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万维钢
今天继续解读罗伯特·赖特的《佛学是真的》。这本书的一个优点是它把一些玄妙的概念给简单化明确化,让人能理解。今天我们再说一个听起来特别玄的概念,叫“色即是空”。
有些人说万物都是空的,也许可以理解成我们生活在一个 Matrix 之中,是在玩虚拟现实游戏,什么都是虚幻的。可是,就算你告诉我这个又有什么用呢?我的人生是游戏,难道我能退出吗?
赖特的解释是,确实,你看到的这个世界中有很多是虚幻的东西 —— 而且你确实能退出。
认识到世界是“空”的,对你有好处。
1.存在与内涵
有一次,赖特在一个冥想培训班学习。正好教室外边是个工地,有工人在用电锯锯木头,教室里就充满了电锯的噪音。电锯声让人听着很难受,但是赖特使用了冥想的功夫,他就先接受自己“反感电锯声”的这个感情,然后审视这个感情。
这时候电锯声仍然存在,但是似乎就不带负面感情了。再到后来,赖特甚至觉得电锯声还挺好听,他听出来了音乐的味道。
这段经历,就是赖特第一次体验“色即是空”。
赖特说,电锯声,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我们之所以反感电锯声,是因为它会给我们恐惧的联想 —— 从电锯声,你会想到电锯,然后你会想到电锯可以锯木头,也可以锯人,它代表破坏的力量。这些恐惧的联想,是人赋予电锯声的一个“内涵(essence)”。
所谓“色”,就是你从电锯声联想到的*内涵* —— 你不妨把它称为“电锯色”。
你面对的其实只是一个声音!你并没有面对一个咄咄逼人要伤害你的电锯。电锯声,是存在的。“电锯色”,是“空”的。
有人认为“空”就是没有,世间万物根本就不存在 —— 那个境界可能太高了,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赖特说,大部分佛学学者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所谓“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
这个理解的好处是有心理学支持。比如有个心理学家叫保罗·布鲁姆(Paul Bloom),他认为人的一个特性就是特别重视事物的内涵。
比如说卷尺,到商店买个新卷尺用不了几块钱,但如果这个卷尺是肯尼迪总统当年用过的,那么一拍卖就能卖出四五万美元。再比如说结婚戒指,本来它只是一个戒指而已,但如果这个结婚戒指已经在你手上戴了三四十年,那它对你就意义重大了,绝对是一个一模一样的新戒指比不了的。如果一幅名画是真迹,人们就觉得特别好。但如果这幅画是高仿的,哪怕仿制得再好,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我们认为一个东西的历史,给它带来了意义。
而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Robert Zajonc)则进一步认为,其实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自动赋予意义。比如你看一个房子,你心中想的绝对不仅仅是个房子,你会想这是一个“漂亮的”房子,或者“矮小的”房子 —— 你总会给它一个形容词。
扎荣茨说,甚至你看一个抽象的东西,比如字母“Q”,你都是有感情的。如果你联想到 QQ,你会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联想到“阿Q”,你会有别的感情。总而言之,你对一切事物都是有感情的。
感情代表评判。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赖特说,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事物迅速做出好坏评判,这样才能有利于生存 —— 如果你听见电锯声不反感,你就太不善于躲避危险了。这个快速评判,就是事物让我们产生的感情,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 —— 就是“色”。
2.色的性质
如果你认为“色”就是我们对事物的“内涵”判断,那么现代心理学已经通过实验发现了“色”的一些性质。
第一,内涵是自动产生的。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让你连续看两个单词,要求看到第二个词的时候,要马上把那个词念出来。比如第一个词是“阳光”,第二个词是“荣耀”。你的屏幕上先出现“阳光”这个词,又出现“荣耀”这个词,而你要念出来“荣耀” —— 非常简单的任务。
实验发现,如果是“阳光”和“荣耀”配对,那你第一时间就能念出来“荣耀”。可是如果第一个词是“疾病”,第二个词是“荣耀”,你就会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念出“荣耀”这个词。
这是因为你的头脑中默认阳光和荣耀是搭配的,而疾病和荣耀不搭,它们接连出现就会很突兀,所以你的反应就会慢半拍。
如果第一个词是“疾病”,第二个词是“可怕”,那你就能很快地念出“可怕”这个词。
在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发声的时候,潜意识已经给每个词设定了好坏的感情评判,完全自动。
第二,内涵会受到故事的影响。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什么是名画?因为它有故事。
同样道理,完全一样的两杯红酒,其中一杯的“故事”是这个酒价值90美元一瓶,而另一杯则标价10美元一瓶 —— 你猜两杯酒的味道一样吗?当然是90美元的酒让人感觉更好喝。
赖特列举了一个比较新的实验。实验人员用核磁共振观察人们大脑在品酒过程中的反应。同样的酒,大脑中一个叫“眶额部皮质中线部(mOFC)”的区域,对标价90美元的酒反应更强烈,让我们在感情上感觉这个酒更好喝。但是大脑中纯粹负责味觉的区域,则对两种标价没有不同反应。
第三,内涵都是主观的。1973年有一场普林斯顿大学对达特茅斯大学的橄榄球比赛,打得非常激烈。心理学家让两个学校的学生看这场比赛同一段录像剪辑,然后问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在这段录像中,达特茅斯队犯了几次规?
