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久以前,我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经常被朋友们吐槽。
在心情很糟糕的时候,喜欢删除点东西。手机里纪念意义不大的照片,QQ里没什么交集的联系人,甚至一些APP也难逃被卸载的命运。
每次删除完,心情就莫名变好。随着手机空间被清理出来,埋在心底的累赘也被丢掉了,可以轻轻松松地迎接下一段美好的生活。
时间久了,留下的都是比较珍贵的回忆。偶尔心情糟糕,没什么可清理的,从头到尾翻看一遍也能带来暖暖的慰藉。
虽然我觉着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调节措施,但这个做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一些朋友不是很喜欢“清理”这个词,它意味着丢掉或者删除,意味着一旦放弃就不太容易找回来。
这些担忧不是没有道理,这些朋友通常比较念旧。念旧是好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自己积压了太多的负担。
最初,我意识不到自己这个举动所代表的含义。简单地将其归为“缓解情绪”的有效手段,对朋友们的吐槽,也无力反驳。毕竟,我感性部分大于理性,且很容易受情绪的支配。
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我突然明白,所谓清理手机电脑里的文件和联系人,从某种角度看上只是表象。
更为深层的逻辑是,是否可以在舍与得之间做出判断。
当我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精简而非繁复,是知心好友而非酒肉之欢,便对交际关系和人情世故有了最基础的掌控。不再因诸如“为什么A给B点赞却不回复我的评论”、“为什么我跟她之前关系那么好现在却渐行渐远”此类的问题而烦恼。
当无效的信息过度占据本就不多的内存的时候,就得判断到底是保留垃圾文件还是留出空间接纳新事物了。有人喜欢预先就买内存空间更大的设备,对我来说,先天条件不足后天来凑,及时更新文件,还是很有必要的。
2.
无独有偶,上个月写了一篇关于收藏夹的文章,也和清理这个话题有关系。
在临发布的时候,想起来没加原创标识和作者信息,点击后退去添加的时候,文章信息直接被清空了。至今不明白哪里出了bug,但没有心气去重新写一篇了。
今天又提起这个话题,收藏夹就有必要拿出来再聊聊了。
有一次整理工作资料,想起来自己将一些重要信息直接放在微信的收藏里了,便打开了收藏夹。一打开不要紧,在找完资料后,我顺手将收藏夹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然后发现了一些超乎我预料的收藏内容。
一句话概括,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严重。
15年底,收藏了一些制作PPT的文章,16年中旬,这些内容相似的文章再次出现在收藏夹,就像此前我从未见过它们似的。
16年初,收藏一些如何做运营的文章,16年底,这些文章依然再次重复出现,所阐述的核心思想几乎无差别,只是换了个包装形式。
这暴露出两个现象,一是某些我关心的问题会周期性循环出现,二是一些本该学会的技能我一直都未掌握。
有点脸红,又很庆幸可以意识到这个问题。
从微信、QQ到微博,我把收藏夹的内容都大致浏览了一遍,得出了近两三年自己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1. 职场技能(office办公软件、运营干货等)
2. 人生规划(职业发展、生活困惑等)
3. 通识性知识(看书、英语、健身等)
其中的一些问题,如基础办公软件,是可以集中利用一些时间段完成学习的,但我依旧拖沓了很久,反复收藏一些文章,看到有用的信息第一反应不是学会,二是先收藏起来,等以后有时间再看。
可想而知,那么多内容,加入收藏后,我几乎没打开过第二次,以至于下次看到相似的知识,还是会一股脑收藏,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和自以为努力的怪圈。
在看到问题后,我先将收藏的内容分了类,又将每个类别下的大部分文章删除,每个版块只保留三五篇,细细阅读,并疏理出笔记。
如此一来,既清楚了许多冗杂的内容,又将久未学习的知识,彻底清扫了一遍。
3.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定期清理的妙处。
但仍旧局限在较为基础的层面,对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进行清理。如固定打扫房间,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定期清理电脑垃圾,释放内存加快运行速度;定期清理手机文件,逐步化繁为简,舍弃一些不必要的负担。
真正意识到,心里的小疙瘩也可以被清除,是在逛完圆明园以后。
或者,不逛圆明园,换成颐和园也是一样的效果。
把自己从尘封已久的屋子里拯救出来,祛除霉气,感受春日和暖的阳光和明快的风景。积郁许久的沉闷,随着欢脱的遛腿儿、拍照而消散。
不因那些失利而自怨自艾,也不必反复提起自己之前有何种的经历。毕竟,都是些过去的事情,哪里值得反复叙说。
自己厌烦,旁人听着也尴尬。
昨晚和一个朋友讨论,为什么人们喜欢用标签和过往经历来做分辨呢?
985的学生一定比二本学校的要好,在BAT实习过的人能力一定比在小型创业公司的人更高。
朋友愣了半晌,说:不说这些还能说什么?
是啊,不说这些还能说什么。毕竟,强烈的标签与鲜明的属性,是将人与人分隔开的有效武器。在大规模的筛选中,往往不太容易出错。
但有一部分人在各类社交与公共场合,特意强调某些可以作为标签的属性,甚至夸大事实,纠缠于过往经历不愿放弃。
这样的人,初相识,看着很厉害,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几乎挑不出毛病。
交往久了,几斤几两很容易就掂量出来。以至于冷眼旁观他们用同样的语言去俘获新一批追随者,都有点纳闷。
怎么这么明显的做作行为,追随者们都分辨不出来呢?
不由想起前几天很火海贼-王路飞事件,三表在文章中评论说:
“你想想人生经历丰富,又愿意传道解惑的人,哪个没有正事?谁会跑知乎去答题?现在稍微有点能力的人随便在微博、分答上答几个问题都能赚点钱,跑你这知乎免费输出?”
看完简直不能更同意。一方面是感慨部分能说会道的“骗子”可以横行天下,一方面是需要有点适度清理的能力,不要老是斤斤计较于以前的成就。
我曾经在某实习公司遇到一个看似很厉害的同事,言之凿凿说自己在某方面特别厉害,后来被上司痛批,说他沉浸在以往的成就里,压根不管不顾时代的发展变化,这样的人,迟早要被淘汰。
能在固定的时间段,定期对自己清理,适当放空的人,才有可能虚心学习更多的知识,不将自己囿于原有的层次,才有可能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
在志得意满踏入舒适区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你是不是需要做出点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