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儿
2018-02-13 23:56
若不出发,谈何抵达
前段时间加了一个思维导图读书群,群里每周都有人分享自己所看过的书。不仅语音分享,还要画出思维导图。前几天又开始在群里接龙春节后每周一次的读书分享活动,看到消息后我无动于衷,心里的独白是这样的:
我刚开始学习思维导图,整理一本书的能力我还不具备,我得在练习一段时间再说,在群里先听听朋友们的分享,看看人家的思维导图怎么画。于是就撤出群,做其他的事情。下午再次进群看到老师的一句话: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先定一个小目标,然后努力的过程。而不是完全准备好了再上场。
有朋友这样对我说: @高山景行 先给火点开倒上油,然后再去洗菜和切菜[呲牙]
当别人还在想怎么炒的时候,咱们先吃上菜。
@高山景行 先开枪后瞄准,在一定时候是有效的。[愉快]
这句话一下子戳中了我,网友幽默的话语让我偷笑的同时,感觉到她的真的是一语中的。是呀!如果等着自己准备好再去分享那到何年何月才算准备好?不去试炼怎么知道自己准备的行不行?不去试炼怎么能去督促自己一把?应童老师一直以来不也是这样的理念嘛,当下创造!于是,笃定地接龙报名。
今天上午应童在群里发布消息,邀请6位分享嘉宾参与到线上读书会中,老师消息刚一发布我就看到。内心上演的剧情是这样的:
这我可不敢,面对那么多人讲话,我可讲不了。
我的普通话说的不行,事实都能证明。朋友们在群里读书大家纷纷鼓励,我读完没人回应,说明我朗读的确实不好听,回听自己的朗读真的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那种感觉。
我即兴表达能力不行,我还是先听别人分享吧。
下午上群里看到明天的分享嘉宾都已经开始纷纷在抢席位了,不免开始动心,自己也组织读书会有一年了,不就是几分钟的分享,怎么就不敢让自己试试呢?也许是中国人固有的特质没有孤胆有群胆的跟从思想吧,于是在群里回应一句,我接明天晚上的。
晚上静下来敲文字的时候,去触碰自己的内心,我的内心为什么会上演这样的内心戏?
我不相信自己,用限制性信念禁锢自己的头脑。当我
有这样一份消极信念的时候,我没有力量去突破自己。
我在意别人的评价,自己说不好,还当众去说,多丢人哪,应付不过来咋办?我不敢!
拿自己和别人比,别人的领悟能力那么强,别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好,要么声音好听,要么表达流利。和人家相比,自己差距太大。
反思到这些的时候想到应童老师那天的《灵靖访谈》微课里的几句经典语录:
坚持的法宝:【1】厚脸皮,不要在意别人说你。【2】傻一点,呆瓜。【3】引领别人跟你一起做,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4】微习惯,烂开头,坚持做。
另一句在学员中间脍炙人口的一句法宝:
这样做了会死吗?会破产吗?
多少年来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保持着一个自动化反应模式,我们先在自己的头脑中为自己设置一个错误信念,然后通过捕捉任何和它相关的事情,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多么正确。我们不仅对自己如此,对别人的评价也是如此。当我不去担心别人怎么评价,当我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信念:我去试试,每个人都是从走学会跑的,不去锻炼自己、突破自己就永远没有超越自己的机会。若不出发,谈何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