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上精神分析课,梧桐早早地到了教室,找一靠边的位置坐下,空调的凉风吹去室外的燥热。喘口气,定定神,等待老师的到来。
手机震铃,打开是女儿郝之的微信:"妈妈,快回来,妈妈快回来……”,短短的几秒钟,十几条相同的内容发过来,梧桐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来。
郝之这两天心绪不宁,总是担心未来恐惧未来,焦虑不安,无法言表。
郝之抓扯着梧桐的心,让梧桐犹豫纠结,很想听老师讲课,老师该讲口欲期和肛欲期的内容了。梧桐很想听听固着在口欲期和肛欲期的人格特征,很想顺着这线去进一步了解女儿为什么会郁抑了呢?
在即将开始的课堂上,老师还安排梧桐讲20分钟的课——《关于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为此,梧桐背了一个星期的课,专门制做了PPT,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登台演讲。
郝之的微信打乱梧桐的计划。
是留还是走?梧桐心里斗争着。
过了片刻,梧桐想明白了:自己学习心理学,不就是为了用于生活吗?
曾经的曾经,在女儿婴幼儿期,梧桐和自家先生忙于工作,一个忙行政管理,一个忙建筑设计,把女儿丢给父母、丟给幼儿园、丢给学校,在女儿心理需要父母的时候,他们永远在忙,不在身边。
幼小的郝之和妈妈的见面总是分离。清晨5点,趴上窗口和妈妈说再见,妈妈去上班了。星期天聚会的日子不能聚,妈妈加班了。终于相聚,突然电话,通知开会,又要和妈妈说再见,妈妈于是成了那个突然会消失永远说再见的人。
错过了曾经,梧桐不想再错过当下。和班主任老师请了假,梧桐开车回家。
路上,又收到女儿微信:"妈妈,你走到那里了?“梧桐回:"已出发,半小时到家,一会儿见。”内心不再忐忑。
进家,郝之迎上来,清秀的眼睛满是泪水,抱着梧桐哭:"妈妈,我好担心你和爸爸,我担心你们比我死的早,我该怎么面对?我很恐惧未来。”
梧桐拍着郝之的背说:“妈妈在,妈妈在这里……"
三年前,年级前十名的郝之得了抑郁症,十七岁的年龄,病的让人心疼。梧桐不知道郝之是不是害怕高考后的分离,梧桐只是想:曾经没有好好陪伴,曾经没有善待郝之,那么在当下,在郝之需要的时候,和郝之在一起,让郝之重新体验妈妈的存在妈妈的爱,或许是上天给的又一次机会吧。
这也许就是”情绪矫正体验"吧,美国精神分析学家亚历山大说:"患者为了获得痊愈,就需要经历一次适合于自己的情绪矫正体验,以修补以往生活经历中的创伤体验。"如果说幼年的郝之经历的是分离创伤,那么,成年的郝之在需要的时候,妈妈稳稳的在,稳稳的存在,就会慢慢修复与妈妈的链接,修复对妈妈的体验,修复母女关系,完成内心的依恋,构建新的人格体系。
曾经没有善待,现在好好善待你。亲爱的孩子,为你祈祷!梧桐的泪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