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做计划的时候会不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计划的蛮好,可是一到执行的时候,要么控制不住刷手机,拖延症爆发,要么呢,就是计划的时间远远不够用,想着两小时完成的事儿,却往往做了一整天。 我自己就是经常因为这两种情况头痛不已。
一直到我发现这件事情的根源——原来是因为我不会做计划。我先来描述一下之前的我是怎么做计划的。 上个月,我接到一个做方案的任务,打开便签,写下“做方案-1h”,结果一小时后,我发现自己刚刚写了个开头,还不是很满意。
在学完时间管理后,我意识到,原来,我踩了两个坑。
第一个坑:以为做计划就是写下几个字。
第二个坑,写下来的文字大脑往往不愿意识别,大脑更习惯图像,而不是文字。
现在我调整了做计划的思路,如果只有一个小时,我会利用10-15min来做计划。做计划的步骤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设定意图】
【头脑风暴】
【心理预演】
首先,在头脑中为自己设定好,要将这个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比如做方案,是要做到实用有效,还是字斟句酌、辞藻华丽。很多人在这个步骤就开始为自己挖坑了,本来只是要做一个简单的PPT,结果做的过程中,完美主义大爆发,开始偏离目标、追求细节,到最后把自己折磨得不清,投入和产出也大大不成正比。这个在工作中,是大忌。所以在列计划之前,先想清楚自己要做到什么程度,脑补一下那个画面。
第二步:头脑风暴,也就是说将能想到的所有的步骤都列下来,越多越好,然后按照目标,把必须进行的步骤留下。比如我现在为大家分享的时间管理,在头脑风暴的时候,我写下了如下步骤:列出我觉得最容易踩坑的时间管理问题、写出我亲测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回顾每日C位中的回答、浏览时间管理课程的大纲做补充、串联成大纲、写逐字稿、做PPT、拿给小伙伴们预览、上传PPT、录制音频。像我刚才提到的做方案那件事,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做计划的时候,只写下了做方案三个字,没有进行切分。实际操作的时候,东想一点,西想一点,不一会儿时间就过去了,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思路。头脑风暴这一步,就是要提前创设好环境,真正执行的时候,大脑就觉得容易多了。
第三步:心理预演,将刚刚我们想出来的步骤在心里预演一遍。心理预演有三个目的,第一个,立马提取出画面,无痛上手。第二,预估时间。第三,预估障碍。要知道,大脑对于做方案这种干巴巴的字眼是没有感知的,对于画面则感知强得多。因此这一步脑补的画面,可以在实际执行的时候,立马提取出来,减少开始做事的阻碍。 同时,心理估算出自己大概需要的时间,这里的时间最好是30min以下。同时写下可能遇到的阻碍,比如,可能会被哪些事情打断,并提前写好应对方式。有些阻碍因素是客观的,比如临时接到别的任务。有些阻碍因素是主观的,比如控制不住玩手机。如果是客观因素,最好判断一下重要程度,看是否要延迟任务,如果是主观因素,我会在后面的《高效篇:如何保持专注?》里面提到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