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本书,主要使我认识一个家庭里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格品质。相对应的家庭矛盾也明显指出来。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书中提出的换位思考,以及建立对家庭正确的认识。
书中提出的理想父母与现实父母对我的感触蛮深的,不能要求对方必须成为为自己化解阴影的阳光。这种想法大多时候是不现实的,对方也是自己逐渐建立独立人格。促进双方共同面对生活是我们共同的任务,也是决定之后的关系是否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所以彼此的感受也是需要彼此琢磨思考的。
孩子的性格与父母有着直接的关系,孩子毕竟与父母生活的时代与年代不同,思想方式与行为特征难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差异。这也是中国的现在,父母大多时候在革命时代,对于现如今的信息时代,难免会有些难以接受。按照当时的思想,我们是对你好的,但那个封闭思想的时代毕竟过去了,我们与他们很难达到意见统一,只有我们引导他们的思想逐渐开放,同时我们的思想也不能落后。父母对我们的爱有些是自私的,但对于溺爱孩子的父母,孩子对父母的爱是自私的。这种自私感会使我们逐渐疏远。与孩子迟早会分离开,父母给予孩子他们的社会经验是对的,但也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于双方的错误,并不存在谁只是对,只是错。双方都应该思考,反省。
为什么父母会认为手机,网络就是一切错误的根源。但更多的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度。当一个孩子无法获得父母的关注的时候,他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潜意识认为是安全的事物或人身上,这种行为一旦出现就很难弥补,还有父母对与孩子的承诺大多时候是唬他的,他会逐渐丧失对于家庭的安全感。所以说,交流是关系的基础。孩子都事情是孩子的,父母的事情是父母的,或者孩子有些事情也是父母的,而不是孩子的。这种行为会间接的减少孩子的社会实践。他们对于有些事情会逐渐丧失自己的立场。有些事情还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面对的比较好,但双方有是要隐私空间的。父母对于孩子尽量减少命令,多一点平和的语气。
中国式家庭关系是从古代便开始形成的社会风气,但当时是因为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现在,更多的是要自己做出决定。信任也是彼此关系的桥梁,丧失了信任,或者信任感不足,这种关系也会逐渐淡化的。多一点信任,少一点猜疑。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但不要没事找事做,那样也是没事找事。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