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女人

前些日子,跟几个朋友聊天,谈到了我们女人,大家有感而发,颇多感慨,说到身边的女性的故事,更是兴致浓厚。聊着聊着,我也说起了我身边的女人,当时我的脑袋中出现了三个女人:我的奶奶、姑妈和表姐。

先来说说我的奶奶吧。一说到奶奶,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一幕夕阳西下,干枯的土地上,一个瘦弱的老人拿着锄头仰面朝天劳作的身影。没错,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个地地道道的劳动人民。我的老家在南方的一座山里,村庄四面环山。奶奶在这片四面环山的土地上生活了近一个世纪,从没有走出去过。

该怎么形容奶奶呢?温和、柔弱、勤劳、善良,这些词来形容奶奶再贴切不过了,也或许奶奶就是那个年代的农村妇女的一个缩影。奶奶是一个慈目善笑的老人,我自小在奶奶身边长大,从来没有见过奶奶生气的样子。即使再忙、再累,奶奶都是微笑着的,微笑着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爷爷性子比较急,脾气也不是很好,常常出口就骂人,奶奶也没少挨他骂。我有四个大姑姑,两个个伯伯,父亲是奶奶最小的儿子。奶奶是生了四个女孩后才生了男孩的。可想而知,在那个重男轻女严重的年代里,奶奶因此受到太奶奶和爷爷的各种谩骂。但是,奶奶从来都没有说一句,只是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当然这些事情我是后面听婶妈、姑姑们说起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爷爷八十五岁的时候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脾气比以往更是不好,常常一不顺意就骂人,大家都离得远远的,不太敢靠近。奶奶呢,每天照顾他饮食、卫生等等,还得面对爷爷的大吼大叫。奶奶却没有半句怨言的照顾了爷爷十多年。后来有一天,奶奶突然离世了,两个月后,爷爷也走了。

现在,每一次回家乡,看到家乡一草一木,我就会想到奶奶:她在喂鸭子;她在田地里除草;她在收谷子……印象中的奶奶永远是忙碌的。听说,她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帮着爷爷洗被单。常常会听到村里的人回忆往昔的事,那时候听到我那个个子娇小,身材瘦弱的奶奶能挑起近两百斤的重担的时候,我惊讶不已。一直知道奶奶很能干,从记事时起就看着她把家里里里外外操持得井井有条。那时候爸爸妈妈大多数时候在外打工,我就跟着奶奶,奶奶在干活,我就在一旁看着,偶尔帮个忙。农村的人大多数信佛,尤其是奶奶那辈的,基本上都信佛,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祭拜,或者去寺庙祈福,唯独奶奶例外。从没有见过奶奶去祭拜或者去过寺庙。小时候,庙会的时候,同龄的小伙伴会跟奶奶们去庙会玩,听说那里可热闹了,我就央求奶奶也带我去。我尤其记得当时的一幕,奶奶一边拿着大勺子将猪食舀进食槽里,一边转过头微笑着对我说:“妞妞啊,那些都是不可信的。人啊,这一辈子,只有靠自己双手才能有饭吃。”后来,读书了,慢慢明白些道理了,也能体会奶奶话里的意思了。

奶奶一生都是忙碌,按农村人的话说就是“劳碌命”。除了晚上睡觉,其余时间看到她都是在忙的。其实奶奶算是村里最幸福的老人了,子孙满堂,儿子们孝顺,孙子们有出息,连曾孙都很大了,四代同堂,其乐融融。以前条件不好,经济困难也就算了,现在子孙满堂,都有出息了,奶奶还是爱忙碌。大家也劝不住她,因为她总说:“闲着发慌,骨头不动一下就觉得浑身痒。”大家没办法,最后只能要求奶奶不能干重活,干些轻松的活就行。奶奶也乐得说,放心这把年纪了,我想干重活也干不了了。奶奶会种菜、养鸭子、养猪,每年过年回去,大家聚在一起吃奶奶种的菜,还有猪肉、鸡鸭,那是最幸福的事,比外面的山珍海味还美味。

