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军宿营,是我超级期待的事!参加这个组织五年多了。前几年,因为年纪小,不能去宿营。去年才有了第一次机会,偏巧我又病了。今年,终于又能参加了,这几天,我天天都好好地穿衣、吃饭、睡觉,坚决不能再生病了。
我早早收拾好了行装:睡袋、枕头、防蚊防晒霜、电筒、指南针……对了,还有手机。平时,我妈不给我用手机,怕我忍不住玩游戏、看Youtube、刷Facebook,认识不良青年。只有在这种时候,才会批准我用一下,方便联络。
到了正日,爸爸开车送我去集合点,是森林公园里的一个青年旅社营地。这次参加活动的有二十几位女童军,二十几位童军。我们在各自的团长和副团长带领下,扎帐篷、捡树枝、生火做饭。我已经拿到了烹饪章,因此我被安排做一道菜,我做了番茄鸡蛋,不过似乎炒得太久了,有些老。
1. 你用什么牌子的手机?
休息时,我赶紧拿手机出来耍耍,毕竟机会难得,自然要分秒必争。
一旁,有个同学凑过头来:“你这手机是什么的?‘苹果’的?还是‘三星’的?”
“哈?什么‘苹果’?‘三星’又是什么?”我正玩得开心,冷不丁被人这么问,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你怎么连‘苹果’和‘三星’都不知道啊?!就是手机的牌子呀。”同学一脸你是村姑的表情。
我的脸腾得一下红了。
我低头看看手机,这是爸爸用过的旧款,上面写着“HTC”三个字母,应该就是牌子,这是三星吗?
“‘HTC’?现在还有谁用这个牌子呀。公司都快倒闭了。”耳边那同学的声音显得特别尖利刺耳。
我不理他,低头继续玩手机。可是,再也没有了刚才玩手机的兴致。脑子里反反复复就是刚刚我们的对话。我当时为什么会那样回复呢?实在太傻了!“苹果”是什么,我当然知道呀!我应该回答他说:“我就是喜欢HTC,有个性!大家用一样的手机多没意思?!”嗨!越想越沮丧。直到老师招呼大家去森林里探索,我依旧怏怏的。
晚上,休息时,我特别留意其他小朋友的手机。终于从另一个同学那里知道了“三星”的标志。的确,小朋友们的手机要么是“苹果”,要么是“三星”,只有零星几个用的是别的牌子,没看到其他人在用“HTC”。
第二天,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懊恼地说:“下次你们也给我买个‘苹果’或‘三星’吧。”
“为什么要买‘苹果’或‘三星’呢?”妈妈问。
“因为大家都在用啊!”我说。
“为什么大家都选这两个牌子呢?”妈妈继续问。
“可能这两个牌子的手机比较好?”我猜道。
“他们怎么知道这两个牌子的手机比较好?” 妈妈有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因为其他人推荐?”我挠挠头,不太确定地说。
最后,妈妈也没有给我答案,而是让我去问多几个同学,看他们选择手机是依照什么标准。
2. 学校采访
第二天去学校,我逮到人就问。
琪琪说:“我用的是‘苹果’。全世界的人都喜欢‘苹果’产品,它是身份和个性的象征。”
“大家都在用‘苹果’,怎么是个性的象征了?”我问。我多少也遗传了妈妈一点——喜欢问问题。
“额……”琪琪抢白道:“反正只要拿出苹果手机,大家就会露出羡慕的眼神。”
“因为贵呗。”家豪凑过来说,“新款要一万多,大家自然羡慕嫉妒恨啦。”
“家豪,你用什么手机?”我问。
“小米!经济实惠,功能强大!”家豪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扬了扬,说,“只要两千,功能跟苹果也差不多。”
“嘿!学校不让带手机的!”我大叫。
家豪急道:“嘘嘘!别出声!我上课不拿出来就行啦。现在还有多少人不偷带手机来学校?也就你傻。”
不是我不想,是爸妈不给呀!
“苹果一万,小米只要两千!功能真差不多嘛?”我不太相信。
“切!他自我安慰罢了。”琪琪撇撇嘴。
“呐!咱们比一比。不就是打电话、发微信、看视频、玩游戏嘛!有什么差别?”家豪跟琪琪争辩起来。
嘉恩正走过来,我便问她:“嘉恩,你用什么手机呀?”
