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悲惨世界》
看完这部《云端之上》,心里是五味陈杂的,残酷且温暖,入情入理,真切感人。
来自《小鞋子》的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在之前的北京电影节上,导演表示本片是《小鞋子》的延续。但在我看来,本片与《小鞋子》是不同的,这部电影倒是让我想起了小学课本中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我们大家应该熟悉。
在后者的故事中,渔夫妻子桑娜一家,他们在自己生活都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出于善良和同情收留了邻居的两个孤儿,并对“穷人”深沉而宽厚的爱心进行了真诚的赞美。
而《云端之上》的故事,相当于把“桑娜一家”换成了一对无依无靠的姐弟,所以这部《云端之上》,在我看来,就是《小鞋子》与《穷人》的结合体。而且更加令人纠结的是,他们所遭遇的命运,更加令人欲哭无泪。
马基德·马基迪的电影,就是如此。或者说以阿巴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阿斯哈·法哈蒂啊《一次别离》为首的伊朗电影都是如此。电影很“慢”,但这种慢不是节奏的缓慢,而是情绪的缓慢积累,因为全片几乎找不到那种很鲜明的情节冲突,反而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完成情感上的强大张力。
所以它不是那种快餐时代下观众偏爱的大开大合情绪撕逼,或许习惯那种激烈矛盾冲突的观众对这样“温和”的片子有些不适应。
但话又说回来,这就决定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观赏的电影,一旦接受这种情节递进和情感渲染,才会体会到该片的妙处。
所以也需要解读,尤其是那个结尾,意味深长,意犹未尽。
《小鞋子》的孩子长大了
之前参加了该片的北影节展映,也见到了导演。导演说自己要拍“成长三部曲”,本片是第二部,第一部是什么呢?就是《小鞋子》。
还记得《小鞋子》那个跑了第一名哭泣的孩子吗?父亲工作很辛苦,母亲重病,家里实在没有余钱买一双鞋。这就是每个人童年时代都曾经遇见的那种问题,那种“绝对不能告诉爸爸妈妈”的问题。
毫不夸张的说,本片几乎是《小鞋子》中小男孩长大以后的故事。而且主角的生活环境,从伊朗乡下,来到了孟买贫民窟,涉及到了高楼大厦背后,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
没错,高傲的印度人,一向浮华的宝莱坞电影,大可是不会拍自己贫民窟的故事的,打人不打脸嘛!我接触到关于印度贫民窟两部电影,都是外国导演,一部就是英国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另一部就是《云端之上》,导演是伊朗人。
电影镜头始终对准低到不能再低的生存环境,故事中我们能够得出,姐弟俩家庭遭遇变故,导致成长无依无靠。弟弟埃米尔混迹于贫民窟,贩毒的同时只为见证穷人“活着”的方式,他在边缘滑行。姐姐塔拉系家暴受害者,通过承受侮辱与损害的方式攒起了一小笔钱,为自己换来一间房,姐弟相依为命。
电影的环境令人发指,称之为“人间地狱”也不为过。在这样的条件下,任何事情似乎都“水到渠成”:强奸、家庭破碎,高犯罪率、阶级等级鲜明的监狱等等。而且电影的故事起因,本身就是建立在一个不平等的基础上,姐姐是为了自卫,才打伤了施暴者,反而被判谋杀终身监禁。
而且不管是姐弟俩、还是仇人老板的两个女儿,还有那些在妓院门口站着的小孩们,出生在监狱里,没有见过天空的孩子,他们都经历了家庭破碎,都是这样极端环境受害者。可见,导演在其中的诉求。没错,马基德依然是那个拍《小鞋子》的导演,依然以孩子作为视角,依旧关注生活在底层,家庭遭遇不幸的孩子们,只不过孩子长大了。
“成长”是一个绕不开的话,当年小孩子“绝对不能告诉爸爸妈妈”的问题,变成大孩子面对生活甚至生存上的问题。从单纯走向了驳杂。
PS,印度的监狱
印度监狱让人大开眼界啊,我是第一次见到还有这样的监狱,混乱、破落,肮脏、仿佛隔着屏幕就能闻见扑面而来的恶臭。
在访谈中,导演说这部电影的灵感就是来源于印度监狱,印度监狱的状况还是非常差的,阶级形态比较明显。有一些是专门给孩子准备的监狱,还有一些监狱按照阶层关进不同的人。
因为在印度有一条法律规定,是孩子在5-6岁之前,必须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所以也就出现了电影中出生在监狱中、长这么大也没见过天空的孩子。
强大的戏剧张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这个导演的作品,这里除了强烈推荐外并无其他说辞。
《小鞋子》《天堂的颜色》《麻雀之歌》,就会发现导演风格的一脉相承。他有着伊朗导演传统的那种注重情感渲染的特色,也有着对故事情节注重的特色。没错,马基德的电影,或许没有煽情和或者强烈的戏剧性的高潮,却有着很强故事情节,以及出色的叙事技巧。就拿《云端之上》举例,本片的故事我超级喜欢。
电影的故事,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生活虐我千百遍”。遭遇变故的家庭,失去父母,相依为命长大的姐弟俩,他们的终极戏剧任务,一个是住在监狱里,一个是与仇人生活在一起。
