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这么一个段子:
[有只黄鼠狼在鸡国的山崖上立了一块牌子:“如果没有经历过奋不顾身的一跃,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老鹰?”
然后这只黄鼠狼天天就在山下等着烤摔死的鸡。
鸡汤有毒,入坑需谨慎。
人这么羞辱鸡汤,鸡知道么?]
我想说:鸡不是汤还得被炖的委屈,人知道么?
鸡汤补身,尤其老母鸡汤,人人需要,怎会有毒?
如今人们提起鸡汤,多数是一个思维惯性冲到“心灵鸡汤”,何为心灵鸡汤?是指含有知识、智慧、温暖的话语,充满正能量。功效是什么?从老母鸡汤的功效便知,心灵鸡汤也算是补品,具体可看作是一种安慰剂。何人需要补?体弱多病者适合老母鸡汤。心灵鸡汤么,适合挫折、抑郁时,萎靡不振人士,可怡情,亦可移情,疗效直逼“打鸡血”,高大上的叫法为“语言艺术治疗”。
然而,2014年4月互联网上刮起一阵“反心灵鸡汤”旋风,用来反讽内容陈词滥调、过于功利或空乏、令人麻木的文章。说真的,个人觉得某些所谓的鸡汤的确无病呻吟,无法自圆其说,充其量就如同高汤被分装,再分别兑二次水。
其实,无论老母鸡汤,还是心灵鸡汤,因都具有滋补功效,一个补的是身体,另一个补的是心灵,各自强壮又互为完善,缺一不可,人们没必要谈鸡汤色变,非黑即白的极端化,而认知的关键在于鸡汤的选材、配料。
总所周知,大补的老母鸡汤要求老母鸡、熬制,这就体现了时间的沉淀,再添加中草药如黄芪、党参等。心灵鸡汤也一样,强调的是经得起流年的智慧,通过添加具有哲思和逻辑的知识架构起来,不仅“能道出其然”,更“能道出其所以然”,如此,功效便大不同了。
本人也经历了从“崇尚鸡汤、捧为圣经、当成励志法宝”逐渐到“嗤之以鼻、极其反感”的转变。随着生活经历的增加,个人知识体系的完善,逐渐实现更多的理性分析、多维度的反思,这是个必经阶段。因此,不论你现在处于哈汤还是反汤的状态,都无可厚非,无关幼稚肤浅与否,无关成熟深刻与否,这只是个阶段,不是最终。只望通过笔者分享,能够引发更深入的独立思考,能缩减这个阶段,从而增加和提高自我认知,让我们“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同时也尽力过好了这一生”。
以下分享笔者喜好的几碗鸡汤,我先干了,您请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