“三星。”嘉恩回答。
“为什么选三星?”我问。
“因为我喜欢的韩星就用它啊。你看地铁站里、电视里,他举着手机对你微微一笑,太迷人了。”嘉恩两眼只冒红心,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了。
之后,陆陆续续又问了不少同学。有一些跟我一样,用大人用过的旧机器,依旧以“苹果”和“三星”居多。至于大人为什么选这两个牌子,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3. 大人为什么买名牌?
“大人呀……很多大人比孩子更迷信品牌。”妈妈听完我的叙述后说,“他们觉得,有品牌的公司会比较在意自己的声誉。因为好的口碑,是花了很多金钱投入广告、又认真经营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获得的。如果不控制好质量,会影响顾客对品牌的观感,对今后的销售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品牌的企业会比没有品牌的企业更重视商品的品质。当人们无法把握到底哪一款质量比较好的时候,会选择更出名的品牌,甚至因此多付一些钱也无所谓。这算是比较理性的消费观了——为了更好的品质,而买名牌。有些人,并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因为大家都买,所以自己也买。没主见,纯粹的随大流。这种现象叫‘羊群效应’。”
“羊群?跟羊有什么关系?”我问。
“牧羊人发现,平时一群羊在一起,会左冲右撞,很散乱。但是,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坪。后来,经济学家们就把‘羊群效应’比喻人们的从众跟风心理。”妈妈停顿了一下,又讲了个小故事:“有个小朋友,鼻子流血了。所以,仰着头看天空,让血能够停下来。”
我摇头纠正:“老师说,当鼻子流血的时候,不能仰头,容易让血倒流堵塞器官,造成呼吸不畅,应该捏紧鼻子。”
“嗯嗯。是的。但以前的人就有这个习惯,鼻子流血了,就仰头让血不流出来,直到血停了。这个小朋友就往路边一站,抬头仰望天空。周围的人很好奇,也都停下来,抬头仰望天空,看看他到底在看什么呢?结果围起来抬头看天空的人越来越多,把整个马路都堵了起来。直到这个孩子低下头来,莫名其妙地看着周围这些抬头的众人。”
“哈哈哈哈。”我止不住大笑起来,大人有时候真的很傻。
等我笑声停了,妈妈继续说:“所以说,大家都这么做,并不代表这么做就是对的。对他人的行为和提供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应该去挖掘他们这么做背后的原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常法无定法。”
我点点头:“其他同学觉得好的东西,并不代表也适合我。人有我有,太没主见了,也没个性。”
妈妈说:“还有一些大人,买名牌,尤其是奢侈品大牌,纯粹是为了它价格贵。因为价格昂贵,较少人买的起。名牌,通常有醒目的标志和独特的设计,因此,成为一些人区别于其他人的身份象征。如果家里的确富有,购买奢侈品大牌对生活毫无影响,自然无所谓,爱买什么买什么。
但是,有很大一批成年人,渴望富豪们的生活,非常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觉得只要自己省吃俭用一段时间,就能够买一件本来只有富豪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大牌。用的时候,就有了已经是其中一员的错觉。
有些女孩子,每月收入只有两三千,为了买一两万的包包,省吃俭用。而且买完包包,还要买鞋子、买衣服、买化妆品,全部都要最顶级的奢侈品牌,最后负债累累。
我时不时会看到一些新闻:儿子欠了大额信用卡债务,爸妈卖了房子去偿还;年轻妈妈欠债几十万,还不起,抱着孩子跳楼自杀;情侣刷卡无度,双双跳楼身亡
……”
“哈?不会这么傻吧?!为了买点东西,搞到自己自杀?”大人的世界我不懂。
“傻?这些可不是个例。社会上,类似的事情很多。还记得,阿杰爸爸失业时,我们讨论的中产消费陷阱吗?很多人不能准确地评定自己是哪一阶层的消费者,从而作出了超越阶层的消费决定。买不买名牌,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自己。合理评估自己的购物能力,是理财的基本功。”
我问:“只买自己能力范围内能买的东西。但是,怎么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呢?”
