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的《素位而行》,给人文不对题的感觉,云水同学一眼就看出来了。正好云水同学又发来一个链接——《素位而行得解脱》,受其启发,现欲素位而再行之。
《素位而行》本是昨天的作业,题目是《孔子的理想国》。估计这个题目太大了,孔夫子在天之灵认为我尚不够格去写,才不配位,德不配位,所以同步的时候竟然莫名其妙的将整篇文章给弄丢了。这也给我结结实实上了一堂课:未能素位,无以而行。所以,东拼西凑之下,勉强将“素位而行”说成是孔子理想国的必然产物,博诸君一笑。
初读《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总觉得儒家强调的是教人安于本分,循规蹈矩,迂腐至极。所以才尝试着深挖一些根源上的东西,也就是孔子理想国的框架和愿想。现在,我又想从“素位而行”本身及引申之意,试图从不同角度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以博诸君二笑。
关于“素位”的解释有很多版本,即使站在儒家的角度和立场,也有不同的理解。但居其位,行其事,安守本分,时时处处无不自得,应该是比较贴近儒家思想的一种解释,也是通常的解释。不过,仅按通解来理解,虽未尝不可,但也太过低估博大精深的儒学了。雪师也说过,儒释道不仅相互融合,而且到达很高的境界时,三者是相通的。所以,反复诵读儒家经典,就越发觉得其中之意令人玩味无穷。
“素”和“位”是这个成语,也是《中庸》这段话的重点和精髓。两字分而居之,各得其意;合二为一,亦有新意。
先说“素”字。“素”有本色、白色、朴素、单纯、本来、向来之意。但我理解为光身、赤裸。人本来就是这样,来到这个世间之前我们什么也不是;呱呱坠地之时赤身裸体,一丝不挂;走的时候也不能带走什么,要么给扔进火化炉烧成灰烬,要么埋在泥土里腐烂败坏。最后还是尘归尘,土归土,与天地混为一体。所以,这才是“素”的本来面目。加上“素”本身就有本来、素来、向来之意,那么这个“素”就很有意思了——素之本,素之相,皆为素;素素本一,素素归一。
“素”亦可作动词用,以......为素。按上面的理解,就是以.....为本,以......为一的意思。而更有意思的是,《大学》和《中庸》都提到和强调了“本”和“一”。
《大学》之“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此谓知本。”“德者,本也。”
《中庸》之“一”:“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所以行之者,一也......及其知之,一也......及其成功,一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本”也好,“一”也好,如果能理解为“素”,那么这些标签、概念上的东西就不会使人迷惑了,或者说就更能理解儒家为什么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迂腐”了。因为站在儒家的角度,既然有那么美好的文武之道作为蓝本,而且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本朝(周朝)之初的可行之道。那么在这个蓝本之下,修身为本、德为本、无讼为本就是天经地义的本来之事;“素位而行”既是本分之事,也是应有之事。这是顺乎天命的合道、合一之事。继而推广之,儒家提倡的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五道,智、仁、勇之三德,以及治国九经,能明白其中道理的,其实都是一样东西,那就是“一”。这个“一”就是儒家提倡的本分,也很像我们现在所说的“初心”。“所以行之者,一也。”孔子说的“道一以贯之”或许也有此意。
再说“位”。“位”有位置、地位之意;也可作动词,位于、居于、安于之意。但儒家之所以是儒家,自有其立意高远之处。此“位”既可以作通俗的理解,“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说的都是身份地位的意思,要求上位、下位各安其职,恪守本分。但《中庸》有一个高大上的“位”令人肃然起敬,那就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个至高无上的“位”,可以看做儒家精神境界、哲学境界的最高所在,是三纲八目、三德五道、治国九经、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至高统帅。没有这个“位”,儒家就不是儒家了。“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天地各安其位,万物就自然发育。但我不得不说,《中庸》此处的“位”很有《道德经》所说的“道”的味道。天地各安其位,安于何处?怎么安?好像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如果用“道”来解释就更加合理,天地是万物的主宰,无私而育万物,无情而载万物。此谓天地之道,也是其本“位”。
因为有了这个“位”的至高存在,那么作为儒家君子看齐的标准就自然提高了。“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说的是君子要像雄鹰翱翔天空一样,像鱼儿潜游在深渊一样,将“天下莫能载”的大,和“天下莫能破”的小,都能做到“上下察也”,洞悉其中的奥妙。最终得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同时,也只有这样,君子才能“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以此看来,“素位”就不是那么安守本分了!诸君可三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