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分别在上个月的最后一周,和本月的13日到20日,进行所谓的“逆回购”。
8月底央行的逆回购总额达到了3100亿人民币。
而本月的这一次,则至少将达到700亿人民币。
这总共3800亿元人民币的逆回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央行某一分行的网站对“逆回购”作了如下定义:
“简单解释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投资者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其实是一种短期贷款,就是你把钱借给别人,获得固定利息,别人用国债作抵押,到期还本付息。”
您有可能看晕了吧,是的,央行一向就是这么干事,把人给搞得晕头转向。而您在财经媒体上看到的,也是类似的语句,看着特高大上,是吧?
其实很少有人能看得懂,但是央妈为什么不好好解释清楚呢???
现在就来说说“逆回购”的来龙去脉。
必须和您用人话解释清楚:“逆回购”其实就是央行把钱借给各大金融机构。
但是这个借钱的时间很短,一般在十几到几十天的时间里,金融机构就得把钱还给央行。
按照央行的介绍,逆回购这种短期把钱借给商业银行,然后他们再把钱还给央行的信贷方式是很安全的。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您可千万别被央行给的名词忽悠了,这里可有个陷阱!
其中第一个就是所谓的“央行把钱借给商业银行”。
我们生活中的“借钱”是这样的概念:
比如,我希望在西班牙投资皇家马德里俱乐部,缺钱,向您借款。
您把钱借给我,我写下借条,承诺日后一旦皇马夺冠赢钱,我就把钱还给您。
您觉得还算靠谱,就把您这月的工资借给了我。
您工作赚了钱,有钱了,借给我,而后我按时还钱。
但是央妈的逆回购可就不一样了。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给各大中央银行放的钱,可不是像您一样,需要付出劳动换来的哦!
那这些钱是哪里来的呢?央妈是魔术师吗?能凭空变出钱吗?答案是不能!
央妈借给商业银行的钱,其实是央行开动印钞机,新鲜印出来的纸币!
也就是说,您需要付出自己辛勤劳动,才有钱借给别人;而央行却不需要向他人提供任何劳务,只要开一下印钞机,就有钱“借”给了别人!
聊到这里,您应该发现了,实际上我们用央行“无中生有印纸钞借给别人”来形容“逆回购”比简单用“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要准确得多。
通常,无论您是贷款借给别人,还是用自己劳动或储蓄所得借钱给他人,都得付出一定的代价。
如果您从别人那里借钱,您就要按时还钱,同时还要支付给人家利息。
如果您把自己劳动或储蓄所得借给别人,那么您暂时就花不了这笔钱了。
所以,通常普通人借钱,是有成本和代价的。
但是央行就不一样啊,印刷机一开,钱就“借”出!
因此,无论央行使用“公开市场操作”还是“短期借口”,实际上都把这种信贷扩展的真实情况掩盖了。
这并不是通常我们理解的“借钱”,而是一个名词陷阱。
我们应该发现了,“逆回购”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央行信贷扩张的另外一种手法。
只不过,传统的信贷扩张是通过央行降低利息率放出贷款,一般时间较长,都以年为计。
而逆回购则是短期的信贷扩张,比如几天、几个星期。
如果是信贷扩张,那么问题就来了。
就算商业银行在规定期限里暂时把钱还给央行了。
但是,一次几百亿几千亿的信贷扩张投放到市场,势必造成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和利息率的升高。
而正如我们曾经分析过的,在信贷扩展导致相关产品价格上涨的时候,您的工资由于合同限制等原因,相对信贷扩展的产品价格,实际上是负成长的。
如果您这个时候正好要买这个产品,您就会比信贷扩张前,买得更吃力。
而如果央行的逆回购一年要搞很多次,每次又是几百亿几千亿元的短期信贷扩张,那么这等于又是一种长期的信贷扩张政策了。
而又因为工资粘性,也就是工资由于合同限制等原因不可能同步与信贷扩张一起增长。
所以,只要有逆回购,作为普通人的您,手里的钱都是在贬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