打伤了施暴的洗衣房老板,反而被判谋杀罪,终身监禁。相信姐姐是无辜的埃米尔一心想还姐姐清白,无奈施暴者重伤无法说话,性格桀骜不驯的埃米尔只能在医院照顾自己的“仇人”,期盼对方开口,证实姐姐无罪。然而两人也因此看到残酷现实的背后,竟藏着一个同样赢弱的人性。年事已高的奶奶带着两个孙女,这是姐弟的“死对头”留给他们的大难题。而监狱中,还有一位无依无靠的孩子在等着姐姐照看。
这就是故事的纠结之处,与仇人的家人生活在一起,在监狱中照顾一个孩子,他们的交集,正是刺痛的开始。本片有着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比如姐姐与老板、阿米尔与老板家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其中掺杂着各种复杂的情感。
这部电影,提供了不亚于《一次别离》的强大故事张力,让现实的沉重与亲情的温暖交相辉映。马基德·马基迪以孩子的纯真为出发点,审视现实手法,他们在险恶的大环境中不得不以尴尬的关系互相依存,炮制了一幅“以爱之名”互相伤害,又互相理解的苦难众生相。
冰冷的温暖
乌云中漏下的仅有的一米阳光,就是的人性“良知”。
曾经残酷环境中长大的“大孩子”和正处于残酷环境中的“小孩子”的故事,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的姐弟俩给予曾和自己一样受伤的小孩子关爱,这种代偿心理下的善良与温暖,就是人性的“良知。
最终彼此救赎,人物之间的互动很细腻很温暖。这是标准的马基德·马基迪式风格:灰暗中善良。
这种善意,不仅体现在主角的身上,几位配角也是如此,除了那些黑帮恶人之外,无论是阿米尔的死党伙伴也好,还是贪心女狱警也罢,背叛和贪婪之后的转变,在这个残酷的社会环境下,体现的都是人性之善的复苏,令人动容。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孩子。
这让我想起了北条司那部短篇漫画《天使的礼物》,一个“从天儿降”的孩子,促成了一对冤家男女的情缘,当他们决定在一起的时候,孩子突然消失了,所以说这个孩子好似是天使丘比特的化身。
本片中,孩子也是如此。孩子充当了这些残酷环境和尴尬关系之间的润和剂,就像弟弟发火要赶走祖孙:“你爸(重伤的老板)好的狠,知道谁不好吗?你、我、我姐姐!”还有姐姐说“我不想死在这里(监狱)”,这些都是残酷现状的写照。但因为孩子的缘故,他们才不得不在一起相互扶持。
姐弟的责任心,是成长的见证。这就是马基德“成长三部曲”的由来,《小鞋子》里单纯的孩子长大了,学会如何面对残酷的生活,为了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因为不想让自己的曾经,再次发生在孩子身上。
但以为《云端之上》是一部温暖的心灵鸡汤,那就大错特错了。
PS,关于片名
在北京电影节上,导演还特地解释了《云端之上》的片名。
导演表示,在波斯语中,象征美好、善良的词汇,都是以“天空、云彩”来形容,自己的作品也是如此。从《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到《天堂的颜色》、再到《云端之上》,主角们都不得不面对沉重的现实,但“孩子的世界是非常纯真美好的”,他希望用孩子世界的美好,来感染现实的驳杂。
结尾意味着什么?
电影结尾是开放性的:
埃米尔在最后一刻放弃了把仇人的孙女卖掉的念头,但重伤的老板死了,无法还姐姐清白,意味着姐姐永远可能要呆在监狱里了,她带着那个孤儿,孩子想要看月亮,但外面暴雨倾盆。而弟弟又找回了被轰走的祖孙三人,抱着孩子进入了热闹的洒红节中。
这里有几个关键信息,需要脑洞:
★老板之死
死得无缘无故,不明不白,而且看着她母亲那种空洞的眼神,白发人送黑发人,却没有一丝悲伤。所以猜测,老板是被他母亲以赎罪的方式,拔了管子,送上了西天。。。
★雨滴
姐姐塔拉用一个金戒指换来让出生在监狱的孩子看看月光的片刻美好,然而那一刻,牢门外狂风暴雨.....在波斯传统文化中,水预示着一种生命,院子里的水就预示着一种新的生命,也预示着一种新的生活、新的开始。她们通过感受雨,也是感受自己全新的一种人生
可惜地方不对,他们在监狱里,姐姐可能要在监狱里度过余生,而孩子无依无靠,只能跟姐姐在监狱中在一起。这种“新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
★洒红节
洒红节是,是印度传统新年节日,源于印度的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尽情欢乐是洒红节的精神所在,通常较低种姓的人将粉和颜料洒向高种姓的人,暂时忘记阶级的差异。现在,洒红节节已演变成人们消除误解和怨恨,捐弃前嫌,重归于好的节日。
所以这里预示着,弟弟埃米尔与仇人的家人,组成了新的“家庭”,开启了新的生活。
以为相依为命的姐弟,在生活和命运的戏弄下,彼此没了依靠,却找到了新的羁绊,将生活的重担抗在自己肩上。
★结局
这样的结局,饱含了希望、无奈、真是又冷又暖,这是我喜欢本片的原因。
马基德·马基迪悲天悯人的方式,与很多人不同,他不为戏中的主人公们设计或好或坏的结局,这不是他要做的事。而只是以“爱憎交加”的形式,用大量的上帝视角,展示众生皆苦,站在“云端之上”向下俯看的。
似神又非神,他跟观众是平肩而坐的,就只是这么看着,看他们如何与黑暗抗争,如何在坏到不能再坏的际遇里努力触摸幸福的愿景。近乎透明的色调,容纳的是丰富的场景和人心人性。唯有隐藏在乌云背后的天使,时不时用自己的羽翼,去呵护在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