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才看了去年就上映了的《雄狮少年》,网上对这部影片的评价颇高,在豆瓣也收获了8.3的高分。这得益于这部影片的画面精良,有些画面甚至分不清是动漫还是现实,也在于它的切入点很好,讲述的是一个“废柴少年”的故事,这个少年同时又是留守儿童,从这个切入点可以看出主创团队还是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而且影片通过“舞狮”这件事来表现少年阿娟的成长,体现出十足的中国味道。
但是很奇怪的是这部影片却因为人物形象在网络上遭致批评,最大的争议点在于眯眯眼的刻画是否是对中国人的丑化。你可以是看作是中国人对于此类问题的敏感亦或是不自信,也可以看作电影主创团队潜意识的表现。但是我觉得对电影关注的角度偏离了,人物的形象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中国人不只是“眯眯眼”但是中国人也拥有“眯眯眼”。
或许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电影的母题是否重复?观众是否已经猜到了后续进行的发展?是否没有内容新意?除了技术上的发展,以后是否还可以有更多内容的创新。看完《雄狮少年》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一种“我好像看过”的一种错觉,事实上豆瓣有句影评很好的道出了其中的真相“说句公道话,片方赚的每一分钱都应该拿出一半给周星驰,拿出两成给徐克李连杰,再拿出一成给马东。”确实我们在电影中可以看到很多星爷电影的影子,举个简单的例子,阿娟和阿猫阿狗终于让阿强成为了自己的师傅,他们在一起训练的场景很难不让人想到《九品芝麻官》。有人认为这部影片的硬伤在于“眯眯眼”但其故事内容才是他们更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所以我们更应该探讨的是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雄狮少年》电影技术,动漫质感自不用说。但它的内容是否能符合我们的预期呢?或许对于我们国漫的主创团队来说,除了技术上的延伸和发展以外,还需要内容上的创新和开拓,才可以更多的观众留在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