奶奶是那种很节俭的人,连我扔个纸盒她都要捡起来,收集起来,然后卖给收破烂的人。但是每次村里来乞丐的时候,奶奶却会大方,她会毫不犹豫的拿五毛钱给乞丐,那时候的五毛钱可是一个大钱了,对我来说可以买很多的糖果和铅笔、本子,所以我有时候会忍不住嘀咕:辛辛苦苦收集瓶子、废纸板的还卖不到五毛钱呢。奶奶就微笑的摸着我的头说:“谁都会有困难的时候啊!”那时候,村里有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单亲,家庭条件不好,奶奶会时常给他家送去自己种的蔬菜。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个温和、柔弱、勤劳、善良的老人。

我要说的第二个女人就是我的姑妈,姑妈是奶奶的大女儿。

作为家中的长女,在那个生活贫穷的年代,姑妈早早就懂事了,三岁就开始会照顾妹妹了。姑妈像奶奶一样爱劳动,但没有奶奶温和的性子。印象中的姑妈性格泼辣极了。记得小时候姑妈家是卖猪肉的,一次母亲带我去集市姑妈的猪肉摊上买肉,便是那一次姑妈的泼辣凶狠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到的时候,姑妈正一手挥舞着一把杀猪刀,一手叉腰,气势汹汹的对一男的说:“你给我放下猪肉,滚蛋!”那男的显然被姑妈的气势吓到了,放下猪肉,临走时生气地说:“王八婆子,谁稀罕这肉啊,以后再也不会在你这买了。”姑妈回应道“那最好了,赶紧滚吧!你个无赖。”骂走那男的,姑妈看了眼旁边低头站着的姑父,气愤的把刀一甩走了,“砰”的一声巨响,刀掉落在地上。或许是姑妈当时拿刀的样子,也或许是那刀落地的声音把我吓到了,当时的我紧紧抱着母亲的腿不敢动。后面好一阵子都不敢去姑妈家,见到姑妈更不敢大声说话。后来我才知道,那男的已经连续大半年在姑妈那买猪肉了,却从来不给钱,说是赊账。姑妈了解到这是个无赖,基本上赊账也是不会还的。姑妈便让姑父不要把肉卖给那人。但是姑父性子软弱,那人也瞧准了这一点,专挑姑妈不在的时候去买肉,那天刚好被姑妈碰上,所以就有了那一幕。经过那次,姑妈的泼辣形象就深深的印在我心里了。

一次过节的时候,姑妈和姑父一起到奶奶家,也不知姑父怎么了,引得姑妈很生气,一副想骂人的样子。我也不敢靠近,看到她就躲得远远的。直到晚上,我跟母亲说,姑妈太坏了,老欺负姑父。妈妈看着我叹了口气说,唉,不怪你姑妈,是你姑父太懦弱了。那时候,我不理解母亲的意思,因为我看到的姑父是温和的,姑妈是凶狠的。慢慢长大后,我才知道,姑妈嫁给姑父后,因为姑父性子懦弱,家里又贫困,常常被婆婆和兄嫂欺负,不仅如此还被村里的人看不起。那时候,姑妈的日子过得很辛苦。后来,姑妈母的性子就泼辣了起来,男人不行,女人就撑起了整个家,只为了不让别人欺负。

现在的姑妈家生活条件很好,表哥表姐们都有出息了,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了。姑妈常常会轮流去各个子女的家住,表哥表姐们有空也会带着两老人去旅游。村里的人都很羡慕姑妈,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这座山。大家也慢慢知道了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母亲常常会跟我说,要像表哥表姐们学习,考上大学,将来才能走出农村。村里的人教育子女的时候也常说,看看人家林婶(姑妈的称呼)的孩子,要好好读书啊,才能有出息。

听母亲说,姑妈家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是因为姑妈以前坚持要让孩子读书。姑妈家有四个孩子,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在五六十年代的农村,能够养活四个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家里的孩子如果能小学毕业就很不错了。那时候农村的人,最多只会让一个儿子上学。但是姑妈的想法却不一样,她认为孩子一定要读书,只要孩子肯读书,一定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们读。没钱供孩子读书,姑妈就四处借钱。母亲说,你姑妈是一个性子要强的人,很多时候她宁愿自己多做些事赚钱也不愿意向人低头,可是为了孩子能读书,你姑妈一次又一次低下头去求别人。有几次,为了借钱,姑妈硬是无偿给人家劳动。很多人劝姑妈说,女孩子就不要读了,反正也供不起。但是姑妈坚持自己的想法。就这样,通过东借西凑,还有自己省吃俭用、辛勤劳动,姑妈将四个孩子都供上学。姑妈那时候经历的困难,母亲没有细说,但是我想那肯定远远比现在说到的更难。后来,姑妈的大女儿大专毕业,小儿子大学毕业,二女儿和大儿子都读完了初中。大学毕业的儿子,已经自己创业,成立了一个小公司;大专毕业的女儿也当了老师,如今是高校的院长。另外一个女儿和儿子因为自己不想再读了,初中毕业后就打工挣钱了,但是因为有些文化,在那个年代也能谋份不错的工作,现在也生活得很好。

