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到这本书,我的第一印象是既然大家都知道这个理论,为什么还要写一本书来证实这件事呢?
或许大多数人跟我一样,都只是听说过这个理论。但是天才的诞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天三个小时训练,十年后轻而易举成为一个领域的佼佼者。
他们的训练不是简单的时间积累,而是保证质的基础上的量化积累。
200多页的一本书其实半天都可以读完,关键是我们能不能从中学到点什么。只是知道而不实践的话就像是一阵风飘过去一样。
我们来看看这本书都讲了写什么吧?
1.精深练习
我们先来讲讲“髓鞘质”这个东西吧,就是包裹在神经纤维外的切面看起来像树轮的东西。不同的神经纤维外包裹着不同程度的髓鞘质,这个只和与此相关的练习程度有关。
正是这个髓鞘质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加厚使得我们对某一动作的精确化。
髓鞘质在年轻的时候由于不断的练习而加强,在50岁之后部分会分解掉,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员年长后很难达到以前的水平。不过不间断的练习会减缓髓鞘质的消失。
而精深练习就是不断加强髓鞘质的不二法门 ,那么怎样进行精深练习呢?
第一:组块化
首先了解你要学习的任务是什么,全方位的看待这项任务。在技能性任务中,要知道正确的整体操作步骤。
其次把任务分解成无数个小任务。
最后放慢练习,对每一个小任务都做到熟悉阶段。
第二:重复练习
“练习并不能使之完美,完美的练习才能使之完美。”
在大量的重复练习中,我们需要将小任务进行拆分,并不断改进。比如以前我们学习篮球时投篮的动作,老师会多次示范胳膊举起篮球的那个动作,并让我们进行练习,而不是直接投篮。
还有三步上篮,都是一个个小任务的细分并不断重复。这次迈的步子大了,怎样才是合适的力量?适合的步伐?继而调整自己的动作,不断改进,重复,发现问题,改进……
2.激情
没有理由和激情进行的练习是高效的嘛?很明显不是。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保持激情的练习呢?
书中讲到为自己的任务找一个自己会坚持的理由,你会发现一个社区有拿奖牌运动员的话,很容易在以后再次出现一个出色运动员。这种天才集合出现的场景在书中有无数的例子。
造成这种天才扎堆的原因, 其中一个就是“既然同社区的他能做到,那我也可以。”
有目标人物的清晰指引会使得成功来的更快,因为能够直白看到自己的未来。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设置自己的偶像,或者一个清晰的目标。这使得未来更真实可触碰。
还有就是不断设立小目标,每一个目标的完成都会加强自己的信心,从而更坚定信念直到最后的胜利。
3.伯乐很重要
在每一个成功的道路上,如果有好的领路人那么你会走很多的弯路,成为天才的路上更是如此。
当然根据这个理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所以这里的伯乐指的并不是看到你天分的人。理论上老师的有教无类,对孩子同等关注,因材施教的话,即使刚开始在一些人眼里看起来笨拙的孩子在大量的精深练习后也可以成为天才。
做为一名领路人,要做的是指出具体操作中的失误,而不是以笨和聪明衡量。
练习声乐中,
“停,这里应该拉长声音,继续”
“啊~”
“不对,情绪低落一点,继续”
“啊~”
“这样,啊~,继续”
“啊~”
“在一遍”
“啊~”
“好的,下个音节。”
书中一个实验人员带两个程度不同孩子去找一个知名教练,来教导两个孩子,一节课以后。实验人员问教练这两个孩子天分怎么样。
教练这样说“有没有天分我不知道,我只能告诉他们那里做的不好,应该在哪里用功。至于最后能不能有所成就,看的是个人努力程度,一开始就说那个有没有天分未免太过分。”
这才是教导出无数知名运动员的教练。我们很多时候都以为自己没有天分,其实只是因为努力不够。或者我们根本就害怕自己努力也没有结果,所以连开始都没有。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推荐的。里面很多的案例,其实所谓的天才都在背后付出了不知有多少的艰辛。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要努力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