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一书中,媒介变迁是“童年”概念诞生发展甚至消逝的推手。他揭示:“童年”概念因为印刷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于15世纪中叶真正诞生,又因为20世纪中叶电视的出现而面临消逝。伴随“童年”的消逝导致成人与儿童的代界模糊,出现“成人化的儿童”和“儿童化的成人”。但波兹曼把怎样面对这一事实,采取什么措施的思考留给了我们。
相比波兹曼时代,如今的新媒介——电脑、智能手机正在以成倍的速度消磨儿童与成人的界限。电脑集声、光、图像于一体,对儿童具有更大的感染力,智能手机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终端价格更低,操作更便捷,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摆弄手机打游戏或者用平板电脑看动画片,在我们的生活在早已司空见惯。
于是在这个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儿童被赤裸地暴露在信息浪潮,成人世界的秘密毫不遮掩的呈现在他们面前,“成人化儿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这原本就需要成人加强对儿童可接触信息的过滤,引导儿童在适时的时段科学接触到知识信息,身心健康发展。但是我们身处的时代,儿童与成人间界限的模糊程度远远超过波兹曼的预测。“儿童化的成人”前所未有地严重。
第四季《爸爸去哪儿》设计了一对临时父女,年轻俊朗的击剑运动员董力作为“实习老爸”带着“素人萌娃”阿拉蕾参加节目,但随着节目热播“实习父女”组合被解读出了更多内容。
两人的亲密对白“等我长大了,我妈妈就会把我嫁给你。”“喜欢的女孩类型,像阿拉蕾这样的就挺好。”让网友纷纷高呼虐狗,称这不是《爸爸去哪儿》而是《我们相爱吧》。面对网友围观,节目组也没有及时做出澄清,而是借势打出“蕾力CP”,“虐狗”这样营销关键词,助长以“童妻养成记”为名的群众消费CP现象。
于是“一个3岁的女孩和一个陌生的23岁的男人同吃同住,还需要称呼他为爸爸”,这样本身就有争议的情节在互联网上疯传,在董力和阿拉蕾独处的片段,网络弹幕飘过一片“污”字,并过度解读他们俩的台词,更有甚者在网络发布以他们为原型的涉黄同人文。且不论这样的恶意消费会对一个三岁的孩子今后造成什么的影响,这样的行为依托中国现象级的综艺节目,不仅给儿童观众们灌输了错误的自我保护思想,更是剥夺儿童“羞耻心”使他们过早走入成人世界。
细思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我们不能简单归因为节目组无良炒作。只有存在对“蕾力CP”的追捧市场,这样的炒作成本才有人买单,否则必定早早会受到人们的口诛笔伐,事实上一度的“CP”热证明了不少的人一边大呼被虐,一边怂恿官方“发糖”,而这些人不过是泛滥在网络时代“儿童化的成年人”的缩影。
“儿童化的成年人”除了热衷消费明星外他们还活跃在微博贴吧等公众意见平台,缺少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容易情绪化,没有对自己敲下的每一字负责的态度,忽略自己在公众平台上发表的意见都将具有或是正面或是负面的效果,对自己成年人身份毫不自觉,正在渐渐失去在儿童世界里正确和权威话语权。
当他们泛滥在网络,四周都弥漫着偏激低俗的言论是,还能指望我们的孩子能学会理性的意见表达?“污文化”大行其道,时代的火车污污污地驶来,我们的孩子们会一如既往的单纯可爱吗?在这个网络放大成人过错的时代,如果儿童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成人世界充满错误,那么他们还会信任并依赖成人吗?当曾经把关人的成人变为助攻,裹挟技术的力量推倒最后一道界限时,象牙塔还能安全多久?
波兹曼在那个年代恐怕无法预想“儿童化的成人”在如今会成为更为严重的问题,甚至超越“童年消逝”意义本身。
媒介变迁在打破屏障的同时又建立屏障,网络彻底打破知识的屏障却又在人与人之间树立屏障。当每一个人从独立终端获取信息,发表意见,我们更难从宏观控制审核信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每个成年人都需要思考的。严格要求自己参与网络空间的行为,克制言论的锋芒,对自己敲下的每一个字负责,使自己成为儿童的榜样,同时影响更多的已“儿童化”成人、正在“儿童化”成人,逐渐减缓这种趋势的侵害正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