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论》
马基雅维利著 徐继业翻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
要全面理解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仅读《君王论》是不够的。稍晚于《君王论》而完成的另一部著作《李维史论》集中了他全部的共和政治的思想精华。
论世袭的王国
作为一个世袭王国的君王,只要他的所作所为不过分出格,亦即不犯天理难容的罪恶,那么他就可以为自己的臣民们所深深的拥戴。
论混合式王国
由此可见,不论是谁,只要他想政府某一块土地,并使之永保不失,他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或去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一、对所得来的土地尚余存的旧统治者的残渣余孽必须斩草除根不留隐患。
二、维持该地区原来的法律及税制,若仓促废除它,臣民们会拐不过弯来。
倘若新的领土是从预言、法律与民俗习惯等均存在很大差异的国土中征服来的,那么需要治理它就得客服重重困难。这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首先,新君王应该亲自在那块领地安营扎寨。另外,君王还要甘作臣民的靠山,使臣民们遇到困难并求助于你时均能得到满足。
还有一条既省事又经济的治理领地的方法:从该地选择两块风水宝地建立殖民地。
人若不受安抚,便待以被灭;人们往往会因为受到小小的伤害而燃气复仇之火,却不能因为自己受到毁灭性的伤害而从事复仇。
当一个较强大的外国君王征服了某一块新领地,该领地尚存下来的那些弱小的王公贵族出于对原来统治者所怀极端不满而派生出嫉妒情绪时,便很容易成为新侵入该领地君王的服用,这个迹象表明:在新君王进入这些领地并收罗同党时,争取这些王公贵族是无需太费心事的,因为他们本身已很自觉地归属于新君王所建立的国家。到新领地的新君王也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过度新人这些王公贵族,不能赐予他们太多的权力和威望,要充分估计自己的力量施政;那些王公贵族的力量不足为惧,仅仅是借重其善意而已。
为了争夺领土而发生的战争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仅仅是时间的迟早罢了。
法王路易十二犯了以下五个错误:
1.灭掉了原领土上的大批弱者。
2.怂恿了原本在意大利势力已强盛的君王,使其如虎添翼。
3.将一位在外国势力强大的君王引入国门,酿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4.他自己不主动到意大利的占领地驻跸。
5.他身边无亲信,也未在意大利的占领地建立殖民地。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条肯定或者说是罕见的一条规律:那便是谁若是使别人势力强大,谁就是在自取灭亡。因为这种强大势力之所以造成,不是由于他的枉费心机,就是由于他的暴力。而对于那个被他拉起来的强者而言,其两种情况都要打上问号。
论亚历山大征服大流士及其它
一个由一个军网以绝对权威统治的国家,并有一群臣仆作为统治的机器。这些臣仆们大多是受君王的信任和恩宠,臣民为君王的辅佐,帮助君王处理国家的政务。
另一种则是由一个君王和贵族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君王享有较大的权威,因为君王毕竟是君王,如果除君王以外,还能找到受人服从的人,臣民对他们无法树立起崇拜和爱戴之情。
如何统治法律和自由下的被占领国
在共和国的政治体制里,就有一种较为强劲的活力,这主要便现在复仇的欲念上,那里的民众一旦遭到凌辱,便会从心底里涌生复仇之念。他们不会也不可能忘记自己曾有过的自由生活的环境。所以对付这种国度的最好办法便是彻底摧毁它,或者征服者亲自到那里去。
