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无时无刻不在接收信息,通过阅读文章、新闻、书籍,或是通过和他人交谈。争论也无处不在,有人认为房价会涨,有人认为房价已经高的离谱就快要崩盘。简单如“何时吃水果最好”这样一个问题,就有文章认为应该饭前吃,也有文章认为饭后吃好。事实究竟是什么?这个需要我们自己做出判断。
面对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针对作者的论点和论剧如何做出合理的判断,是这篇文章要讨论的问题。本文内容仅限于讨论“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
描述性论题:有关世界过去,现在或者未来是什么的问题。
规定性论题:有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提出的问题。
我们读一篇文章首先需要搞清楚的,就是文章的论题是什么。通俗来说就是这篇文章是在写什么。
到底在说什么?
有的时候很容易:作者会直接告诉你论题是什么,通常在标题或是文章的开头作者会直接指出来,如果是直截了当的说出来,作者会用到以下的词来提示:
我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有规范烟草制品的各种法律呢?
降低法定饮酒年龄:是不是一件正当的事?
学校到底应不应该提供性教育?
但是有的时候却需要我们花点时间分析一下,必须从交流和会话的其他暗示推断出来。例如很多作者会针对某些热点事件发出回应,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一问“作者是针对哪件热点事件在进行回应”来找到论题。
但是,对于没有直接了断说出论题的情况,往往最有效方法是先找到结论。
结论是什么?
所谓结论,是作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要找到作者想让我们接受的信息,有线索可循:
1.问问论题是什么,因为结论总是对论题的回应。
2.寻找提示词。因此,表明,由此可知,由此得出,因此可以断定,我要说的重点是,显示出,证明,告诉我们,问题的实质是...
3.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结论一般会在这两个地方出现。
4.排除不可能做为结论的东西。例句,数据,定义,背景资料,证据。
5.检查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背景。作者,演说家和网站常常在某些论题上持有可以预见的论点。
6.问一问“所以呢”。结论常常都是含蓄的,所以我们问“所以呢”来得出结论本身。
结论是逐步推断出来的,它来源于分析推理。如果有人断言某件事情是正确的,却没有提供相应的陈述来支撑他的这一断言,这一断言就不能称为结论。我们把没有证据支撑的断言称为“纯观点”。
一旦我们找到结论,就要将结论做为我们评论的重点。接下来要关心的是:基于支撑这一论点的所有论据,我该不该接受这个论点?
理由是什么?
所谓理由,就是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陈述。
找到理由的第一步就是采取质疑的态度去接触每一个论证,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如果一个陈述回答不了“为什么作者相信它”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陈述就不属于理由。
如同寻找结论的情形一样,有些特定的词常常显示出紧随其后的往往就是理由。由于,因为这个原因,因为这个事实,鉴于,由一下材料支撑,因为证据是,研究显示,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理由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主要取决于要论题的种类。很多理由都是提供证据的一些陈述。它们包括事实,研究报告,生活实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意见,当事人证词以及类比等。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证据比在另一种情况下更为合适。所以经常要问“哪一类证据可以用来证明这一个断言?”然后确定这样的证据是不是可以找到。
当作者尽力证明一个描述性结论,对“为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通常就是证据。在规定性论证中,理由常常不是一般性的规定性陈述就是描述性的看法或原则。
当我们打算评价理由的时候,一定要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找到理由并有效组织它们有一些线索可循:
1.圈出指示词
2.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理由和结论,或者在理由下面划线,用彩笔给结论做标记。
3.给理由和结论编上序号。
4.读完长篇大论后,在文章结尾处按顺序列出所有理由。
虽然找到结论和理由为我们提供了基本清晰的论证结构,但还需要检查这些部分的确切含义,然后才能公证的评价呈现在面前的信息。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我们使用的语言非常复杂,如果每个词都只有一个潜在的含义,而且大家都认同这个含义,那么迅捷有效的交流就更可能实现。可惜大多数词语都有不止一个含义。
我们说术语或词组含义不明确,是指它的意思在我们所考察的论证的上下文语境里让人捉摸不透,我们需要进一步解释才能判断推理的过程是否恰当。
发现并阐明准确的意思需要我们自觉遵循一套按部就班的步骤。
