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我是个极端自闭爱好者的缘故,我喜欢过自娱自乐的生活。我如实记录自己的读书清单,却极少动出与人分享的念头——但是,就在今早,当我知道山花非常期待我的读书笔记,心瞬间就软了.......
我有点拘谨,但会尽量放松自己,清晰表达我的观点,引来山花的共鸣。
这篇读书清单为落地山花而写,希望能给山花带来快乐和收获。
如果说影迷把自身对电影的情趣放在关注对某部电影做出简单的评价上,我以为不是真正热爱电影的表现。坦率地说,我对电影的关注点不局限此点——我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了解积累丰富的电影知识。
这个季度,我读了以下有关电影的书籍:
1:《野生金基德》
2:《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美)希拉科伦伯纳德著|/
3:《电影音乐》 罗展凤著
4:《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小津安二郎著
5:《导演小津安二郎》(日)莲实重彦著
分别论述之:
1:《野生金基德》
我喜欢韩国情色片,但独有情钟还属金基德的情色片,每次观看完,我都有憋着出不了气的的感觉,我搞不明白金基德为甚会用那样的手段拍电影,我想要搞明白,这是很多年就埋在心里的愿望。
在卓越购书发现这本《野生金基德》,差点让我有落泪的冲动,毫不迟疑占为己有。阅读完毕,坦率的说,我不能说我爱上了金基德,但我被他的魅力征服了。在网上浏览其他读者的阅读笔记,发现有相当多的读者在阅读完此书后并未理解“野生”二字的真正含义。而我,我确信,我理解了。
金基德,他的成长经历,从未给他日后成为导演提供特别好的条件,出生贫困之家,初中文化程度,打过小工,有过短暂的从军经历,继而成为无业游民,但他以历年坚持撰写电影剧本和自筹资金拍摄电影的精神,终于在电影界站稳了脚跟。虽然在韩国大众眼里,金基德是哗众取宠,一时得逞的跳梁小丑。但在西方,金基德是能登大雅之堂的韩影主力,甚至是东方美的代言人。在中国,金基德的名字也是响当当,会被如我这般拥有低级趣味的影迷喜欢。可谓金基德在世界各地已经成为韩国电影中最不容忽略、粉丝最多,特点最鲜明的导演。
如此,热爱韩国电影的韩粉们,不去选择粉金基德,是绝对不可能的。
聪明的读者,相信你在我简短的字里行间,明白了“野生”的含义——那就是金基德不是科班出生,从未受过专业知识训练和熏陶,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天赋成长起来的的备受观众喜爱的著名情色片导演。
这本书分为三个章节:金基德如是说;阅读金基德;众说纷纭金基德。也即,金基德本人自述的成长经历;影迷们为他撰写的影评;传媒报刊对他的评价,非常具有可读性,耐读性。给读者留下一种进入会客厅参加专题讨金基德话题的感觉,不做作,一切都来得真实而朴实。
我很有必要推荐韩国色情片排列榜,让山花有更多的选择。
2:《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美)希拉科伦 伯纳德著
偶然闯进北京零频道而激发出了我爱纪录片的兴趣: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这句话“敲醒了我沉睡的心灵”。我发誓,如果没有多年来我和北京零频道的缠绵厮守,我不会钟情纪录片的。
但网络阅读的局限性时常让我有不悦之情,直到发现这本书,这个局限性才得到了弥补。
这本书的作者,希拉科伦伯纳德,著名电影人、作家和顾问,供职普林斯顿大学。她在策划、制作一些由美国国家电视台播放、影院放映、博物馆以及课堂使用的纪录片项目方面经验丰富,作品曾获得艾美创作艺术奖,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以及美国历史学家组织设立的埃里克巴尔诺奖。
