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李松蔚在知乎上的课程《认知思维16讲》中的第09讲-模式的变与不变:看清真正的问题,实现真正的改变。
前段时间听李源同学的七天精讲一本书课程,书名是《贫穷的本质》,作者两人凭借此书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书中作者亲自探访经济落后国家,探究穷人是如何陷入贫穷无法自拔的,究竟什么是有效的方法帮助穷人摆脱贫穷。
其实贫穷问题可以拓展成为更宽泛的资源缺乏问题,如没有时间总是陷入忙的状态里,缺钱陷入穷的困境,缺乏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帐户的积累,陷入不好的人际关系里。当深陷其中时,往往很用力地去改变还是维持原有状态,就像在转轮里的小仓鼠,它拼命地奔跑,但还总是相对静止地停留在它的原有位置。如何实现质的飞跃,真正的改变?
课程中提到了两种改变,他们是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
第一序改变,指的是一个东西的状态改变了。一辆车是停着的,现在把它启动了,这就是第一序改变。我这个假期每天都在玩,不想写作业,现在假期快结束了,我必须得写了。这也是第一序改变。我对另一半不够关心,从今天开始,要对她好一点,这还是第一序改变。类似于这些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东西或者这个人没变,只是从 A 状态切换到了 B 状态。
第二序改变,这个东西或这个人,本身发生了变化。
刚刚我们说,我们把一台汽车发动,这是第一序改变。现在我们把这辆汽车拆了,做了改造,改成一艘气垫船,它就是第二序改变。我这个假期每天都在玩,拖到假期快结束才开始写作业这是第一序改变,现在,我要彻底变成一个勤快自律的人,假期一开始就自觉完成作业,这是第二序改变;我对另一半不够关心,对她好一点,这是第一序改变,我要彻底变成一个体贴的人,自然而然地关心她,这是第二序改变。
李松蔚推荐了一本书,叫做《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它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领域中影响力排名很靠前的一本书。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第一序改变是在解决问题,但恰恰是「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模式,构成了我们在第二序层面上不变的原因。
真正质的改变是需要第二序的改变。
《改变》这本书,介绍了第二序改变的四个特点,这里引入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叫做“九点连线”,来解释这四个特点:
课程里给出的题目是这样的:
一个正方形里,排着9个点。需要你一笔不间断也不重复地,把这9个点都连起来。
拿到题后我很快地就画了出来:
再看答案发现怎么搞得这么复杂,我想肯定是题目要求说得不对。
于是我又上网找了一下题目,原来题目中是还有另外一个限制条件的,那就是需要用一笔画4条连续的直线段,把图中的所有的9个点都连起来。而我的答案用了5条直线段所以是不符合要求的。我想李松蔚可能连想都没想就认定自己不会做了吧。
所以现在我想请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给自己计时五分钟时间,试一下,不要提前看答案哦!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421d5c16e91b32b4b4d44d0f8aa21736.html
为了防止大家眼睛的扫视范围过广,不小心失误提前看到答案,所以答案的图案没有放在这篇文章里,五分钟时间完成后,可以参考上面链接,作业帮里的答案,原题我也是网上搜索在这里找到的。
如果不知道答案,在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一定是横线竖线斜线,在这个正方形的范围里寻找。而这道题最大的难度,就是在于突破这个思维框架,让你发现:哎,原来还可以这样。
《改变》这本书,总结了第二序改变的4个特点,这道数学题刚好诠释了这四点:
一、第二序改变的使用范围,针对的是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在第一序改变中,我们在正方形中找思路,而第二序改变要改变的是这个方案本身。比如贫穷这个问题,第一序改变中会认为贫穷是缺钱,那就给他们钱好了,反正有那么多扶贫的捐款,但是第二序改变考虑的是换一种方式让他们摆脱贫穷,因为直接给钱,他们花光了,还会继续陷入贫穷的循环,要让他们自己学会创造和积累财富。一个孩子不认真写作业,总是拖到很晚才完成,家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第一序改变,盯着孩子写作业,不允许他玩,不允许他开小差。但第二序改变是要挖掘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自己承担责任,而不是靠家长这个外力。我想这个思路有点像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里提到的,盯着问题本身是找不到解决方案的,就好比盯着锁看是不管用的,因为钥匙显然没有在锁上,不然也不是一个问题了,所以要开拓思路,另辟蹊径寻找答案。
二、第一序改变是基于一般常理产生的策略,而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往往是不可思议、不可意料、超乎常理的,在这个过程里经常存在让人困惑不解或者矛盾的元素。改变的意思,本来就是做从前不会做的事。
三、第二序改变的解决方法是此时此地的情境。不去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是,这一刻是怎么维持下来的,而不是从前因为什么发生的。就像我们举例的九点连线问题,为什么没有解?我们不去看原因,会不会是因为题出错了?会不会是因为我笨?没有用。我们要看的是,我们正在怎么求解的?也许是我们现在求解的过程维持了无解。
四、第二序改变是把问题放置在不同的框架中。什么是框架?框架就是第3讲中讲到的信念,我管他叫观念。正如九点连线问题的解决方案一样,我们需要跳出自己预设的观念,打破原先只能在正方形内求解的假设,把问题放到不同的框架中解决。孩子拖延写作业的问题,家长也应该打破“父母必须陪着孩子”这样的框架。
不打破,就不能突破。如果问题反复出现,你要知道自己一定参与到了问题的循环中,只是你没能看见。不要使蛮劲。如果在现有的框架之下始终不能解决问题,停下来看一看,也许这个框架本身就是问题。或许你不把它看成问题了,这个问题反而就解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