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可不只是给小孩子看的!」
相信在遇见各种关于动漫的偏见和传言的时候,你我都曾在心底喊出过这句话。但是你可知道,日本人在几十年前,同样也坚信「动漫是给小孩子看的」的刻板印象。
其实从历史上来看也很显然,1969 年开播的《海螺小姐》,作为日本国民级动画、吉尼斯播放时间跨度记录的保持者,是典型的「给小孩子看的动画」;手冢治虫大神的《铁臂阿童木》,动画版于 1963 年播出,也是给小孩子看的动画。
那么到底是什么社会原因,让日本动画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开辟出新的受众?又是哪一部作品打响了进攻青年乃至成人作品的第一炮呢?
这一切,要从 44 年前的一部「烂片」说起。
它画风诡异,妹子蛇精脸——
它作画崩坏,脚底穿模——
它利用前情提要和无谓的重复结尾拖延时间——
或许这些都能用「时代局限性」做借口,但是它甚至拉出了军国主义的象征——
到这里,对军事比较熟悉的读者可能已经猜出来了,这部番就是 1974 年 10 月开播的《宇宙战舰大和号》。
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这部番作画失误、演出平平、设定前后矛盾、夹带政治私货、主旨表达充斥着说教感,即使考虑到历史局限性,也并不是什么优秀作品。但是你可知道,它被著名动画评论家冰川龙介誉为「日本动画的第二次冲击」;被文化研究家东浩纪认为是「影响第一代(日本)御宅的名作」;《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导演庵野秀明称是受到《大和号》的影响而入宅......可以说,如果没有这部作品,今天的日本动画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必将大不相同。
为什么那些著名动画人和评论家,都如此看重这部作品呢?难道说那个年代的日本人的审美都坏掉了吗?
答案显然不是一句「坏掉了」可以解释的。在它简陋的画面呈现的背后所隐藏的,恰恰是超越时代的精神内核——它正是第一部「不是给小孩子看的」日本 TV 动画。
让我们回到 1974 年那个略显寒冷的激荡十月吧。
六年前,东映将一部名叫《太阳王子 霍尔斯大冒险》的动画电影交给一位年轻人执导。这位名叫高畑勋的青年尚未意识到,他将于同组的好友宫崎骏一道,成为动画史上最灿烂的明星。在那个十月,他执导的 TV 动画《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已经播出过半集数,这部「世界名作剧场系列」的第一部作品似乎已经可以宣告旗开得胜。
而虫制作也有自己的大计划。就在一年前的 6 月 30 日,《悲伤的贝拉多娜》播出。这部虫制作「成人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电影由山本暎一执导。这部借情色论及人性的魔幻题材动画电影,其疯狂的蒙太奇、对比强烈的色彩、诡谲的形变和黑暗沉郁的剧情都昭示着,它是一部不属于孩童的动画电影。
《魔神 Z》刚刚完结,彼时的永井豪在《恶魔人》中表现出的深思在屏幕上未能得到完美的展现。这部后来影响了无数艺术家的作品,其真正的力量仍然埋藏在漫画版的油墨之中。此时此刻,这位春风得意的青年漫画家在观众的心目中,仍然是用妙笔为小朋友创造正义伙伴的幕后英雄。机甲玩具的大卖让他与赞助方的合作愈发融洽。但这几部立意稍显深刻的作品终归拉开了新世界大门的一角。一些心思活络的艺术家开始思考电视动画新的表达方向,准备将大荧幕上的探索延续到电视的小屏幕中。
当时有个叫西崎义展的人,想做一部科幻动画。他原本是做舞台现场的,一开始涉足动画就在手冢治虫的《小飞龙》的改编动画中担当制片人。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子的导演比他小 7 岁,他的名字叫富野由悠纪,这个大光头再次出现在动画史上得等到 1979 年 4 月的那部机甲片——它的标题叫《机动战士高达 0079》。
泡沫时代的东京,宛如一战前的维也纳一般卧虎藏龙。十余年前来到这座繁华都市的松本零士,靠着超越时代的奇想,在科幻漫画界饱受赞誉。在太平洋战争中度过童年的他似乎对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罪恶有着充分的认知,但是法西斯的那些可怖武器给予他灵魂的阴影,在他的作品中如附骨之蛆般随行。好在处于人生上升期的他,暂时不必过分关注这些似有若无的指责。
1974 年 10 月 6 日的夜晚,似乎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月亮掩去了她一半的光辉,孩童们玩着阿童木和盖塔的玩具,动画师们吸着丙烯毒气赶稿,电视台等待着新的「白箱」送达。
这幕剧的演员们,在东京的大舞台上渐次就位。
大幕,即将拉开。
