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浅阅读者在到达一定阶段后也会因需求的不能满足而走向深阅读,因为细品“文化精品大餐”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心底仰望的追求。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会使浅阅读立刻变成深阅读。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年这时,“阅读”都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阅读是人类自有文字以来一种至为美好的人生体验。随着电脑的便携化和手机的智能化,阅读变得无比简捷、丰富和多元,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幸福地阅读着”。铺天盖地的资讯,在拓展人们知识面的同时,也使得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取代了深阅读。
随着工作、生活的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与传统的修身养性相比,实用性和功利化成为不少人阅读的动力,碎片化阅读成为很多人的选择。这种阅读没有时间系统地吸收知识、深入地思考问题,无法通过选择、消化、梳理而完整地建构知识体系。为此,有不少专家担忧,长此以往,会导致独立思考的能力弱化,文化底蕴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毋容置疑,传统式深阅读能够激发起读者的感悟和思考。梁文道曾经将阅读描述为读者和书籍在角力,而这时阅读就成为发现自己的顽强意志跟作品本身的不可征服的过程。“书在抗拒你的欲望,你不能征服他,他也不能征服你,你会和这个作品一起达到一个高度、深度,然后慢慢被改变。”他的这番话可以说是对深阅读的生动诠释。
其实,精读式的深阅读和浏览式的浅阅读都是人们的客观需要,新技术媒介只是为浅阅读提供了便利而已。深阅读和浅阅读之间只有分立,没有对立。“深”和“浅”只是不同的阅读方式。就像粗粮和鲍鱼,粗粮吃多了再吃鲍鱼,总会觉得新鲜,鲍鱼吃多了再吃粗粮,总会觉得回味无穷。更重要的是,浅阅读可以激发兴趣,让阅读者发现什么才值得深阅读,而深阅读培养的思考习惯,能使浅阅读的选择更为精细和准确。两种阅读观的意义在于它们都能同时存在,并且让人各取所需,因此,“深浅”之间完全可以相得益彰互为补足。
浅阅读时代,如果深阅读的呈现方式不能顺应时代要求,那么,深度再深、观点再好,其社会效果也只能为零。深阅读与浅阅读的决定因素不是媒介而是人。是否沉迷在不断刷新微博、辗转各社区的浅阅读中、能否正确使用新媒体、能否从“有什么读什么”向“我读我所要”转变,正是一个人阅读素养的体现。
我不排斥浅阅读。我把浅阅读看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喜爱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浅阅读不仅简单轻松,而且实用有趣,何乐而不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的流行使阅读更具个性化和多样化,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然而,我更偏爱深阅读。当读书失去时间,阅读成了浅尝辄止,阅读成了走马观花,阅读成了不求甚解。书已不是进步的阶梯,而沦为一种文化快餐,更多地是源于我们精神本身的快餐化。
著名作家王蒙也认为,碎片化阅读会使人对信息的摄取变得肤浅、平面、简单的量化,并缺少深度,缺少思考。尤其建议年轻人,一定要坚持认真阅读、经典阅读。
深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浅阅读者在到达一定阶段后也会因需求的不能满足而走向深阅读,因为细品“文化精品大餐”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心底仰望的追求。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会使浅阅读立刻变成深阅读。
浅阅读时代,我们更需要深度阅读、深度思维,不能满足于“我在读,这就够了”。我们都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通过自我阅读的定力,来选取适合自己的读物。当然,这个前提还是要你坚持养成阅读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变为自觉行动。
养成了深阅读的习惯,打造一个“爱读书”的国度,重新唤起深阅读。这对国人是一个有益启示:我们既要浅阅读,更要深阅读。
本文原创,如欲转载请简信本人
无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