凭借自身的力量与才智而取得的新领地
我们对这些成功者所能下的结论即是:才能和机会的相加等于成功。
那些依靠自己的能力,智慧而成为君王的人,在他们取得君王权力的道路上是要历经重重困难的,但在他们所守持的权力及国家则比前者容易得多。
就某件事要说服别人是容易的,可是要他们对于说服的意见坚定不移,那就困难了。因此,当人们不再有信仰的时候,就只能依靠武力破事他们就范。
论凭借他人之力或者因为你机运而获取的新君主国
那些仅仅凭借机运而从地位卑微的庶人一跃而成为君主的人,在发迹时,他们没有任何困难,因为他们正凌驾于困难之上。可是,他们一旦坐稳王位后,困难便蜂拥而至了。
论以邪恶手段获得君王权位者
妥善使用的意思就是说,为了自己安全的必要,可以偶尔使用残暴手段,除非它能为臣民谋利益,其后决不再使用。恶劣的使用的意思就是说,尽管开始使用残暴手段是寥寥可数的,可是其后有增无减,而不是日渐减少。
所以说恶性应该一次干完,以便老百姓少受一些所害,老百姓的积怨就少些;相反,恩惠应该是一点儿一点儿的赐予,以便老百姓能够更好地品尝恩惠的个中滋味。
总之,君王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应该在民众当中生活,并与民众和睦相处,无论发生什么意外事件——不论是好的或者坏的,都不轻易迫使自己改弦易辙,因为如果这种变革的必要性是在不利时期发生的,这时再采取严酷手段就为时过晚了,而你做好事也并不意味这对自己有利,因为人们会认为这一切都是你被逼上梁山式的所为,你是不会因此得到任何的感谢的。
论市民君王国
如果一个人由于民众的拥戴而成为君王的话,他应该同民众保持友好关系,因为他们所要求的只是免于受压迫。如果一个人凭借贵族的拥护而成为蛛网的话,那么他应该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想方设法争取得到民众的支持。如果他能够把民众置于自己保护之下,他的地位就随之稳固了。君主必须从本国民众那里获得好感和支持,否则他一旦遭遇逆境,就再也找不到任何不就得方法了。
如果一位平民把他的基础建立在民众之上,并且深信当自己受到敌人或者官吏压迫时人民将会解救自己,那么“以人民为基础,譬如在泥沙上建筑房屋”这句谚语是一语中的的。但是,如果把基础建立在人民之上的人是以为君王,而且他善于指挥,那么他是一个勇敢的人,一个处逆境而不沮丧的人,他从不忽视其他的防范措施,并且以其精神,意志和制度,措施激励全体民众,像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被人民背弃的,而且事实将会表明他已经把基础打得相当牢固了。
一个英明的君王应该竭尽所能地佣金各种办法使他的市民在任何情形下对于国家和他个人都有所需求,有所寄托,让他们毫无二心的效忠于己。
如何评估所有军王国的力量
任何一位英明谨慎的君王,只要他准备足够的粮食,拥有强有力地防卫措施,即使自始至终遭受敌人的围困,他也能毫无困难的坚定他的公民意志。
论各种军队兼及雇佣军
一切国家,无论是新兴的国家,还是旧的国家或者混合性国家,其最主要的根基乃是拥有健全的制度,完善的法律和优良的军队。雇佣军和客军是既无益又危险的。
论客军、混合军和本国军
如果客军在战斗中打败了,你就成了孤军作战,结果很悲观;反观,如果客军赢得胜利,你就几近乎成为他们的俘虏,犹如囚徒被束缚在牢狱之中一样,丝毫没有安全感。
任何一个人君王如果没有自己的军队,它是不安全也是不稳固的。
论君王在军事方面的责任
君王就是君王,君王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其他的思想,也不应该把其他事情作为自己的专业,他应该从事战争、军事制度和几率一级军事训练方面的研究,因为这是作为统帅的人所必须学会并掌握的唯一的专业。为君王者因为不整军经武,就会丧失应有的军事力量,就会受到人的蔑视,让自己感受到了奇耻大辱。
要做到整军经武,就可以运用两个方法:第一是经常行动,第二是靠心智思考。
