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框架和换框
NLP共同框架包括“结果”框架、“就像”框架、“反馈而非失败”框架。
结果框架的应用,包括将问题陈述重新表述为目标陈述的技巧,将负面言辞的描述换框为正面言辞,所有问题都可以重新认识为挑战,或者改变、成长、学习的“机会”。例如,“我想要不害怕”实际上带着暗示,“害怕”是思想本身的一部分。采用结果框架则会提问“你想要什么”,或者“如果你不害怕,你会感受到什么”。
结果框架 问题框架
你想要什么? 出了什么问题?
你怎么能得到它? 为什么会是问题?
有哪些可用的资源?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是谁的过错?
其他NLP框架,以类似方式运作。“就像框架”的重点是表现的“就像”已经实现了渴求的目标或结果。“反馈而非失败框架”强调的是如何将看似问题、症状、错误的东西解释为反馈而不是失败。
应用言语模式的最根本目标是帮人们改变其观点:(1)从问题框架转向结果框架;(2)从失败框架转向反馈框架;(3)从不可能框架转向就像框架。
换框着力于帮人们改变感知问题的框架,从而重新解释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例如下面三副图:
第一幅图其实没有太多的含义,它只是一种某种类型的“鱼”。当框架扩展出现第二幅图,我们忽然看到不同的情景。第一条鱼不单是“鱼”,它是“将要被大鱼吞掉的小鱼”。现在我们有了不同的视角,也看到新的含义。改变框架大小后,我们看到不止小鱼有危险,中间的鱼也同样将被更大的鱼吞掉。
增加或包含进来一些预示更大框架的言词,也会改变框架大小。说一些“从大局看问题”“考虑长远意义”“未来十年”之类的话,会自然而然的让人们以特定的时间框架来考虑问题。
在语言层面上,批评家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他们爱用总结式判断来下定论,比如:“那个想法不可能实现”“这个计划不现实”“这个项目太费力了”等,这种言语总结的一个问题是,从他们表述的方式,人们只能表示赞同或者反对。这样,批评家经常导致两极化,如果谁不同意批评家的话,便无法协调,最终会有冲突。
检定批评并从问题框架转换至结果框架的一项核心语言技巧,是识别和引发正面意图的正面陈述的能力。要引发意图或准确的正面陈述,需要问这样的一些问题:“如果(压力/花费/失败/浪费)是你不想要的,那么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者“如果能够避免或者去掉你不想要的,你会得到什么“或有啥好处”。
下面是一些负面陈述化为正面描述的示例:
负面陈述 正面陈述
太贵了 划算
浪费时间 聪明的使用既有资源
害怕失败 渴望成功
不切实际 具体,可以达成
太过于浪费 容易和舒服
愚蠢 精明而聪慧
一旦发现了批评所蕴含的正面意图并用正面言辞来陈述,批评就变为询问。简而言之,为了帮别人成为“建设性”的批评家或者顾问,需要(1)找出批评背后的正面意图;(2)确定这个正面意图做了正面陈述(或框架);(3)将批评变为询问——特别是“如何”式询问。
重新定义是用意义相近但含义不同的新的字句,代替陈述或总结中所使用的。用正面字句的陈述代替负面陈述,就是重新定义的一个例子。例如,问一个人:“你有多痛苦?”或“你有多不舒服”其效用不同,这种语言换框法经常自动的改变人们对其痛苦的感知。“不舒服”这样的字眼包含着舒服这一嵌入暗示,“痛苦”则没有这样正面的隐含意义。
一字换框法练习
你可以用一次换框法改写你对他人的意见。你跟配偶、孩子、同事、朋友谈话时,或许可以重新定义某些词句来让你的意见更柔和。例如,与其责备孩子“说谎”,不如说他/她“想象力强”,或者在“讲童话故事”。重新定义,常常一样能表达重点,同时去掉了不必要的(经常也是无谓的)负面暗示或者谴责。
这种重新定义是语言中“政治正确”概念背后的本质过程。这种陈述方式目标在于减少负面判断和滥用污名,后者在用标签描述某些方面与众不同的人时会经常出现。例如,身体能量很强,较难服从指示的孩子,我们反对将其贴标签为“多动”,我们可以说他“活跃”。听力有困难的人,不必说“聋子”,而可以说“有听力障碍”。这种重贴标签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用更广阔较少评判的视角看待他人(虽然这会被一些人认为俨然在示好,或者不真诚)。但凡运用有效,这些重命名也会有助于将视角和界定角色从“问题框架”转向“结果框架”。
有一种简单而有力的换框方式,是从不同的世界观考虑一些情景、经验或判断。这样做最容易和自然的方式就是换位思考——所谓采用“第二人称”。
我的感悟:
这样的语言方式,或者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称为“套路”。一个人掌握的套路的多少,就可以界定你会不会说话,是如何说的,说话说的漂不漂亮,也能表现出你情商的高低。
很久以前看的一本介绍NLP的书籍《重塑心灵》当中说的:如果只学习NLP的一个技巧会是什么?李中莹的回答就是:语言模式。
这说明了改变一个观念或者思想最快、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改变语言。我们平时受到的教育大部分都是“问题框架”的教育;当我们改变说话的框架结构,转化为“结果框架”时,我们的思考就开始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