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英语学习,上课时间是每周的周五和周六,需要赶车去半小时车程之外的分院基地上课。每次上课要早出晚归挤地铁,对于每天只需要步行两分钟就能从住处到办公室的我来说,夹杂在人流中抢位置似乎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好在,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一节课。
首先,谈谈我的英语老师们,那绝对是高配。口语老师Jason,是去过维也纳参加过辩论比赛的,据说还是法律方面的辩题;写作尹老师非常专业,性格活泼,真实可爱,一致被认为是性格魅力最强大的老师;听力任老师,儒雅温和,每次课都是严格要求大家进行听写训练,鼓励我们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克服听力上的欠缺;精读课欧阳老师的专业应该是翻译,最喜欢翻译文学作品,是位很有情怀的知识分子;写作代课老师黄老师,据说是个大富婆,但人家也是相当有才华,每次出口的高级词汇都是把我们惊的一愣一愣的,既有被碾压的挫败感,又是“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第一次接触到了长期在英文环境中浸染的人,他们身上的开明、积极、温和、包容的气质,跟平时接触的同事和同学完全不同。他们言谈举止间散发出的另一种文化魅力和特质,总让你情不自禁地欣赏和忍不住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他们以及关于赋予他们特质的文化。
再来谈谈学习的内容,这次的教材内容不再是针对单一英语技巧和技能的学习,内容更多涉及到了思想内涵的领域。如The Paradox of Knowledge, Modular Man, The West Unique, no Universal, Scientific Facts: Compatible with Christian, Science, Lies and the Ultimate Truth, How Can I Tell If I Am Cut to Be a Research Worker, Drinking Hemlock and Other Nutritional Matters等等,几乎篇篇都是硬货。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在学习和阅读这些文章时候,尽管备受摧残,却依然感觉读得很爽。在课上,在这些内容面前,第一次体会到了自己被当成了一位值得尊重的读者,而不是一位简单的技能学习者。都说现在的大学,尤其是理工科的大学是生产高级技工的流水线。不清楚这几年大学的培养计划具体是什么内容,但回顾我的大学,这种体会是非常强烈的。这两种方式教学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于老师会不会引导你去独立思考,会不会允许你有不同的意见。很不喜欢用“想当初”这样的话语,但在这里我真的很想说一句,如果当初我的英语老师能把英语文化的内容和视角引入到课堂上,而不是一味地让我们背单词、练听写的话,我应该不会那么早地就对英语失去学习的兴趣。不过,好在兜兜转转十二年之后,还是能有机会重新来认识和感受这种语言的魅力。惊喜地发现英语的学习与技能无关,而是成了一种跟视野和情怀有关的趣事,开始逐渐理解那些高级词汇,尤其是小词的多姿多彩。
当我知道“食在广州”可以被译成“Guangzhou is a paradise for gourmets.”和“Guangzhou is the capital of culinary art.”的时候,已然沉醉。两种语言间转换的美妙完全在词句间就跃然纸上,而对于不同文化的表达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思考和深刻的体会。对翻译最高要求的“信、雅、达”原来不是辞藻上的华丽,而是对事件、事物、文化本身的理解到位的程度。在欧阳老师的影响下,开始学着去深入地了解杨宪益、戴乃迭、杨绛、草婴等翻译家的作品和他们身上所特有的知识分子情怀。听力的内容更多地是对一个主题的深入讨论,比如林肯的生平事迹、欧美音乐流派的发展变迁等等,课程成了一扇真正诱导我去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尤其是任老师分享了怎样去深入地了解一个主题,一种文化的方式之后。
在Jason老师的鼓励下,第一次参加了演讲比赛,面对160多人的会场,紧张地好几次都忘了词,但这段尴尬的经历却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勇气。尤其是何院长对16位演讲者的点评,他对每一位演讲者的点评都有三分钟之长。关于发音、演讲稿的内容结构、即兴演讲中的问题,甚至是体态表现都给出了非常用心的点评,让你觉得不论成绩好坏,能参与这样一个被尊重而且备有收获的经历是一件非常自豪和骄傲的事。就像Bob Dylan所说的那样,我的英语老师们用极大的诚意给我们上了四个月的课,这种诚意和知识分享升华了我的世界观。非常感恩,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让一颗梦想的种子开始在心里发芽。
历时四个月的课程结束了,对老师们很是不舍。那天聚餐结束,特意跑出饭店门口送他们。五米开外,老师们的挥手再见就像老友间的一场欢聚话别。尽管一直担心考试,一直觉得被摧残,但英语在我眼中第一次变成了美妙的礼物。想来真的是没有学不好的语言,只有用不对的学习方式而已。尽管课程已经结束,但体会和感受另一种文化魅力的召唤才刚刚开始。向我的英语老师们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