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一次搬家,大量的书籍被我丢掉了,一是搬来搬去确实不方便,二是为了给自己留一个深刻的印象:看!买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从没读过,或者就瞧了个开头,和丢掉有什么区别?
手里拿着从废品店老板给的十几块,说不心痛那是自欺欺人,当初买的时候花了何止几百。但人就是这样,不痛地深刻,永远不长记性!
回想当初买书时,可以说就是因为冲动消费!每当别人介绍这本书作者多么多么牛,内容多么多么精彩,多么有用,就彻底沦陷了,如果再加上一个时间限制的优惠,干脆完全没有抵抗力。
好似买了它,就能改变生活,屌丝逆袭,好似买了书就等于买到了里面的知识,眼前甚至都已经呈现得到秘籍武功大成的画面。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卖书人画的一个饼而已!销售总是能够利用人性的原始本能,调动潜意识的情绪让人完全丧失理智的判断力促进成交,佩服!
大半年后再回想起这件事,非常庆幸当时做了一个无比明智的选择!
再想买书时,废品店老板的笑脸恍惚就在昨日,心痛与可惜之感瞬间涌上心头,在读完手头已有书籍之前,坚决不再购买!
这样做的好处实在妙不可言,因为对新书的强烈渴求,竟然可以转化成读完旧书的强劲动力!
而读完旧书之后,卖书人当时造成的情绪冲动已经平缓,不自觉地会开始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如果没有需要,完全没必要购买!
而后还会开始思考:刚读完的这本书,是认真读完的?还是只是因为对新书的好奇而仓促应付?
毕竟认真读书是一个“困难”且“痛苦”还“漫长”的过程!
很多的时候不得不停下来思考,这就导致过程相当缓慢,没有耐心恰恰是人的原始本能。
获得耐心唯有将读来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且一定要获得实际的好处!这样大脑才能长记性,如果可以得到强烈的情绪波动,效果更佳!
就像这次卖书事件,先有强烈的情绪波动,后又有实际的好处(买来的书都认真阅读过没有遗憾),在之后大脑不断地得到正面的反馈又反过来强化观念,形成完整的良性闭环。
自此,在不断修正和补充后,我的生活又多了关于读书的原则:
1、认真读完手头已有的书籍以后再购买新的,必须是认真读完且有收获!对于鸡肋的书,直接放弃,既然拿之无用,就不要觉得弃之可惜!
2、能买电子档绝对不要买纸质档,能存在脑子里尽量存在脑子里!
3、读过的内容一定要结合生活用事实去验证并形成经验,不要读完就忘了,等于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