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聂市长的贴身秘书,上下级官员已经习惯看到他俩的形影不离,人们把这个职位当作尊称为了巴结可谓煞费苦心。这个话不多,不苟言笑的年轻人,会在第一眼给人们留下胸有城府,若有所思的印象。
他双鬓早早白了,这让他看起来更为持重,聂市长对他偏爱尤佳,就像在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似的默默倾注心血。几年下来,聂卫民会忍不住地去想,如果聂政为人处事能像小向,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宛如亲儿子般的信任,让聂卫民开始慢慢地将公司的事情交给他来打点,股份重置,内部改制,等等,全部交给他一手操办。公司网点越铺越广,形成一定规模后,成为中央都时不时拿来作为国企改革的样板工程。
报道的媒体和参观的领导多了以后,这个集团公司的经济意义就慢慢弱化于政治意义,这个充分展示社会制度优越性的独特案例使上峰开始越发重视聂卫民。新一轮的改制触动其他企业在当地的经济利益,他们将压力通过主管部级领导传递到崔卫民的身上。
而在隐忍蛰伏了半年之久后,聂市长决定通过向秘书,利用媒体专访和报道,试图掀起更大的讨论,从省外及中央的媒体,聂卫民用了三天的时间安排密集式的受访,为了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对中央政策的解读,聂将自己精心校对过的文稿打印后交给媒体,这让几位大牌媒体的记者也感觉受宠若惊,面前的这位风云人物端坐得就像一个参加面试的中学生,态度诚恳,语气亲和,整个采访的过程就像是大年夜的围炉夜话,一杯杯续起的普通茉莉花,也似乎发挥了酒的作用。
而对当地媒体,聂市长却掀起了又红又专表忠心的运动,每个当地主管部门相继在一个月内,通过展开整治学习,并在报纸上加版开始了学习,遣词用句,溢于言表。当宣传裹挟了自身利益和某种程度的个人崇拜,那么势必会走向初定目标的反面,政治压力将造成祥和向前的假象,而在表象下,暗流涌动的是时刻可能会奔涌而出的火山熔岩。
这个时候,一封封的匿名或者署名的举报信朝纪检委的砸了过去。向秘书记得在聂市长的办公室,听他慢条斯理地说,凡有改革,必有余响,这又不仅仅是伤筋动骨的事情,还是可能是要砸人家饭碗的。谁会没有私心呢,公义大于私利,问心无愧就够了。然而身居要位,这身尸骨也早就做好安葬的准备了。
当这一幕落下再掀起,竟然已经过去了十八年。此时此刻,向秘书已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人被蒙面人勒死在眼前,他的喉咙被事先割开,不致于立刻丧命,用手捂着脖子减缓血液的溢出,他感觉到太阳穴都要炸裂开来,他的气息越呼越吸越急促,这也许就是代价吧,十八年前的报应终于还是来了。当他眼皮即将闭上的那一刻,他看到有人把燃起的Zippo扔向他,仿佛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响起。
他似乎明白了,当初,聂卫民为什么一定要让他用“金蝉脱壳”,让聂政“死”去“活”来,因为既然当你都已经做好了所谓的“这身尸骨也早就做好安葬的准备了”,也无法面对当有人用亲人威胁你时,内心所慢慢晕染开来的恐惧。
可惜,他不会想到,想他死的,居然是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