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画像更偏向寻找典型用户,通过对用户个人动机、经历和使用场景的探寻,把握用户需求,为设计提供具体的参考。同时过程中个人对事物的判断态度会成为动机的一部分,那这里不仅会有一个疑问?到底个人的态度判断能否成为群体画像的动机呢?
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群体?《乌合之众》之中对群体的定义是:“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通过定义我们可以清楚知道,群体的行为特征往往不是多个个人的平均值,而可能是一个新的东西,而他们的动机也不再是个人原有价值判断。
而当群体开始成形时,群体内会自发涌现一些行为,这种行为会在一定范围内增强群体内的凝聚力,当行为成为群体特征动作,群体就稳定了,一些群体标签也会出现。《沉默的螺旋》中提及狼嚎这种行为,在狼群内互相确认友好的合作氛围,也起到群体仪式和统一行动的作用。当一个人被贴上一个群体的标签后,因为不想被孤立,他往往会去按照群体特征去行动,哪怕是自己知道它是错的/不理性的/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
上述群体的定义跟我们要做用户画像的群体的定义是否相同?并不一定,比如工具型产品,特别是个人使用的工具型产品,产品的目标群体实际内部并未产生相互的联系,这种群体仅仅只是归类,并未有产生群体凝聚力。这种情况下应该重视个人态度与意见,在充分探寻个人经历的基础上寻找共同需求。但针对社交互动型产品,比如知乎、豆瓣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其群体性的特征会更加明显,如果此时你以此探索某些个人的意见来揣测群体其实结论意义不大
我们探寻群体性画像的意义在哪呢?群体性的画像往往意味着形象定位/标签,它能为我们寻找用户树立方向(群体成员有时是通过群体标签吸引对这类群体有兴趣的人进入,并通过特征行为慢慢培养起来的),也能深度还原群体特征行为的原因,进而基于相同的价值观念去拓展产品内用户的特征行为(类似知乎live、微博发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