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不以:不因,如《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
举:对举也,从手与声,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上部是个“子”,下部像一个人双手举起,会大人举起小孩之意。
举的原义就是向上托举,由于把事物举起来以后,事物就在高处,因此延伸指抬起、仰起、张开。如《诗·大雅》:“靡神不𦦙。”
举也指鸟飞,如张衡的《西京赋》:“鸟不暇𦦙。”又如《论语》:“色斯𦦙矣。”
由于举是行为动作,所以举也延伸指行为、动作,如“一举一动”。
“举”又用来指称那些有起动性的动作行为,比如:“举办”就是开办,“举行”就是进行。
举也指说话,如《礼·曲礼》:“主人不问,客不先𦦙。”
举也延伸指发动、攻下,也表示范围副词,表示全。如“举家”。本文的举指举荐。“举人”即举荐人才。
后“举人”成为一专用名词,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如《后汉书·章帝纪》:“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圳亩,不系阀阅。”
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如唐白居易的《早送举人入试》诗:“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
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如《儒林外史》第二回:“那王举人,也不谦让,从人摆了一条凳子,就在上首坐了。”
废:屋顿也,从广發声,形声字,广指以⺁(han山崖)为屋。發指把箭射出去,如《孟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广发结合,意为居住的地方被攻破,无法居住。
废的原义为房屋倒塌,后泛指倒塌、不能居住,如《淮南子》:“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
事物一旦破败,可利用的价值就不大了,所以也延伸指没用的,如“废物”、“废话”。
废也延伸指停止、终止,如“废寝忘食”、“因噎废食”等。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某人的话说得好就推举他,也不因为某人地位卑微或者人品不好就否定他的一切言论。”
孔子曾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说话说得好的人不一定品德高尚,所以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不能够只听他说得好便以为一切都好,轻易地去推举他。话说得很好的人也有可能人品极坏,所以君子不以言举人。
《史记》有云:“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就是说粗鲁,地位卑微的人有时也可以说出很有道理的话,所以圣人会采用。人品坏的人,有时也可以说出很有道理的话,所以君子不会以人废言。
举荐人才应该看他的人品,才能,不能看他的出身。采纳意见却相反,只听声音,不看人。
举荐和采纳意见,都不能有私心,不能偏袒。《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意为:“没有偏袒不结党,王道政治坦荡荡。”
往往有才德的人才能真确地举荐人才,《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意为:“只因为他有仁德,才能推举象他的人。”
黄羊之举和科举
晋国有个大夫叫祁奚,字黄羊,周灵王二年(前570年),时任中军尉的祁奚因年老告退。晋悼公问:“谁可以接替中军尉一职?”当时的选拔制度是世卿世禄制,只能在贵族中挑选人才。
祁奚便举荐了与自已有仇的解狐,悼公不解地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奚说:“你又没问我和解狐的关系”。
没想到,解狐未及上任就死了.悼公再次问他:“谁还可以接替中军尉一职呢?”他回答说:“祁午可以。”悼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奚说:“你问的是谁可以接任,没问我和他的关系”。
不久,中军佐羊舌职也死了,当悼公再次征求他的意见时,遂又向悼公推荐羊舌职的儿子。悼公问:“你为何既举荐你的仇人,又推荐与你关系密切的人呢?”祁奚答道:“主公问的是何人能胜任,并非问及与我的关系呀!”
悼公认为有理,便任命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为中军尉辅佐人。
有一次,范宣子(即士匄gài)因羊舌虎(晋国名相叔向之弟)故,囚叔向(即羊舌肸xi)。
祁奚知道后,对范宣子说,叔向惠而有谋,是国家栋梁之才,以其弟之故而杀叔向,是弃国家社稷于不顾,这样做,是非常愚蠢的,范宣子遂免叔向。
祁奚这种以国家社稷为重、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举贤不为谄、救人不图报的“尚公”精神,受到世人的称道。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称赞道:“祁奚可谓不党矣!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
孔子开办私学后,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过读书走上统治阶层了,汉代还可以靠举孝廉、孝悌力田、举秀才等走上仕途。
隋代开始,创立了科举制度,是古代成千上万读书人当官的唯一出路,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科举制度有三大关:童子试、乡试、会试。通过了童子试,就考取了秀才功名。通过了乡试,就考取了举人功名。通过了会试,就考取了进士功名。
会试考中后,考生一般和进贡给朝廷的贡品一起出发去京城会试,所以又称为贡士。
贡士还需要参加殿试获得进士功名。不过,由于殿试的录取率几乎为百分之百,所以习惯上将通过会试的读书人称为进士。
综上所述,进士的等级最高,举人其次,秀才最低。他们三者的命运前途也相差悬殊。
进士出身的读书人,往往出则封疆大吏,入则拜相入阁,荣华富贵指日可待。举人出身的读书人,如果不继续参加会试的话,在地方上混得教育局长一类的官职,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秀才出身的读书人,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他们除了见县大爷不用下跪外,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力。
可是,古代为什么会有“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的说法?难道举人比进士还要高贵?
这与乡试和会试的录取率有关。乡试虽然只省级考试,但却是科举制度里竞争最激烈的一个环节,淘汰率之高,远超会试。
明朝《文征明集》记载:“乡贡率三岁一举。合一省数郡之士,群数千人而试之,拔其三十之一,升其得隽者曰举人。又合数省所举之士,群数千人而试之,拔其十之一,升其得隽者曰进士。”
乡试和会试都是三年举行一次,淘汰率却大为不同。乡试是30个人录取1个,会试是10个人录取1个,所以民间会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
当然,虽然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但举人的前途命运还是远远不及进士。特别是在明清时代,六部尚书、总督巡抚以及殿阁大学士等高级官员,都是为进士准备的。一名举人,没有立下特别的功劳,几乎是没有任何机会担任以上要职的。
清朝名臣左宗棠,20岁就考中了举人,之后3次参加进京会试均名落孙山。如果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他这辈子很有可能只是个私塾先生了。
童子试虽然是最低级别的考生,可难度并不低。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这三个阶段的考试难度有多高呢?有的人,到了白发苍苍都还没有通过童子试,依然只能被称为童生。
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只有家底殷实的家庭,才供得起家里孩子读书。一般中等收入家庭,往往没读几年书,家里就给读穷了。
最后哪怕侥幸通过了童子试,考取了秀才功名,家里也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所以叫“穷秀才”。
“穷秀才”也只能继续往前考。因为接下来每过一关,他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考取了举人功名,就具备了当官的资格。哪怕他此后会考落第,回来后还能获得学官一类的官职。
在政治上,举人社会地位高,跻身当地名流阶层,能够与府县级别的地方官平起平坐。在经济上,举人不用交税,不用出徭役,还有更多收入来源。国家会发放一定数额的读书补助,这点补助不是很多,但足够普通家庭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