穷游者购物天堂,总体风格为文艺小清新,买的东西大部分是一些土特产,零食小吃,以及一些产自义乌的小玩意儿。游客可以选择在这里买些伴手礼或者小物件,但不建议停留过多时间,基本半天时间就够了。
出来曾厝垵,对面就是海边栈道,可以租一辆自行车,沿着海边骑行,感受风的速度在耳边。我游曾厝垵的那天恰巧下雨,没能在海边骑行,也算是一种遗憾。
既定的景点游玩完之后,我对厦门多少有些失望,正想悻悻而归的时候,意外之喜悄然降临。我同住的室友经常来厦门出差,她告诉我,青旅旁边就有一个铁路文化公园,由一段老铁路改造而成,原本是鹰厦铁路延伸线,还保留了很多当时铁路经过的隧道和信号灯,沿途风景优美,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听过之后我顿时来了精神,立马前往铁路文化公园。
铁路文化公园东起金榜公园,西至和平码头,全长约4.5公里,我只走了一小段。这条老铁路保留了厦门交通发展的最初记忆,荒废多年。按理说这条铁路地理位置优越,是城中心不可多得的宝地,应该拆除,把土地重新建设,也许在经济上会更有价值。可厦门人没有这么做,这条老铁路是厦门历史的见证,在老一辈人心中仍然时刻想起当初火车吐着黑烟,鸣着气笛呼啸而过,一群孩子笑着叫着跑着追赶列车的身影。回忆怎么能拆呢?铁路沿线还有一些景点,于是聪明的厦门人灵机一动,如果把铁路变成公园的一部分,周边种上花草树木,周边的小区融为一体,把沿途的景点串联起来,免费对外开放,这样一来,市民休闲娱乐有了新去处,美化了城市风景,也不用大兴土木重新建设,一举三得。
铁路文化公园风景优美,沿着铁轨一路向前,想象当初火车呼啸的场景,仿佛在历史中行走。当初火车经过的隧道也被完整保留了下来,信号灯和避车洞都仿佛在向大家讲述着多年前这里的热闹景象。隧道内工人们在紧张施工,火车即将进洞的时候发出鸣笛声,工人停下手上的工作,钻进避车洞避让火车。火车经过的时候,带起来巨大的风,车轮“况且况且”震地脚下的土地发麻。一阵喧嚣过后,火车开走了,工人们继续劳作,并时刻注意下一辆火车的到来……
铁路文化公园大部分会穿过老城区。因为是在岛内,地势起伏,经常有坡度较大的上坡路和下坡路,车很不好走。因此很少见电瓶车。经过一户人家门口,一个小姑娘正骑着自行车打算从家门口的斜坡上冲下去。估计是刚学成不久,她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手下这辆自行车,试了好几次仍然不敢冲下去。最后,她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面露担忧,脚下用力一蹬,车子刷地冲了下去,平安到底。小姑娘很高兴,仿佛完成非常伟大的任务,脸上出现了灿烂自豪的笑容,隧又扶起自行车。回到起来再来一次冲刺,这次不一样的是,她的脸上全是自信的光芒。
厦门这座城市总是这样给我惊喜,又让我矛盾。原本满心欢喜地去计划好的景点,却收获了些许失望。然而无心踏足的土地,却又处处充满不可思议的诱惑力和魅力。也许,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