内容简介:本书从运用纪录片讲故事的角度出发,介绍;怎样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戏剧性事件,并对这些素材进行巧妙安排,给观众提供独特的视觉体验。从拍摄前的调查研究,撰写拍摄计划,到摄影和剪辑的每一个步骤,作者都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建议。此外,书中汇编了大量真实案例,以及十多位当代顶尖纪录片大师和专业人员的特殊访谈,本书为希望吸引到更广泛关注和纪录片之制作作者提供了极其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新版中增加了许多对当代焦点的问题,比如对低成本独立电影的关注,对《超码的我》、《轮椅上的竞技》、《时光如水》、《决堤时刻》等近几年纪录片佳作的分析。
这本书,看似专业科普,其实可读性很强,而且读起来很好玩——纪录片也是讲故事。
围绕这本书,我看了一下几部记录片:
《永远》,网上没有视频,我提供下载地址:http://t.cn/zQFKkV5 请点击在速雷上下载。
《柴可夫斯基生命中的女人》和《水之患》以及《生生不息》。
遗憾的是没有找到金马最佳纪录片《山有多高》的在线播放地址和下载地址。
3:《电影音乐》 罗展凤著
我爱电影,也爱电影音乐。好的电影音乐,不仅承担为电影作嫁衣裳的义务,还能影响期观众的观影思绪,引发无尽想象,甚至延伸到更远的世界。
我有过被无数电影音乐打动的经历,最不能让我自持的是电影《教父》中电影音乐。我打算以这部电影做引子简述这个话题。
科波拉的电影会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一定是,他不只是一个很强势水平的导演,而且,如果你能做到专心致志观看《教父》若干次,就会发现科波拉驾驶音乐的能力也很强势。
不消说,各类舞会是《教父》的主旋律和重要场景,但你会发现,每次婚礼的舞会音乐都以轻快而明朗的舞曲为主,如果稍有音乐常识,准能分辨出,包含不同的舞曲,我能听出来的仅是三拍中速波兰舞曲。观众在得到很好的视觉和听觉享受时,有没有想到科波拉为此事付出的心血是多么值得让观众钦佩。
《教父》剧终的画外音,更是让我动容,除了使用很精致的剪接手法制造出善与恶,生命起始和终止,负罪于忏悔的氛围外,科波拉巧妙的加入音乐做烘托——我用心反复聆听,听出了是巴赫谱写的用管风琴演奏的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宗教音乐,旋律庄严而沉稳,管风琴的音量被调制最小,观众只能隐约听到,预示人生的某些选择是无法取代或超越。足以证明科波拉在表达此情景时是经过一番严谨而挑剔的思考的。
关于《教父》的音乐话题,我还有许多感触要说,留给下次吧。
最后,我换个简单的说法,在你观看完《坦泰尼克号》和《北京人在纽约》后,你记忆里记住的一定不仅是这两部电影,我确定,记忆里记住的还有电影里的音乐。
4:《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小津安二郎著
5:《导演小津安二郎》(日)莲实重彦著
我今年结识了三位摄影技术了得的日本摄影大师,也就冒出了多结识些日本电影导演的想法,我唯一读过的一本关于日本导演的书籍是《蛤蟆的油》http://www.amazon.cn/蛤蟆的油-黑泽明/dp/B003YLWJ7Y/ref=tmm_pap_title_0——讲述黑泽明的书,之后就再未读过相关读物。而这次,有心阅读关于小津安二郎的书籍,貌似巧合,在《电影音乐》一书中有介绍小津安二郎的章节里有说到,斋藤高顺是小津安二郎常用的配乐师,小津安二郎常告诉斋藤,把他电影的音乐谱成上回那种样子。但小津安二郎电影研究者唐纳地里奇说:“小津安二郎并不那么在意它是怎样的音乐,或不好或好音乐。然而,细听小津安二郎电影中的音乐,往往发现其低调简单的调子中见精致细腻,平淡中充满了一股慑人的生命力,单独听来,更有一种舒缓的净化质感,与其说小津不在意音乐的好与不好,不如说小津把音乐的角色在电影中淡化,但淡而不薄,平淡中见典雅,不时为电影起到点睛的效用。”
为了证实评论家的观点会被我赞同,我在网上观看了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意外发现,小津的电影多是交响乐(见我暑假生活日记)。
被小津的音乐征服,那么,我就有必要了解小津安二郎的从影经历,所以,我选读了这两本。
但愿这篇读书清单能获得山花的好感,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