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尽管设计者对特性的设计目的很明确,但若对场景理解不透彻时,往往会造成设计不足——用户在使用产品解决问题时,需要再思考,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因为用户的认知和专业程度不同,而导致用户的实际认知与设计初衷相差甚远。
笔者在使用影票预订APP中,有过这样的体会。每个影票预定APP都会做一件事情“电影评分”。评分这个特性对应的需求是帮助用户快速判断哪一部电影比较值得看,毕竟观影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需要付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和出行成本,以及几十块钱的票价,如果踩雷遇到一部烂片是很让人郁闷的。
恰好主流受众对好电影的评判标准是可以标准化和数据化的:一部好电影一定在故事情节、人物表演、画面精美程度、背景音乐等方面都属上乘,不易产生评价偏差(对比歌曲的评分则很难标准化,一首质量上乘的电音可能被古典爱好者视为垃圾)。因此评分的需求是成立的。
对于评分的设计和恰当的价值传递是产品设计中的重点。
我们从这个产品细节来看看设计不足的体现,先来看主流影票预订APP的评分展示页面截图。
格瓦拉:
微信电信票:
猫眼电影:
豆瓣:
点评
个人认为在评分这个特性上,各家的表现排行是:豆瓣>猫眼电影>微信电影票>格瓦拉。
原因在于格瓦拉和微信电影票存在设计不足的情况(猫眼略显过度设计)。
评分是一个设计者人造出来的概念,用户是不能理解的。如果一个第一次使用在线定订票的用户看到一部评分83的电影在映,他会认为这部电影是必看,值得看还是不值得看呢?一部评分76的电影和83有很大差距吗?用户只能自己猜测,而猜测的结果就可能与设计者的初衷相差甚远。
如果没有参考标准,评分就没有意义。这是格瓦拉设计不足的问题所在。而微信电影票对评分分为三个档次过于简单粗暴。如果今天的电影都是爆米花级别?应该选择哪个呢?
设计者需要把评分诠释为用户能够准确理解的信息才算完成了设计。豆瓣做的就很赞,将人造的需要学习的概念“评分”转为自然的无需学习的概念“好于XX%的动作片”,通俗易懂,无需再思考。
在互联网的其他行业产品中,也存在很多“设计不足”的现象,大家可以试着挖掘感受一下。
下篇文章再说说产品设计中另一个陷阱:“设计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