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底总要纠结好一段时间,因为现在工作性质的缘故,每年必须参与值年班,所以,自从工作以来就基本没有回家过一个年。说是过年,其实现在更多的是想陪伴父母和追寻童年时的年味。但现在家里的情况是姐姐嫁人,而我却常年不能回家,所以过年只有父母在家,他们的年自然也因为儿女不在身边而过得和平常没什么区别。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也总能回想起小时候在老家过年的场景。那时我特别期待过年,因为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我不用考虑学业的压力,不用担心父母责备,最主要的是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吃。每年到年前父亲都会到人头攒动的集市上去采购年货,母亲也会忙着在厨房里炸油饼,炸果果,准备过年用的食材,而我也基本是围在锅的旁边等着尝刚出锅的美味的第一口。直到我吃的肚子圆圆,再也盛不下任何东西的时候,才会心满意足的去村口等着父亲的回来,因为父亲会带给我新年最好的礼物——爆竹,这是新年必不可少的东西,也是我过年时不可或缺的一项乐趣。
年三十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从早晨开始我就期待着天黑,因为因为年三十的晚上各家各户会亮起大门口的大红灯笼,把整个村子照的通亮。此时的我都会带着爆竹在家人的注视下去点燃。如果碰到有雪的时候最好,我会把爆竹插在雪堆里,随着爆竹“啪”的一声,爆竹周边溅起漫天的雪花,很是好看。放完爆竹父亲都会带着我还有堂叔以及我的堂弟堂妹们去给家族里最年长的爷爷拜年。到爷爷家,在父亲的带领下我们小辈们要先给爷爷叩首拜年,祝爷爷健康长寿,通常爷爷也会给孙子辈的发压岁钱,当做对孙子们孝顺的回馈。随后我们一家人会其乐融融的坐在桌子前看着春晚,就着下酒菜喝点小酒,唠唠家常和往事。我最喜欢听爷爷讲当年村里的一些轶闻趣事,他能满足我当年对一些未曾谋面的人和事的好奇。这样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的快,不知不觉中就到了跨年倒计时,我都会挂好鞭炮,等到电视上零点钟声响起时点燃,这鞭炮在一片欢笑声中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似乎预示着新的一年将会好运连连,欢笑不断。
大年初一的清晨,我们基本都是被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叫醒。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穿着早就准备好的新衣服迎接这新年中的第一个清晨。通常这一天人们都会早早的吃完饭,集中在村里的最热闹的闲话场上,此时,村里每年都会有几个具有号召力的年轻人带着全村的人从村头到村尾挨家挨户的去拜年,这也是村里面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这项活动不仅受到村里人的喜欢,而且对于全村人世世代代和睦相处大有裨益。每次孩子们总是最积极的,在前面跑着,闹着,大人们跟在后面开着玩笑,时不时发出阵阵的欢笑声。当主人看到孩子们跑进大门的时候都会用不同的器皿盛着糖果和坚果洒出来,此时,孩子们像小鸡觅食一样蹲在地上抢着往自己的兜里捡,有调皮的小孩会悄悄的从别的小孩兜里往出拿,他们一会儿为抢东西争的面红耳赤,一会儿又成了好朋友,互相分享自己抢到的糖果,只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紧接着,女主人就会赶忙从屋里端出一些下酒菜放在早已在院子里摆好的桌子上,男主人就开始给前来拜年的宾客发烟、敬酒。大人们还没来得及吃两口下酒菜就被一群孩子挤到桌边去了,孩子们看到有自己喜欢吃的来不及用筷子就直接上手抓着往嘴里塞,活像饿了三天没吃饭的小猴子一样,引的围观的人笑的合不拢嘴。此时,带头的青年人会组织大家向主人家拜年。如果主人家是年轻人,带头的人就会故意站直了身板喊着:“主人给大家拜年了,敢紧接好了”。大家都会赶紧撩起自己的衣襟做接受的状态配合着带头的人,逗得主人追着直打带头的年轻人。如果主人是当年刚新婚的夫妇,那就更好玩了,带头的人会带着全村的人会像闹洞房一样先闹腾他们一番,接着让他们像拍结婚照一样站在一起同时向大家拜年。新娘子还必须在年前准备一些自己手工用针线做的挂饰,让孩子们来抢,如果针线活做得细致还会得到全村人的夸赞。但如果主人是老人家,大家都会听从带头人的指令,,进门先毕恭毕敬的跪在地上三叩首向老人家拜年,同时,带头的人嘴里会喊着给老人家拜年的祝福语,以示对老者尊敬,随后大家都会和老人拉拉家常,让老人在新年里感受到来自村里人的温暖。就这样,全村三十多户人家无一遗漏的接受了全村人的祝福。
走完一圈,家家户户都回家吃一顿丰盛的下午饭就早早出来又聚到了一起,男人们会一起喝点酒、打打牌,女人们则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拉着家常,只有孩子们成群结队的在整个村子里边放着爆竹边玩着儿时的游戏。整个村子在阵阵的欢笑声中度过了新年的第一天。
到了大年初二以后的时间里,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开始走亲访友,也有老者在家等着小辈们来家拜年。由于日常的忙碌,一些距离较远的亲友都是一年未曾谋面或者偶尔见过一两次面。因此,见面都是打问着彼此一年来家里的人员情况和生活状况,谈一些当年的收成和下一年的生活计划的情况。这种看似简单的交流,却表达着对亲友之间的关心。每年正月这种约定成俗的时间进行走亲访友似乎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目的是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生疏了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在此期间,孩子基本都会受到长辈们的压岁钱,所以,孩子们是最喜欢跟着大人们走亲访友,这样他们可以为自己攒下一笔不少的零花钱来供自己支配。在我看来,这也有助于让孩子学会合理的支配金钱,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大有裨益。
在村里有两个特殊的日子是不能走亲访友的,分别是大年“初五”和“初七”。初五俗称“五穷”,如果走亲戚会把穷气带给亲戚,是个不好的兆头。所以,这天清晨,人们都会早早的起床在自家的院子里放炮,传说这种方式可以将“穷气”赶出门去,也意味着来年可以留得住财富。而初七俗称“人七”,相传这一天过逝老人的魂魄都会回到家里来,与家人团聚。所以,这一天之内是不能放炮,也不能动刀,生怕将老人的魂魄赶跑,那是大不孝。同时,家里必须吃一种类似于长寿面的面条,细而长,俗称“长面”。传说这种面可以留住自己的魂魄,防止被已逝老人的魂魄带走。就因为这样的习俗,村里的人是非常的重视过年的这两天,也一直恪守着这两天里的规矩。
过年通常会持续到元宵节过后,这种快乐的氛才会慢慢的散去,人们又开始了日常的生活,整个村子也恢复到往日的平静。
现在的我再也回不到当年过年的场景中去了,即使有一天我回去了,习俗还是习俗,而当年的那种热闹的场面却再也不会重现。因为像我一样漂泊在外的年轻人太多,村里再也不会有年轻人带领着全村的人挨家挨户地拜年,这个村子也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也变的苍老,他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华。记得一次和父亲打电话,父亲慨叹:“村里现在遇到红白喜事,找个掌盘的年轻人都没有”。我的眼泪簌簌地往下流,我为村子的苍老而忧伤,为逝去的童年而惋惜,也为村里如我一样漂泊在外的年轻人而感到深深悲伤。我们何时再能荣归故里,还儿时过年的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