我到现在也没有明白,当时没上过学,没有文化,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的姑妈在那样的条件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一股执念。

这就是我的姑妈,一个泼辣,却无比执着的女人。

我要说的第三个女人是我的表姐,姑妈的女儿。

表姐是我们这辈中年龄最大的,辈分上跟我一样,年龄却大了我近两轮。

我眼中的表姐永远是那种温润如玉,怡怡然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说起话来柔柔的,暖暖的,听着很舒服。看着她,我会想到古代的大家闺秀。当然,表姐不是大家闺秀,从她粗糙的手掌可以看出她绝对干过各种粗活。常常听人说,书可以养人。我想,或许是表姐读的书多了,才有这种气质吧。

表姐对我来说,就像一个传奇。我们这一辈的孩子是在她的熏陶之下长大的。表姐的故事,有点像灰姑娘的故事。

说到表姐,就必须感谢姑妈了,如果不是姑妈的坚持让孩子读书的念头,或许表姐的人生就不一样了。表姐大专毕业后,回到县城当了一名中学老师。中学老师,在农村人看来终于可以离开黄土地了,那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吧。但是,如果这是结局,那也没有多大的惊喜了。改变表姐的是那场同学会。在一次同学会中,表姐认识了表姐夫,两人一见钟情,然后结了婚。但是,婚后却并没有那么如意,因为表姐夫是一所名牌大学的老师,在城市里工作,而表姐在县城,分隔两地十分不便。此外,表姐的婆婆觉得表姐只是一个中学老师配不上表姐夫,所以对表姐是各种不满意。面对地域的距离,婆婆的嫌弃,表姐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为了和表姐夫靠得更近些,她辞掉了县城的工作,报了一所大学,开始继续进修,一边学习,她还一边做一些零碎的工作。终于,表姐通过努力顺利毕业,并考到了表姐夫所在城市的一所中学工作。

但是尽管如此,婆婆还是不满意。面对婆婆经常的冷嘲热讽,表姐没有与她争执,她知道争执只会进一步激发婆媳关系,到时候表姐夫反而为难。怎么办呢?婆婆觉得自己不如她儿子嘛,那就证明给她看,她有能力配得上她的儿子。于是,表姐又拿起书本继续读书,想要考硕士。那时候的表姐一边要上班,晚上班回到家要做家务、带孩子,等一切都安顿好后,才有时间读书。为了争取时间,表姐喂奶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都要带上一本书看。那一年,表姐回娘家过年的时候,本来就瘦弱的表姐,变得更瘦弱了,好像风一吹就会倒。我第一次看到泼辣的姑妈眼睛泛红。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表姐考上了表姐夫所在大学的硕士。她的婆婆终于对她另眼相看了,因为那个年代硕士是一个很高的学历了。经过此事,表姐明白了只有自己有本事,才能让别人看得起。考上硕士后,表姐仍然一边上班,一边学习,一边带娃,从小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她从来不喊累,更没有放弃学习。靠着自己的执着和努力,表姐以优秀的成绩硕士毕业,然后留校工作。表姐终于和表姐夫在一所大学工作了,不同的是表姐做的是行政工作。而后表姐又考了博士。就这样,表姐凭着温和的性格和很强的能力,还有不断的学习,几年的时间里不断升职。一路晋升又对于完全没有背景的表姐来说,又谈何容易呢?成功的人,我们往往看到了他们光鲜的一面,却没有看见他们为此付出的汗水。如今的表姐职位比姐夫还高,表姐的婆婆现在逢人就夸儿子娶了个好媳妇,还很孝顺等等的。

这就是我的表姐,一个温润如玉,自强不息的女人。

这就是我家的三个女人,她们像天下的女人一样,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女,为生活而努力。你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女人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