日本动画是带有战争的文脉的。曾经受命制作战争宣传动画的日本初代动画人在终战之后,也成为了和平年代动画艺术家们的恩师。正如松本零士自己的阴影一样,这些老一辈的罪人们与他们的学生对战争愈是反思,战争的痛苦就愈是如影随形。
所以 7、80 年代的动画作品在反战的同时,往往会留下一点二战的烙印。不论是硬派的人物性格,还是充满既视感的武器装备,总是将人们的思绪拉回那个疯狂的年代。与后世的一些影视作品不同,这些动画丝毫不避讳与真实历史的某种重合,甚至就像是要刻意引导你去对比作品和史实一般。和平的光与战争的影交融,造就了那个年代严肃却又讽刺感十足的科幻动画风格。
就像那尊著名的双面神一般,《宇宙战舰大和号》从战争与和平的迷惘与反思中,一边看向过去,一边看向未来。他既强调了人类共同体的概念,又在细处呼吁向过去和解的意识。
正如历史上被作为决战兵器的那艘战列舰一般,这艘被重新挖出来的「宇宙战舰大和号」也承载了某种「最后的希望」。然而其升华之处在于,这种希望从「日本帝国的希望」变成了「全人类的希望」。这不禁让人想起六年之后的《王立宇宙军》中,火箭升空的那一瞬,人与人、国与国的冲突变得如此渺小,而「人类」的概念却又变得博大起来。在表达和平主义的同时,又接续了黄金时代欧美太空歌剧的文脉,让并非日本人的我们也代入进这段坎坷的星际旅程中。
而隐藏在硬派的风格下的,却是对过去的追寻与和解,是这一代动画人对曾经战争阴影的抵抗。《大和号》上的男人们正如《银河铁道 999》中那些迷惘的灵魂一样,是被影子追逐着被迫改变自我的可怜人。不论是冲田舰长对古代兄弟的愧疚,还是古代守对哥哥的怀念,抑或是那位动摇军心的通讯员的爆发,甚至包括敌人多梅尔将军的执念......全篇的暗线相互交织,在这艘封闭的航船上,各有心事的男人们或是在与过去的战斗中死亡,或是在疲惫中与往事握手言和。没有人是天生的硬汉,他们只是在与影子的搏击中封印了柔情。
但平心而论,《宇宙战舰大和号》在这两个主题上,处理得并不好。在对人类共同体的追求上,两拨直接继承欧美科幻精华的宅男,分别用《飞跃巅峰》与《超时空要塞》给前辈们结结实实上了一课;而像渡边信一郎这样的鬼才,则从港片偷师,在对残酷过往的思索中,创作出《星际牛仔》这样堪称完美的作品;论及对战争本身的思考,它不如《高达》;作为科幻作品本身,它的设定与《攻壳机动队》相比又显得如此老套与幼稚。似乎他存在的价值,就是被后辈们一次又一次地超越。
但是作为第一个尝试者,被后辈们超越又如何呢?它用有漏洞的设定、勉强能圆得上的剧情、受历史局限严重的画面呈现,尝试着表达电视上从未有人试过的深刻主题。它披荆斩棘,它遍体鳞伤,它成了自己的裱糊匠,但它总算是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从此,我们终于能够说出那句中二时期的无言反抗——
「动漫可不只是给小孩子看的!」
最后我们来补上那段历史之后的故事吧。
这部动画创作到第四话的时候,一位名叫富野喜幸的导演与石黑昇一同担当了分镜工作。曾与西崎义展合作过的他,在演出艺术上似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后来他的另一个名字更为出名。他是《高达》系列的总导演,名叫富野由悠纪,当年 33 岁。
那一年的日本山口县,一位少年偶然间看到这部动画,本来就喜欢特摄的他,在之后便深深爱上了动画这个体裁。他在高中就开始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短片,后来考上大阪艺术大学。在那里,他遇上了影响自己一生的朋友们。他是《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导演,名叫庵野秀明,当年 14 岁。
这部动画的演出家石黑昇后来又做了一部动画,有几个来自庆应大学的学生参加了制作组。他们有的刚刚毕业,有的翘课来帮忙,有的甚至直接退学来做动画。这群人中有两个人脱颖而出。他们是《超时空要塞 MACROSS》的人设美树本晴彦与机设河森正治,当年均 14 岁。
后来的后来,有个看了《高达》的小朋友,他也想创作这样伟大的脚本,但是在入行之后,一直没有得到参与机战作品的机会。在小有名气之后,他受邀参与和《高达》同一家公司的机甲作,但是销量暴死。最后他回归了青春作品的道路。他是《比宇宙更远的地方》的系列构成,名叫花田十辉,当年 7 岁。
还有一个看了《EVA》的年轻人,在庵野秀明最抑郁的时光加入了他一手创立的公司,在一步实验性的青春片中画了全部的中间帧。从此他笔下的美少女出尘灵动,独步天下。后来他在花田十辉的折戟之地再起,将曾经仅存于游戏立绘中的少女们搬上了银幕,一举引爆了这个原本不温不火的企划。他是《偶像大师》的导演,名叫锦织敦史,当年 4 岁。
我不知道这份名单还能列多长,但是我知道这份传承的开端,有一群刚刚从战争中走出的艺术家们,种下了这样的一颗种子。它的土地或许贫瘠,它的种皮或许脱落,它的基因或许畸变。也许今天的日本动画这棵参天大树上,已经看不出原本种子的丝毫。但正是这部 44 年前的「烂番」所开辟的道路,让我们得以看见如此优秀的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