从培养思维能力方面着眼,君王还应该阅读历史,并且广泛地研究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大人物的行动,考察他们在战争中是怎样做的,分析他们胜利与失败的原因,以便避免后者仿效前者。最重要的是他应该像过去那些伟大人物那样做。他们要选择耨一个受到赞美和尊崇的前人作为榜样,并且经常把他们的举措和行动铭记于心。
作为贤明的君王必须遵守以下的方法;切莫在和平时期无所事事,应该努力地利用这些时间积聚财力,以便在命运遇到任何一种困境的挑战的时候,非但不至于心慌意乱、措手不及,反而能够急需有效的力量,对一切来犯之敌均给予有效反击。
论世人尤其君主受到赞扬或者责难的缘由
一个人要是为了应该怎么办而把实际上是怎么会使得问题置之脑后,那么他不但不能保存自己,而且有可能导致自我的毁灭。因为一个人如果在一切事情上都发誓以善良自持,那么他苟且偷安于许多心怀鬼胎的人当中定会遭到毁灭。
论慷慨与吝啬
被人们赞为慷慨肯能是好的;然而,一旦慷慨在做法上不能使你获得名望和声誉,它就反而损害你了,因为如果你凭借道德慷慨行事,却不见知于人,你就无法逃避与此截然不同的罪恶之名。
凡是英明的君王,一开始就不应该对于吝啬之名有所介意。
明智的君王的成功之道即在于,不去掠夺老百姓却能够保卫自己。
你慷他人之慨淋漓痛快,不但无损你的名声,而且会令你的声誉鹊起。只有挥霍自己的财产的人,才损害自己。因此,明智之士宁愿承受吝啬之名,也不愿享受慷慨之誉。因为吝啬虽然带来丑名到那时不引起憎恨,而慷慨这个名词是既让人憎恨又让人惧怕的。
论残暴与仁慈,兼论为人所爱与为人所惧孰优
君王为着使自己的臣民齐心协力和同心同德,对于残暴这个恶名就没有必要太介意。
人们冒犯一个自己所爱的人比冒犯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较少顾忌。因为爱是靠恩义这条纽带维系的;然而由于人性的卑劣,在任何时候,只要对自己有利,人们便把这条纽带一刀两断了。可是畏惧求由于害怕受到绝不会放弃的惩罚而永远维系着,因而就难以失去其功效。
一个被人畏惧同时又不为人们所憎恨的君王,就是一个成功的君王,只要他对自己的公民和自己的部属的财产,乃至他们的妻女不染指,那就办到了。而当他不得不结束某人生命的时候,他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或者站得住的接口才可以这样做。但是最要紧的是,他务必不要对他人的财产虎视眈眈,因为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还来的快一些。
当君王指挥队伍作战的时候,他完全有必要置残暴之名于度外;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残暴之名。他就决不能够使自己的军队紧密团结在一起,并使他们乐于执行君王部署的任何任务。
人们之所以爱君王,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惧则是基于君王的意志。
论君王应当如何守信
世界上有两种斗争的方法:一种方法是运用法律,另一种方法是运用武力。第一种方法是人类特有的理性行为,而第二种方法则是野兽行为。但是,因为前者常常让人力不从心,所以必须诉诸后者以心求得它的帮助。
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或者原来使自己做出诺言的理由现在不复存在的时候,任何一名英明的统治者,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
如果具备这一切德行并且常常本着这些德行行事,那不但是无益的,而且是有害的;可是如果表面上显得具有这一切德行,那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君王,尤其是一位新的君王,根本无法实现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情,他要维护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逆情悖理,因此,君王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懂得如何见风使舵、察言观色,随时顺应命运的风向和事物的变换情况而转变。