1.找准关键词。要确定哪些词含义不清楚,第一步要以表述出来的论题为线索来确定可能的关键词。第二步要找到理由和结论中的关键词,也就是找出推理结构中的关键词。第三步要留意抽象的词或短语。一个词越抽象,人们越容易对它做出多重解读。第四步通过反串找出潜在重要的又有歧义的词语。
所谓的关键词,是指这些词在论题的上下文语境里有不止一个意思可以解释的通,在你决定是否同意作者的论证之前,有必要进一步解释的那些词语。
抽象:当一个词所指代的对象离特定的、具体的事例越来越远,它的意义也就变得越来越抽象。
在找关键词的过程中要牢记我们找关键词的目的:因为有人要你接受他的结论,所以你只需要去寻找那些影响你接受其结论的词或短语。
2.检查有没有歧义。针对每一个关键词问自己“我知不知道它的意思?”。这里要克服两个障碍:一是自认为和作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换句话说就是以为自己理解的意思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二是认为术语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定义,很多术语其实都不止一个意思。
如果能够找到关键词的两个或多个意思,并且每个意思放在文中都能说的通,并且使用这个理由支撑论点的效果会非常不同,那么我们就能肯定自己找到了一个有歧义的关键词。
在接受作者的论证之前,我们必须要搞清楚这些有歧义的关键词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很少会有作者会对关键词下定义,接下来我们需要知道如何了解关键词的真实含义。
3.看看语境,了解歧义关键词的真实含义。
这里的语境(context),指的是作者的背景,以及这一词语在具体论证当中的习惯用法,以及可能出现的歧义词前后的其他词语和陈述。
要解释清楚歧义,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这些词可能的含义。意义通常表现为三种方式:同义替换,举例说明以及“具体标准定义”。通常同义替换和举例说明并不能明确指出对一个术语起决定作用的那些具体特征。有用的定义则会指明具体的使用规则,越具体越好。
找到定义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字典,但是字典中也存在很多使用“同义替换”和“举例说明”定义,这种时候就需要利用上下文语境来判定歧义。
如果既无法通过字典也无法通过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歧义,这个时候你还可以尝试通过在脑中想象这个词所代表的具体景象。如何还是不行,那么我们找到了一处重要的歧义。
4.警惕那些包含感情色彩的词。术语和词组既有外延的意义又有内涵的意义。歧义并不都是作者无意为之。那些想要说服我们的作者常常非常清楚一个词有多重含义。而且他们知道其中某个含义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我们一定要对这些术语会引起怎样的感情保持警惕。
内涵的意义是指我们对术语和词组所附加的情感上的联想意义。
最后对于留下来的这些我们依然无法消除歧义的关键词语,任何一个理由如果其中包含了这些关键词语,让我们无法判断能否接受这个理由,那么我们最好忽略这些理由。
表面的明说出来的理由并不是唯一用来支撑其论证的想法,有些没说出来的想法可能和表面的理由同等重要。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在所有的论证中都会存在一些作者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作者却不会明说出来,我们必须通过仔细推敲才能发现它。这些想法回答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必须要有怎样的想法才能将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
我们把这些没有说出来的想法称为“假设”,一个假设有以下特征:隐藏没有明说出来,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判断其结论有重大影响,可能有一定欺骗性。
所谓价值观假设,就是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喜欢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价值观的偏向。
描述性假设就是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想法。
价值观假设一般出现在那些理由需要它们才能证明结论的地方。我们可以依询以下线索来找到价值观假设:
1.作者的背景
2.在规定性论证当中,对于论题的每一个立场,都可能发生的不同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作者对描述的结果的态度来反推作者的价值观。
3.找到类似的社会争论,看看同类的价值观假设
4.使用发串的方法,采用与作者相反的立场,看看哪些价值观对这些反立场很重要
5.找一找常见的价值观冲突
选择价值取向同样需要一个推理的过程。这种推理和其他推理一样可能有凭有据、考虑周详也有可能草率马虎、固执己见。因此,价值取向需要有证实它的理由,正如任何一个结论都要有证实其的理由一样。
而描述性假设一般出现在理由需要它们才合理的地方。我们可以利用以下线索来找到描述性假设:
1.不断思考理由和结论之间的鸿沟
2.寻找支持理由的那些想法
3.把自己放到对立的反对面去
4.意识到还有其他潜在的方法可以获得理由中提到的种种好处
5.对论题进一步学习了解
写到现在,我们基本上还原了作者论证的整体结构,接下来讨论组织之后的论证结构是否能够站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