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很多朋友回家见到父母,就开始关心父母的健康问题。有一位用户就问:我老爸生活习惯不好,每天一包烟,抽了三十年,我很担心他的身体,可是怎么劝都劝不住,他还总说癌症跟抽烟没关系,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们邀请到「十万个怎么办」知识工程健康分会的冯雪老师来解答。冯雪老师是得到App上《给忙碌者的心脏医学课》的主理人,但其实,冯雪老师擅长的领域很广,从心血管疾病的用药、治疗、手术,到康复过程中的营养、运动、睡眠和饮食,都在她解答范围内。好,想劝资深烟民老爸戒烟,怎么办?让我们听听冯雪老师的回答。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冯雪为你解答。
爱抽烟的人常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其实人们在进食后,身体各个器官开始兴奋,胃肠蠕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对烟中的有害物质吸收更多,所以恰恰是:“饭后一支烟,祸害大无边”!类似的、错误看待吸烟的说法还有很多。如果是用来劝烟民老爸,我想你首先要全面地了解吸烟的危害,有理有据地劝;再明确戒烟的好处,对老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道理上说通了,就可以从行动上监督他,帮着他一起制订计划,让他了解戒烟的可行性,以及科学的戒烟方法。
首先,你自己真的了解吸烟的危害吗?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是个缓慢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可能发生在你的父亲身上,吸入二手烟的每位家人,也有一定可能被波及。对于你父亲,终生吸烟者有相当大的潜在风险,患上癌症、肺部疾病、冠状动脉疾病、中风、消化系统溃疡、骨质疏松症和髋部骨折、手脚血液循环不良等,最后一个,严重时还会导致坏疽和截肢。
而对于其他家人,也可能造成男性精子数量降低、畸形精子比例较高、精子遗传损伤和阳痿;女性减少生育期,月经周期不规律或没有月经、提早更年期和增加子宫颈癌的风险等后果。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500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平均每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因此,抽烟不仅和癌症有关系,和其他重大疾病,甚至吸烟者身边长期停留的人员的健康,都高度相关。
其次,你真的知道戒烟的收获吗?
一个常年吸烟的人,即使明确了危害,也容易有一种“破罐破摔”的心理,觉得反正已经危害了健康,现在做什么也来不及了。如果你老爸流露出这种想法,你应该想办法让他知道,对于吸烟者来说,越早戒烟、获益越大;只要戒烟,就能获益!有资料显示,戒烟72小时后,血液循环就能改善,血压恢复正常,肺功能改善;戒烟6个月后, 咳嗽、鼻塞、呼吸困难等症状将改善;戒烟1年后,吸烟导致冠心病发作的危险显著降低;如果坚持得更久,戒烟10年后,患肺癌的危险性比继续吸烟者将降低一半;戒烟15年后,死亡的总体危险度恢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
可以说,任何时间戒烟都不算迟,而最好的戒烟时间,就是在吸烟对健康产生严重损害之前。
下面具体讲讲方法论。可以看出来,你和你父亲,都产生了一种无奈的心理,你觉得,劝他戒烟太难了,他可能也在想,一天一包烟久了,根本停不下来。那么,戒烟真的有那么难吗?