论君王必须避免受到蔑视与憎恨
君王之所以会被人们轻视鄙薄,那是因为他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喜怒无常、轻率浅薄、软弱怯懦、优柔寡断。因此,君王必须像提防暗礁一样保持高度的警惕,他应该努力在自己行为举止中表现出伟大英勇、严肃庄重、坚韧不拔。当他裁决公民的私事问题,他所作的决断应该是公正而且不可更改的。另外,他应该让人们从内心对他抱有这样一种态度:即谁都不要指望拥有欺君和愚君之心。
君王务必委诸他人办理本须由自己承担责任的事情,并且要把布惠施恩的事情让自己掌管。
民众酷爱和平,所以总是喜爱温和谦逊的君王;而另一方面,军队却喜欢具有尚武精神的、既残暴又贪婪的君王。
论建筑承保利弊,兼论君王日常事务
一个君王如果害怕人民更甚于外国人,他就应当建筑城堡;如果他害怕外国人更甚于人民,他就应当摧毁城堡。
君王应怎样做才能受人尊敬
每当遇到社会生活中不寻常的事情——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君王就把握一切机会在内政管理方面作出出色的成绩,制定出人们必定津津乐道的关于奖励或惩罚的方案。
作为君王,他或者做人们真正的朋友,或者做人们的真正敌人,就是说,如果他敢于公开表示自己毫无保留地支持某方或反对某方的话,那么这位君王必然会受到尊重。
事情总是这样:他如果不是你的朋友,就要求你采取中立;而他如果是你的朋友,则要求你拿起武器公开表态。当君王明确地表态支持一方并联合作战,结果这一方获胜了而变成了强有力者,你要听他支配,但是他对你仍然负有一种义务,因为他已经同你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而且只要是正常的人,他绝不会卑鄙到竟至于如此公然忘恩负义地反咬你一口的地步。再说,胜利者也不至于抛开正义,退一步说,即使你支持的一方同盟军失败了,你仍然会受到他的关怀,因为你已经成为他东山再起的唯一可靠地朋友。
当你对于交战的双方无论哪一方获胜都不害怕的时候,你就必须更加审慎考虑你支持哪一方。因为这实际上是你在利用一方来消灭另一方——而此一方假若是明智的话,不能不去拯救那个被击败者。
除非形势所迫,万不得已,正如上面所论述的,君王绝不要为了仅供别国而同一个比自己强大的国家结盟,因为即使你在那样的战争获得胜利,你和俘虏也没什么两样。
君主必须保持的至尊地位和威严,而且这一点在任何场合都是不允许有丝毫疏忽的。
论君王的大臣
人的大脑有三类:
一类是凭借自己就能理解,另一类是它能够辨别别人所说明的事情,第三类是既不能自己理解,也不能理解别人的说明。
为了使大臣保持忠贞不渝,君王必须常常想为大臣之所想,既尊敬他们,又使他富贵而有报恩欲;既让他分享荣誉,又要他分担职责。要让大臣知道,是君王给了他所有的财富,地位,荣誉,除此之外,大臣不应该有任何的非分之想了。
论如何远离谄媚者
君王应该常常征求身边别人的意见,但是应该在他自己愿意的时候,而不是在他人愿意的时候。另一方面,对于他不征询意见的任何事情,他应该使每一个人都没有提意见的勇气。
君王的贤明未必出自良好的忠言,而一切良好的忠言,不论来自何人,必然出自君王的贤明。
论命运对人世的作用,兼论对抗命运
当我们没有做好如何抵抗命运的准备的时候,命运就显示出它的威力,它知道哪里还没有修筑用以控制它的水渠或堤坝,它就在哪里施展威力。
如果一个人采取谨慎、耐心的方式行动,时代与环境的变易情况说明他的行动是合适的,那么他就获得成功;但是如果时代和环境变了,可是他没有改变他的做法,等待他的就必然是失败。
命运易变,人性难移。若果人们同命运同舟,他们就成功了;而如果与命运违忤,他们就失败了。我确实认为是这样:迅猛胜于小心谨慎。对于命运这个女神,你想要制服她,就必须鞭打她,冲击她、人们可以看到,命运女神宁愿让那些敢于行动的人们去征服她,而不愿意那些行动冷静者所奴役。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