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的孩子要上大学了,问我每月要给孩子多少生活费合适?每月给孩子的现在不仅仅是生活费,还包含其他各种消费。当然,生活费是重中之重。“唉~又要供楼,还要分出一个家,每月的工资捉襟见肘。”
“分出一个家。”这是我儿时在大杂院里常听到的一句话,参加工作的,每月要向家里缴纳生活费,刚参加工作的作为学徒工,工资就仅仅够自己的温饱。一个大家庭10几口人,掌勺的家长每月为这生活费犯愁,一不小心这生活费就撑不到月底,如果能吃食堂那就觉得宽松多了。
那一年开学那天的早晨,隔壁院子里早早传来哭声。大目的父亲因为心梗在睡梦中往生,他正当年,是一中的老师,这算是天塌了。大目成绩优异,念初中,大头正念高中。无奈,大头辍学顶职到一中,被安排到食堂工作。每天天不亮就去学校,他说学子们生活艰苦,早餐稀稀的白粥就咸菜或者2块煮过酱油水的豆腐泡。学子们别无选择,每人每月7.5元生活费,从自己家里带米到校,部分同学连这7.5元都交不上。说着学子们的生活,他家的生活也紧张起来。他的母亲刚退休,退休金70多元,眼前的温饱都是问题,以后怎么娶媳妇呢?恰逢改革开放,他家的一个远方亲戚在东莞办厂,请他妈妈去做财务,包食宿,每月1000。免生活费,每月能存1000元,大目的母亲去了东莞。后来他们一家都到这家厂,巷里的旭弟也跟着他们去打工。那些日子,巷子里议论的就是:生活费全省下来,是净赚的工钱。
“生活费好计划,不好计划的是其他费用,这还得看孩子能否经得住诱惑,俭朴生活”。现在的生活费和当年相比翻了百倍,家长们大多拿得出,生活费任然占据家庭开支的最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