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事的小孩拿着作业问我:爱的反义词是什么?我明明心存怀疑还是将"正确"答案告诉了她:恨。
可是,爱的反义词不应该是不爱吗?难道不爱了就该恨吗?其实,打小我们就学了太多错误的价值观和文化。譬如最近跟朋友讨论电影《摔跤吧爸爸》时,我们都遗憾对印度的历史了解太少,以至于不能更透彻的看懂影片。后悔上学时把"历史"等同于背书的观念,现在需要恶补的实在太多。
知道《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是源于话剧《最后十四堂课》,一个罹患绝症的教授与他学生的命题对话。在这个敏感时期,书里一些描写教授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以及病痛的描写都让我想到父亲最后的日子。事情刚发生的时候,我竟然有一种念头:父亲是被谋杀的!
凶手可能是我,有个中午我居然忘了他吃药的时间。父亲可能死于母亲的判断失误,因为当天下午她给他用了通便剂,这不在医生的处方里。父亲是被饿死的,由于我们的没有常识,他吃不下我们就真的断了粮食,或许我们应该逼他咽下两大碗,抵抗力就跟上了。杀死父亲的是冷漠,大家都对他的呻吟习以为常,不去止痛也无法分担……或许害死父亲的,正是文化缺失,我们的人生里,至今都没有上过"死亡"这门课程。许许多多细枝末节都让我怀疑,到底是哪个点出了差错以至于失去了最挚爱的人,我现在更倾向于最后一种答案。
尽管我是个学渣,但从小骨子里就对老师和父母很挑剔,潜意识里早就明白了这两种身份的人都将会影响我们一生。而这本书里的教授莫里便是我心中的理想型,亦师亦父亦友。我一直觉得生病期间的父亲,心态并不太好。可我也不能在那样的时候指责他:"你这样不对!你应该乐观并积极配合治疗!"那感觉就是在命令一个得了癌症的人必须快乐不许闹情绪,多么残忍和霸权。可是如果他是莫里,我们便有一个更加有意义的相处时光,他也不会在临走前仍然对疾病表示不甘心,他可以走得安详和平静。
莫里说:"学会了死,就学会了活。"原来死亡才是人生的第一大课题,参透了生命,工作、金钱、婚姻、社会……许多命题都能迎刃而解。我拜托所有爱我的和我爱的人,我们都别再对衰老和死亡避之不谈,我们要学会"告别"。
我们现在所追求的都是大众所追求的,徐静蕾说她奶奶去世后,她跑到国外躲了两年,那一刻她意识到过往执着的都已不重要。和生命攀比,真的一切都不重要。
我想,莫里一定不会教爱的反义词是恨,我会记住他的话:要建立自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