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希腊德尔菲的一个古神庙前有 一个石碑,碑上篆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有人说这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也有人说这是象征着最高智慧的“阿拉伯神谕”。这句话点出了每个人心目中都无法回避的命题: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的起点,如果你想让自己拥有快乐、幸福的人生,就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这样你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活出自己的使命与价值。
⁜⁜最好的镜子是你自己⁜⁜
爱因斯坦小时候和很多小孩子一样,是一个十分调皮贪玩的孩子,经常和一些坏孩子混在一起。他的父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他想找一个办法让爱因斯坦变得好学起来。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这样的:
“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约翰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约翰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爬了上去。下来时,你约翰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约翰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涂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约翰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约翰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约翰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人生。——苏格拉底
爱因斯坦父亲用其自身的故事告诉爱因斯坦,不要拿别人做镜子来看待自身。别人的好不代表就是你的好。别人的不好也不能代表你的坏。很多事情都要从自身出发,拿自己作为参照物,跟自己来做比较。那样才会更实际,更直观的认识自己。
从最直观的方面来说,你有多久没有在镜子面前看看现在的你了?脸大了还是小了?肤色是白了还是黑了?头发是光滑了还是枯燥了?脸是嫩滑了还是粗糙了?肚子是扁了还是多了一个救生圈?大腿是壮了还是细了?
同样的一个项目,前辈们可以顺利完成,你也能够顺利完成。如果这个时候,你就沾沾自喜,感觉自己跟前辈的水平是出于同一个等次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前辈还有很多你不会的技能,只是没有在这个项目中表现出来而已,你不能就单凭这个项目的完成程度来确定你跟前辈是一样的。只能说,他会的某一项技能中,你也有刚好也会而已。
如果你也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跟一些”努力学习的孩子“做朋友。那就可以在努力的孩子身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找到自己缺少的部分。让自己能有更好的进步和发展。当你看到周围的朋友在进步的时候,你就会有动力发掘自身的优缺点,让优点更加的美好,让缺点慢慢地消失。
所以说,在我们的心中,应该存在两面镜子,一面是用来照他人,另外一面是要用来照我们自己。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我们都应该学会反躬自省这一个技能,过上一段时间之后,就运用这一项技能来擦拭我们自己的心灵,把那一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留下,把那些不利于我们成长的没有用的东西寻找出来,并且义无反顾地丢掉。
这是成就人生的一个必然的要求。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和应当承担起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牢牢地记住自己的使命,要不断进步,努力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