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走进鲁迅”第三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根据单元语文要素,结合文本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并给每件事加上小标题。
2.借助课文及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一、六步教学法的运用及教学目标达成
1、聚焦问。上课伊始,我以鲁迅先生写在诗歌《自嘲》中的两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引出鲁迅人物画像,接者出示一代伟人毛泽东和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对鲁迅的评价,进而抛出问题“那么亲人眼中的鲁迅是怎样的呢?”创设话题情境,引出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要学习的新课。2、引导学。在导入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关注本篇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明确本节课的两个学习任务:①课文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上小标题;②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知道了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接下来首先进行的是任务一,老师先带领大家根据学过的文章回顾提炼小标题的方法,在学生发现课根据文字之间的空行给课文分为六部分后,教师引导全班共同快速默读第一部分抓关键句关键词,概括出第一部分小标题“追悼鲁迅”后,其余的放手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同桌交流,再举手汇报各部分小标题,由于学生在前面几个单元的文章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概括小标题的方法,再加上第一部分老师的示例引领,本环节进展顺利,达成了目标一的教学。
3、组织议。在进行任务二的学习时,学生需要结合资料和课文内容从每件事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考虑到问题的难度和学习时效问题,我对任务二按小组进行了分解,即每2-3个小组进行一个事件的合作学习,并给出了明确的脚手架。在小组充分合作探讨之后,组织全班交流,由小组代表汇报本组探讨结果,其他组也可以做补充。五个事件,学生合作交流充分,进展还算顺利。
4、点拨讲。在任务二的交流汇报中,根据学情需要,我适当补充点拨,如:在事件一中,为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藏书丰富的大文豪鲁迅却送周晔《表》和《小约翰》这两本书,我出示了补充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本书都是鲁迅所翻译的,且都是童话,附和儿童心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鲁迅先生对晚辈的关怀;在“笑谈碰壁”事件交流中,虽有程度好的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和神态描写,说读出了一个敢于和反动派做斗争,积极乐观的鲁迅,但由于鲁迅生活的时代离我们较远,这里的双关语“黑洞洞”“碰壁”肯定会有一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我就随机出示事先查询的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理解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及鲁迅如何用笔顽强地同反动派作斗争,帮助学生破译了理解的难点。到这里算是较好地达成了第二个教学目标。
5、指导练。在引入课题后,我没有让学生直接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而是出示了本节课中一些难读易错不好理解的词语,检测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通过同桌互读、指名读、纠错读、齐读巩固读音,交流对“追悼、吊唁、囫囵吞枣”等词语意思,理解词义,借此抓好基础关,我向学生做了阅读推荐,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近鲁迅先生、了解鲁迅先生。
6、总结思。课的结尾,在带学生根据板书梳理了五件事情,理清了人物形象之后,我引导学生回到第一自然段,弄明白鲁迅为什么受人爱戴,并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鲁迅人物形象——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较好地理解文章中心。
二、生涯教育与学科的融合。在本课梳理总结后,我出示了语文园地八中鲁迅先生的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升华主题认识,像鲁迅先生这样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用一支笔做武器顽强地同反动派做斗争的人又何尝不是中国的脊梁?课文学到这里,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职业理想,说一说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有说想做医生,救死扶伤的;有想做体育健将为国争光的;有想做警察报效祖国的......虽然融合点不是很恰当,但毕竟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引发了学生交流。
三、我的思考与不足
一节课,如果脱离学生,备的再充分都难抵课堂意外的发生,打磨一节课如同雕琢一个作品,总面对着去粗存真的过程,伴随着思考、实践、推翻、重建的煎熬,然而,经过了这许多过程,便也真正了解了这节课如何设计才能被自我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1.不被精读和略读所限制,恰当地选择教学内容。本节课,虽然前后备了快一周时间,也已经在别的班级试讲两次,每次都是超时三分钟左右,我总以为可能不是自己班学生,配合不够默契,总想着板书字数过多,到时换成自己班学生,板书小标题换成打印的贴条,这些问题就会荡然无存,实际上今天紧赶快赶,依然超时三分钟多,且有个别环节进行不够充分。如果再执教本节课,我可能会打破略读课认知限制,设计成两课时进行,我想学生会学的更充分,更透彻。对于相隔较远的鲁迅的文章也会理解得更到位。
2.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语单调。这点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原因在于自己的评价语言匮乏,有学习,也有摘记,但在平时的课堂中总是用得少,习惯以对错、好坏等简单评价,于是在上展示课时,这个问题可能稍有改进,但仍然存在,让掌声代替评价有时也是种苍白和令人厌烦的事。
一次展示,一次磨炼,一次反思,一次自我促进,感谢胡主任和同组妹妹们的指导和建议,教学的路上,我将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