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初衷起源于一位朋友。她的内容相当丰富和真实,给人的代入感很强。每每读完后,我都会感叹她有着如此丰富的经历,可以将其写成一篇篇有价值的文章。
可又因为她常常写完后就草草发布,所以存在着诸多非内容上的瑕疵,这让我为她感到十分惋惜,毕竟若是能够经过后期的精心修缮,成绩本应能更好才对。
曾有人说文者相轻,但我却欣赏每一位热爱文字的作者,真心不希望看到明珠暗投结果。
就拿我来说,一篇初稿快则几分钟,慢则一个来小时,我就能写完。可从我写完到正式发布却常常要用数倍的时间来进行后期的工作。
我认为,在不违背自己写作初衷的情况下,每个人写完一篇稿子后,都愿它能够得人赏识。所以今天,我就斗胆以个人的经历和肤浅的理解来谈一谈,当我们写完一篇文章之后该干什么。
修改错别字
一篇稿子在发布前,我常常要反复读很多遍。可发布后再来看,仍然会发现很多错别字,这是我最不愿看到的。
毕竟,想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文字输出者,就应对自己的文章负责,像一名最为挑剔的读者那样来检查自己文中的错别字,尽量将这些瑕疵抹去。
为文章做润色
我曾做过一些外文译书和脚本的润色工作,特别是一些机翻的文章,读起来简直是一种折磨。曾有位编辑为我总结了润色的目的:把生涩拗口的文字变成人话!
所谓“人话”无非就是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一篇稿子最重要的是能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就连古诗词都要讲究平仄的韵律,何况是白话文?
这里我介绍一个方法:出声朗读自己的文章。
在朗读中,你能轻易的发现很多默念时会被忽略的生涩语句。若是一篇稿子能被朗读出来,自然在读者默念时会显得更为流畅,也提高了自己的文笔。
梳理文章的主次
一篇稿子,应该明确自己的类型,才能避免不伦不类。既讲不清楚故事,又说不明论点的文章本就是一个失败品。当你在讲故事时,论点是为了帮助读者更为清晰的明白故事的含义和宗旨。而当你阐述观点时,故事则是为了将论点具现化,帮助读者在具体的事件中辩证你的内容。
这点我们可以从简书专题中的投稿指南里找到答案。
想法专题:告诉我们,你的想法。简明扼要的提醒是注重想法。
世间事专题:专门收录故事的专题,故事在你的文章中,占得一定是主要部分。
从这些投稿指南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对文章侧重点的要求。可能你也看到过有很多文章能被这两个专题同时收录。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若是你的文章能够达到思想和故事并重,那自然是好事。但很多时候,确立一篇稿子的主体方向,才是一篇优秀文章的开始。
进行内容上的排版
很多时候,特别是写短文时,我们往往不会像长篇一样去设定大纲,而是顺着思路去写。但其实我们的大脑并不是那么有条理的,往往容易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灵感的起伏而背离了当下所要表达的内容。该煽情时却落笔了理智,该客观论述时又忽然唯心起来。
这就需要我们在写完后通读自己的文章,找出每个段落和语句的上下联系,为其找个合适的安身之处。把煽情的部分集中,将论述的内容归纳,从而让整篇文章更有规划性,传递出统一的思想。
精炼文章
由于是网络阅读,特别是手机阅读,所以字数也是需要注意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快节奏的时代,你的读者很忙,他们的阅读时间往往并不充裕。很可能只是在上厕所或者等车时随意翻开了你的文章,需要的是能快速看完你的内容,而不是沏一壶茶品,悠然的听你娓娓道来。
其实文章本身就该简明扼要,太多无谓的字数并不会充实文章的内容,反倒会让人觉得啰嗦。所以我们在写完文章后,应该进行删减和浓缩,让一篇文章在尽可能少的字数里表达完整的内容。
可能你会问,有些诸如小说类的文章,它们的篇幅是很难缩减到三千字左右的,这该如何是好?
我最近发现一个公众号的编辑在这方面相当高明。在他文章的标题下,常常会有“阅读这篇文章大概需要XX分钟”的标注,这就能给予读者一种宽容的好感。比如我上厕所大概五分钟,若是你这篇文章写着五分钟左右能看完,那我就可以安心的看下去。如果你说文章需要十五分钟,那对于这篇文章感兴趣的我,可能会先把它收藏起来,等时间宽裕了再来阅读。
这样就给了读者一个选择的权利,让其自由的安排阅读的时间。免得他只有五分钟时,却看了一篇需要十五分钟才能读完的文字,从而只能草草浏览,甚至一拖到底。
无论何时,作者和读者都应该是朋友,在读者给予我们支持和欣赏时,我们同样要给予读者足够的尊重。这其中不仅仅是尊重对其输出的内容,也应该包含阅读体验上的宽容。
找一张合适的配图
曾经我找配图完全是敷衍了事,常常被朋友吐槽是渣配图,后来我才意识到,一张配图能给予文章巨大的帮助。
一张符合文中大意的图片,能让读者先带有直观的印象来读你的文字,而一张博人眼球的图片,更是能吸引陌生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点阅你的文章。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最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当时我接连找了两张自认为与文章内容相契合的图,投稿后却发现并不能在页面标题处显示。我不太懂简书显示图片的原理,但这是我绝不能接受的。于是我又在几个素材网站中,浏览了几百张图片。最后愣是又花费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了一张合适且能够显示的图片。最终,这篇文章有幸得到编辑的赏识,被推荐上了首页。
我不能确定那张配图在其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我仍希望尽可能的做到完美。
取一个与内容交相呼应的好标题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缩影,它是读者看你文章时最初读的几个字,因此相当重要。一个好标题,理应涵盖主旨、人物、环境和悬念。
举个例子,我们最近会看到很多诸如《XX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为什么XX》这样的标题。不得不说,虽然这类标题被套用了太多,但它确实是一个好标题。既能把几个要素点明,又能吸引读者去你的文章中寻找答案。
当然,在这里我更希望作者们不要一味的套用这些,而是结合自己的内容来设置标题。可能我们还做不到将所有的要素全部涵盖,但却能避免俗套,也能反过来审视自己文章的主体内容,从而在冥思苦想中提升自己抓重点的能力。
其实,以上的内容都可以归纳为文章后期的编辑校对。诸多著作家在谈及自己写作的技巧时,都表示只是不断的写而已。可这看似每个作者都在做的事情,却并非那么简单。
那么,如何在写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呢?
可能你的阅读量还不够;可能你的文笔还不够精湛;可能你的灵感还不够天马行空;可能你的内容并不那么吸引人。那么,不如先从让笔下的文章,通过精心的编辑校对后,成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开始。
其实,文章就好比一颗宝石,你肯花时间将其打磨,它才能散发出本该有的光芒!
以上便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我虽没在写作中获得过什么值得夸耀的成绩,却仍然希望每篇出自我手的文章能够日渐精进,起码无愧于付出的时间和对文字的喜爱。
顺便说一下,文章开头的那位朋友,仅仅是在之后的连载中加入了目录和上下章节的链接后,就成功登上了简书的封面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