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档播客节目,主题是我们的核心特质是怎样形成的。如果撇开姓名,家庭,教育工作经历,我们是谁,又是什么造就了我们与众不同的“核心”呢?
我们学习小组讨论了这个问题,我认为在我们成年阶段,我们的性格特质就初步形成了。回忆那段时间,我是一个被家长宠坏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对于一切都满不在乎,没人能让我满意,对自己没有信心,很多行为都是基于这些特质发展而成的。
大部分女孩在那个阶段都爱美,自尊心强,好面子,所以我喜欢做那些看起来酷酷的事,比如面无表情走进教室,比如目不斜视,不搭理别人等等,并不是我天生冷漠,而是我觉得这样看起来比较酷。
现在想来,之后我们慢慢长大,但那时的“孩子”一直存于内心,比如现在,我已经工作多年,但是爱美、自尊心强、好面子等特质一直延续了下来,这些特质影响着我的行为与判断,甚至在一些关节时刻影响了我的每一次抉择。
宇宙中我应该算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说到“我是谁”这个问题,除了想到成年时期的性格特质,另外一个比较残酷的答案是,我认为每个人的性格特质,或者说我这个人的核心,我认为很大程度是在“受伤”之后形成的边界感和不安全感。
成年时期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在我们没有踏入社会工作之前,我们其实是被父母和老师们守护着的。我们从小得到父母的宠爱,受到老师和学校的保护(无论是怎样的宠爱和保护),我认为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因为被大人们小心守护着,我的“核心”特质是比较偏向敞开自我的,因为在呵护之下,我认为这个世界很安全,没心没肺也不会被别人伤害(因为父母和老师从来不会伤害我,让我的内心觉得整个世界都不会伤害我)。
但是之后,无论是经历恋爱失败,还是工作受挫,我感觉自己“核心”开始慢慢发生改变,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人受伤一次,就会产生防御心理,以避免再次受伤。可想而知,由于上述我的“核心”特质决定了我的工作不会很顺利。而工作不顺让我对自己的能力越来越没有信心,我的心开始慢慢筑起了墙,以防别人再对我造成伤害。
而缺乏安全感,高度的防御心,无疑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所以可想而知,我就是这样从一个没心没肺的E人,慢慢成为了小心翼翼的I人。
在一些心理学者看来,“内在小孩”可能在我们更年幼的时期,比如孩童时期,六七岁时就形成了。但是对于那个时期,我的记忆已经十分模糊。
不管怎样,我觉得探讨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在此之前,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在学校期间我的性格很开朗,之后为什么变成一个内向的人。而“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帮助我们从深层理解我们性格的转变,以及行为模式形成的各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