4. 必需和想要
妈妈说:“并不是一件物品买得起,就算有购买能力了。理财规划中,还讲究轻重缓急。什么是必需的,要优先支付;什么只是心里想要,就可以不用买,或者等一等,等有余力再购买。当你满足了所有必需支出和为未来储蓄后,还有余力购买,并且有能力支付该物品之后的维护费用,我们才认为,你拥有购买该物品的能力。还记得前几天,我们提到的资源稀缺性吗?我们手里的钱是有限的,买了太多想要的,就没有钱支付生活必需了。想一想,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想要?”
我掰着手指头开始数:“吃饭、上学、交通费、衣服、文具……”
“那可不一定。”妈妈摇头反对,“买菜回家煮饭,在外面吃简单的工作餐填饱肚子是生活必需。偶尔下个馆子,吃点不太贵的好吃的,提高生活质量,均衡营养,也是必需。但是,如果常常跟朋友同事聚会,经常吃人均六七百的法餐或日餐,是不是必需呢?”
我摇头。自然不是。
“上学也是。孩子受教育是必需,但读昂贵的贵族学校,但凡兴趣班都找名师,是不是必需呢?”
我又摇头。
“交通费这条,有地铁、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但出门就打车,是不是必需?买私家车,十几二十万已经能满足需求,却去买上百万的,是不是必需呢?”
我明白了妈妈的意思,接口道:“衣服也是。买质量不错、价格便宜的衣服是必需,买昂贵的名牌衣服就是浪费。”
妈妈摸摸我的头:“聪明的小姑娘。任何问题,都不是非黑即白。在不同的情境下,‘必需’和‘想要’会有不同的答案。衣服,如果没有御寒衣服,买一件是必需。已经有好多件T恤了,再买就是想要。但如果要参加比赛,要买一套好一些的演出服,又变成必需了。”
“有什么简单的区分标准吗?”我问。
“要决定一样东西应不应该买很困难,没有绝对的答案。我们认为薯片不健康,是浪费钱。但是,如果生日会上缺了薯片,同学们就会抱怨。所以,凡事都要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不过,有四个诀窍可以参考:
1.重品质而非品牌:选物品是看它的品质好不好,而不是因为它是某个名牌或某个明星用过,或者大家都在用。
2.买了不用的东西,就是‘想要’:彩色笔买过后很久都不用,那就是‘想要’而不是‘必需’。
3.买数量过多,就是‘想要’:有了两三对球鞋,还想再买,就是‘想要’。
4.追潮流,就是‘想要’:比如现在流行冰雪公主,不管需不需要,看到印有冰雪公主图案的东西就买回来;流行宠物小精灵,就买很多游戏里的玩具,就是‘想要’。
买东西之前,咱们要先停一停。想一想这件物品是不是必需?如果是,就买;不是,就先等等,过几个星期再回头看,是不是还想要。如果有余力,我们再买。”
我琢磨了一阵,问:“其他的我都明白。但怎么知道一个东西的品质好不好呢?”
妈妈说:“我们常说要买‘价廉物美’的商品。‘价廉’很简单,质量相同的物品,价格便宜的,就是‘价廉’。‘物美’指的是物品的好坏和优劣。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商品琳琅满目,有各种品牌和款式,彼此间价格差异非常大。要想找到真正价廉物美的物品,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消费知识。有些人一辈子都没能学会。有时候,看似捡了大便宜,实则是当了冤大头。”
我:“比如呢?”
妈妈:“小时候,我去菜场买菜,看到一家店的虾比其他店便宜好多,兴冲冲买了回去。结果发现都是死虾,不新鲜,吃了会拉肚子。”
我:“哈哈哈。你也曾经这么傻过啊。”
妈妈:“每个人都会犯错儿。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完错之后,不懂得总结经验教训,下次不断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买了死虾后,你总结了什么经验呀?”
妈妈:“一个东西要成为‘好东西’,首先必须是一件合格的产品:海鲜要活蹦乱跳;一般商品应该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或有效期;电子产品要有合格证书,还要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真空包装食物,要检查包装有无破陋等等。其他的条件,就需要你以后慢慢学习和积累经验了。下次,咱们去商场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比一比。”
我:“嗯嗯。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