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导只要你坚持下去,你就可以取得成功。也总是埋怨自己,看你现在这么差劲,就是当初没有坚持的缘故。
上学那会儿,超级喜欢做计划,每次都做的非常详细,精确到每天做什么事情。可是每次计划都没执行成功,总是刚开了头就坚持不下去。
有时候特别恨自己,脑海中会蹦出另外一个自己,严厉的说,“你看看,你就是一事无成,什么事儿都做不好,口口声声说自己喜欢,其实就是三分钟热度”。
越是这样我的逆反心理就越强,前一天的计划没完成,今天就要逼着自己完成。本来腾出时间来完成计划,可是又总是拖延,很难集中精力进入状态。
总想着先给自己一点乐趣,然后开始全身心的投入计划执行中,结果却花两小时看了一场电影,或者发现一个很好看的电视剧,追剧追到深夜。那些计划早就被扔在脑后了。
每次这样之后情绪就很低落,很不开心,紧接着就不想干活,更不用说什么计划了,根本就是不想碰。情绪低落来至于没完成计划的失落,还有负罪感和愧疚。
这些情绪折磨着自己,大脑本能的反应就是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干,譬如看一次无厘头的综艺节目,或者继续追剧。本以为这样可以缓解压力,实际上情况只会更糟。
上周末本来安排了要做一个PPT,结果老是拖延,终于腾出了周天下午的时间,准备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结果吃完中饭,有点困,就睡了一觉,起来三点多,顿时有点不开心,本打算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做的。
刚做了一张,脑袋就有点懵了,发现事情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甚至我连每个章节的展现方式都不知道。心想这是一个大工程,可是自己居然睡到三点才起。
结果心情更不好了,本想抓紧时间做,结果一看时间已经五点了,心里特别不爽,觉得自己浪费了好多时间,本来应该早点开始做的,然后就想逼着自己在两个小时以内做完。可是情绪低落,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就想干点其他都没有事儿,换个大脑,结果看奥运会的比赛看了一晚上。
看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之后,才发现我就是典型的自责型人群。特别喜欢责怪自己,每次都会因为自己没有坚持而愧疚,埋怨自己,然后开始自卑,也会有一种心理,就是“管你呢,那有怎样,我就是想看电视”。
看了书之后才发现,当你在情绪低落时,或者是压力过大时,会倾向屈服于诱惑。比如不开心时,就像看喜欢的电影,综艺,可是每次看完后都是满满的负罪感,想着又浪费了时间,本来要看书的,结果又荒废了。
很多次因为坚持不了,第一次放弃了,接下来本来想挽回局面,其实根本控制不住,强烈的负罪感会带来焦虑,这就是为什么赌徒会债台高筑的原因。
那么来想想压力是不是一定会产生动力呢,其实不然,压力太大时,总是想着用某种途径来释放压力。可是我们平时经常用的释放压力的方法并没有效,譬如喝酒,去蹦迪,购物,赌博,暴饮暴食,玩游戏等,好像是释放了,其实平静下来压力反而更大。因为那只是短暂的逃避而已,或者是适得其反的结果。压力大的时候反而会激发欲望,会更加渴望得到你之前喜欢的事物。
那么如何去对待坚持不下去的情况?
首先宽慰自己,原谅自己的不如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习惯了逼自己,也有很多励志的帖子说要逼自己。所以一旦有放弃的念头,或者没有按照计划执行,那就是触犯了天规,不可饶恕。心情焦虑,也不能再集中精力完成任务,心里面已经有排斥了,就是再想坚持,逆反情绪也会越大,慢慢的就进入恶性循环。
计划失败后严厉的责怪自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下一次会做的更好吗,其实没有,下一次反而更难做到。自责和愧疚带来的是压力,下一次是只要自己做不好就不会成功的压力。
原则上越严格越能知道重要性,结果刚好相反,越是严格反而会耗尽“我要做”的力量,还耗尽了“我想要”的力量。最后就是自己再也不愿意去碰那件事,也觉得自己就是意志力薄弱,坚持不下来。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宽慰自己,告诉自己每个人都会犯错,自己也是人,坚持不下去是常态。慢慢的心情就会放松了,等再去做计划的时候,反而会更用心一点。如果还困在死循环里的,不如试试这种方法。
但是这里说的放松并不是彻底的放弃目标和计划,而是有缓冲的推进计划。
我们通常在制定计划时,为达到目标,有时候计划本身就超出自己可以适应的范围。可能坚持两天可以,可是要持续就难了,一开始时候先从简单的开始,告诉自己不难,然后再加码,如果没有坚持住,没关系再来。这样循环往复才是一个通道,坚持才会慢慢变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