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思考逻辑地做出主张的思考。
心智结构由三部分构成:熟练的微观技能,精炼的宏观能力,“心智特征”。
依据这种结构分类,保尔整理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区分了无批判性的人和批判性的人。又把批判性的人分为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批判性思维。
二、对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前提
展开适于直面课题的思维。不同的课题要求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维具有一次性和二次性。
教育与训练的差别。
(二)对话性、辩证性思维与提问
对话性及辩证性思维是活跃知识、重建概念的方法。
对话性思维具有两层意义:一是学生操作多重逻辑的课题,二是发现无批判性地拥有的观念和信念,并求得重建。学生要学会从四个角度展开思考:一是契机,二是根据,三是关于同其他思考的对立,四是影响与后果。
(三)强势批判性思维的教学
第一、提供学生发现、思考的机会。
第二、引出不同观点,并使之理解。
第三、指出证据与根据。
第四、确保探讨课题的时间。
三、新型教学文化的创造
思维性教学文化具有六个要素:思维语言、思维倾向、思维控制、策略精神、高层次知识、转换。
文化适应以提供示范、鼓励互动、组织教学三种相互强化的方式产生。
合理主义态度、有意义接受学习、探究学习、反躬自问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