在这里,我要大声告诉您:只要想戒烟,并下定足够的决心戒烟,遵循科学的戒烟方法,没有戒不了的烟!为什么戒烟难?其实是因为,吸烟成瘾是一种病!而且是一种精神疾病,属于物质滥用造成的疾病,在医学上称之为“烟草依赖”或“尼古丁依赖”。它是一种慢性且高复发性的疾病,许多吸烟者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烟草依赖。
最新的《中国临床戒烟指南》里明确指出:烟草依赖表现在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两方面。你可以参照着观察一下老爸的状态,做一个自检。
躯体依赖表现为,吸烟者在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出现吸烟渴求、焦虑、抑郁、不安、头痛、唾液腺分泌增加、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一系列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一般情况下,这种症状在停止吸烟后数小时开始出现,在戒烟最初14天内表现最强烈,之后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大多数戒断症状持续时间为1个月左右,但部分患者对吸烟的渴求会持续1年以上。
心理依赖又称精神依赖,表现为主观上强烈渴求吸烟。也就是说,许多吸烟者并非享受吸烟所带来的愉悦感,而是以吸烟来去除戒断症状。这个时候,需要让戒烟者正确认识和克服戒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以为生病的“正常反应”。千万不要指责老爸意志力薄弱,或发泄情绪认为他反反复复,对家人和自己的健康不负责任。从一开始,就应该鼓励他采取科学的戒烟方法。
科学的戒烟,第一步就是对吸烟者作一个是否患有烟草依赖及严重程度的评估。临床上多采用《中国临床戒烟指南》推荐的尼古丁依赖检验量表。包括6个小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一旦评估为中重度烟草依赖患者,通常需要依靠专业化的戒烟治疗,轻中度烟草依赖者可以先通过非药物治疗。戒烟的非药物治疗,主要体现在生活方式的干预上,戒烟过程中要多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对于躯体依赖的重度烟草依赖者,可采取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是尼古丁替代,长效的有贴片,短效的有口香糖型制剂、喷剂,可以长效、短效联合使用3个月,直到戒断症状消失,形成了新的生活习惯为止。
对于心理依赖的烟民,要通过转移注意力和行为上的改变来消除对烟草的依赖;比如出现暴躁、挫折感或愤怒时,可暂时离开有压迫感的地方,去散步或健身,或跟亲朋好友诉说你的感受。在整个戒烟过程中,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鼓励非常重要,有时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目前许多医院都开设有戒烟门诊,戒烟者可以前去咨询、就诊。
最后,我再解读一些《吸烟与控烟》中关于戒烟的误区,让你劝说过程中,无论老爸说什么,都有的回应。
第一个误区:“戒烟全凭意志力”。要知道,烟草依赖不是一种行为习惯而是一种慢性疾病,只有不到3%的烟草依赖者仅凭“意志力”实现成功戒烟。
第二个误区,“每一根香烟都带有过滤嘴,危害其实并不大”。其实,香烟经过燃烧,会产生几千种化学物质,数百种有害物质,滤嘴仅仅降低焦油的含量,其他的成分同样会吸入身体,对身体造成伤害。
第三个误区,“只是偶尔吸一支烟,不会影响戒烟”。这是决定戒烟后,最具破坏性的想法。不要在戒烟后尝试吸烟,哪怕是一口烟。
第四个误区,“戒烟后会发胖”。一般年龄较大的吸烟者在停止吸烟后体重会有所增加,这是因为烟草内各类化学物质对身体的刺激消失,全身器官的状态逐渐好转,烟民食欲增加所致。
这也是我们强调戒烟过程中增强身体锻炼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强化戒烟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减体重。在加强体育锻炼、完全戒烟之后,人体各器官功能会达到稳态平衡,体重的增加与否,与戒烟就没有关系了。
第五个误区,“隔壁老王吸了一辈子烟,身体也很好”。只要吸烟,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吸烟时间越长,伤害越大。但是每个人的体质有差异,同时吸烟导致的各类疾病往往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潜伏期,危害并不是立刻就能看出来的,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他们不吸烟,身体将会更加健康,寿命可能会更长。
第六个误区,“吸烟只是个人爱好,与别人无关”。完全错误,二手烟对身体的危害更严重!
第七个误区,“吸烟能使人放松,戒烟后会生病”。吸烟使人放松是尼古丁的作用,但尼古丁会成瘾。之前提到地,戒烟后出现的戒断症状,就是被误以为生病的“正常反应”。
最后想说,其实在开始吸烟前劝止更为重要。而对于你父亲这种已吸烟者,若不能一次性戒烟成功,不要气馁,要遵从科学戒烟方法的指导,你还可以带着他到综合医院的戒烟门诊进行咨询、随诊。同时也建议你或者家人把戒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让医生帮着分析戒烟失败的原因,纠正方法,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