普林斯顿的学生平均认为达特茅斯队犯规9.8次,达特茅斯的学生平均认为达特茅斯队犯规4.3次。你的立场,决定了你的观点。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你看比赛的眼光是有色的。
而研究者在写论文的时候进一步提出,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看法,也许一切看法都是主观的。对此赖特进一步解释,说哪怕你不是任何球队的球迷,你对比赛的看法也是主观的。只要你喜欢橄榄球,你看比赛的眼光就会跟不喜欢橄榄球的人眼光不同。哪怕你不喜欢橄榄球,你也会对比赛有所“感觉” —— 当然这个感觉可能是微弱的。
第四,无感则无视。如果你真的对一个东西很无感,那你就很容易忽略这个东西。赖特的哥哥的年纪大了以后曾经发出过一个感慨。他说作为一个老男人,跟年轻姑娘相处的时候,自己感到非常沮丧。姑娘们并没有说他长得丑什么的鄙视他,而是直接无视他 —— 因为他不是她们的择偶目标。
所以,我们是带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我们一直都在赋予周围事物内涵。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了“色”的世界。
3.觉悟者眼中的世界
赖特讲过一个有关杂草的故事,我深有同感。以前我家刚买房子的时候,那个房子的草坪长得很好。后来因为我们不怎么维护,草坪上就长了一些杂草,什么蒲公英之类。有时候我看着难受就会把杂草拔掉。我父母到美国来看我们,有一次他们看我在拔杂草,就问为什么要拔蒲公英。
他们说,蒲公英开一些黄色的小花,点缀在草坪上不是挺好看吗?
对此你无法反驳。我父母是从欣赏大自然的角度出发,认为蒲公英挺好看。而我则是从维护草坪的角度出发,认为蒲公英破坏了草坪。所以蒲公英到底是不是杂草,到底应不应该被允许长在那里?
如果你经常问这样的问题,你很有佛学气质。
我们赋予世界的内涵都是主观和充满矛盾的,而且在红酒的例子中你看到了,“色”会影响我们对真实世界的体验。那如果不带有色的眼镜看,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赖特说,也许那将是一个“无色”的世界,而“无色”会让你感到世界是“空”的。
赖特的修行没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他采访了一些高手。
一个修行者说,随着冥想练习的深入,你真的会体会到“空” —— 你对世界的“色感”将会下降。当然你仍然会看到所有这些东西,椅子还是椅子 —— 不过它在你脑子里的存在感没那么强烈了。
赖特把自己关于“无色”的解释和修行者探讨。修行者说,他自己的修行,更像是他先感觉到万事万物都是空的,然后才导致他对这些东西无感 —— 而赖特说的是先降低了感情,才感到万事万物都是空的。这个因果关系可能是相反的,但总体来说,认识到无色就是认识到空。
这位修行者还提到了非常明确的两点体验。
第一点,当你认识到空和无色的时候,再去看万事万物,你看到的东西就会比以前看到的更真实。
第二点,人们对这些东西先入为主的各种感触,其实是不真实的。
也许有个人偶然做了一件对不起你的事儿,你就给他打了一个“坏人”的标签,每次看见他就反感 —— 这个感触,就是不真实的。
真正的品酒高手品的应该是酒而不是故事。这瓶酒是哪里生产的、产酒的那年是个好年还是坏年、这瓶酒卖多少钱,如果这些条件他都不在乎,他才能体验到酒纯粹的味道。
赖特有个亲身体会。他办公室有个冰箱,总是发出嗡嗡的声音。以前他没注意到,后来他在冥想中排除了自己对这个声音的反感情绪,居然发现这个嗡嗡声其实不是一个声音,而是三个声音的混合!他体察到了更真实、也更丰富的内容。这难道不是一个乐趣吗?
正念是选择注意力的能力。如果你能把各种故事和标签带来的感情都剥离掉,红酒也还是红酒,它的味道都在,但是你能获得更真实的味道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