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是否有这种记忆:小时候看电视时,只要出现男女拥抱、接吻、预备啪啪啪等画面,父母要么赶紧换台,要么蒙上我们的眼睛,生怕我们学坏。而更早一些年代,电视里是严禁出现亲吻镜头的,更不用说床上戏,只要我们一看到导演把镜头从屋子里拉到屋子全景,我们心里就明白“这俩口子马上有事儿了”,只要画面里的窗户灯光一黑,我们心里就会有“噢~”的一声,然后突然就天亮了。
由于年代特性和社会环境的特点,当年整个社会对待有关两性的话题是讳莫如深,所以大家都这么过来的,也就相安无事,公然在大街上亲热那可是耍流氓行为。可是,现在的时代不同了,人们对于两性话题的态度也不一样了,而且也更多元了,不过在很多初为父母的成年人心里儿时成长的禁锢,仍然是会不时的存在的,加之并没有学习过如何应对孩子面对这些问题、这些情景、这些画面时的方法,有时候就仍然会措手不及地用上老一辈对待小时候我们的方法。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家庭环境和教养的方式是会代际传承的,而且越是小的时候留下的记忆越是难以真正地抹去。
2月22日重庆的一则新闻,就提到了杨先生带着3个孩子乘坐地铁时,在对面情侣一直现场直播卿卿我我,家长有些措手不及的场景。
新闻回放
『前天晚上8点左右,26岁的杨先生参加完家庭聚餐后,从金竹站上车乘坐3号线回家,与他同行的还有亲戚家的3名小孩,分别是一个9岁的小女孩、两个13岁的男孩。
进入车厢后,杨先生随便选了排空位坐下。但没想到,一抬头就看见对面有一对年轻情侣在秀恩爱,身穿灰色羽绒服的男子靠在女友肩上,女子不断扭头吻他,“一会是鼻子、眼睛,一会是脸,反正很亲密,没停过。”
随后,男子抬起头来戴上眼镜,回应女友的“热情”,两人在车厢里开始忘情接吻,“直到我们在麒龙站下车了,他们都还在吻。”杨先生说,这期间他一直看着身边的3名小孩,纠结到底该换车厢还是假装没看见。
正当杨先生担忧不已的时候,年仅9岁的妹妹突然抬起手指着对面情侣,大声问到:“哥哥,你看你看,他们在干啥子?”小女孩表情既好奇又激动,杨先生却尴尬无比,赶紧让她别嚷嚷,然后聊一些题外话转移注意力。』
画面太美,家长尴尬是非常正常的。这种尴尬有几个方面:
一是家长自己面对这种公开的亲热内心也是有异样的抵触的。这不是意识层面的东西,从意识上讲能理解“情侣秀恩爱纯属个人行为,在没有威胁公共安全和他人利益时,旁人无权干涉”这个道理,可是内心深处不易察觉的部分,还是为因为这种公开的亲热有隐隐的羞耻感,会觉得“车厢毕竟是公共场所,不是卧室”,一种回避心理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二是家长也会很担心孩子如果关注这个现象自己应该怎么办。我们的成长经历里,也很可能从来没有接受过父母对于我们的这部分教育,我们可能只记得大家们一直很忌讳这个话题,只记得直到上初中时我们才被分开两个课堂、羞涩地接受了一次男女不同的特殊教育。
三是家长更会担心孩子公开地表达好奇,甚至像新闻里杨先生带着的孩子一样,直接开口询问,造成社交礼仪式的尴尬。
小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会自然地关注到性的话题,我们小时候也是一样的,只是当时我们更多地被压制了,而现在的信息来源已经不是家长们可以控制的时代了,所以智慧、理性地面对很重要,学些心理学“防防身”也很重要。
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9岁的女孩子对这个画面充满了好奇,而边上两个13岁的男孩子很可能是感到淡淡的羞耻。进入到中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往往在发展心理学上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对两性的部分开始有了更多的探索,与此同时又会对想要与异性接触的内心感觉产生特殊的阶段性的排斥,认为那是一种羞耻、有些下流的东西,男生女生之间产生清晰的界限感也是在这个阶段。我在观看电影《美人鱼》时,旁边11岁的小鬼在看到八爪鱼教美人鱼接吻的镜头时,就一边哧哧地笑着一边扭过头不去看屏幕。
父母遭遇这种事大可不必遮掩,以免欲盖弥彰,请记得你表达的越正常,孩子才能面对的越正常。你可尝试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问问他是什么感觉、他想到了些什么,可以告诉他叔叔阿姨很相爱,这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
千万不要用欺骗的方式回应,如果采用欺骗的方式,孩子知道后可能会对家长丧失信任感。更不要再用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暴力回避的方式了,毕竟时代不同了,你靠自己一个人是挡不住真相的,而且那样容易让孩子产生更为羞耻的感觉,成年以后很难建立对性的正确体验。倒不如大大方方地解释,培养小孩的两性美感。
中国的基础教育目前已经做了多年的变革,关于两性的话题已经从初中下移到小学五六年级就涉及了,我就曾经受过邀请到小学给高年级的男生讲授相关的心理课程。这是一种良好的变化。不过,家长不能仅仅将这一责任转交给学校,要知道最好的教育都是在家庭里开展的,所以必须将自己的也武装起来,因为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成人的又一次新的成长机会。
【问题来了】如果当时在地铁里的杨先生是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呢?
书籍推荐
《成长与性》,作者胡萍,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在作者与儿童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经过素材丰富和升华而来。
《成长与性》语言简单易懂,是一本孩子自己能够看得懂的书,同时也是一本能帮助父母回答孩子“尴尬”问题的书。本书采用儿童喜爱的全彩绘画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儿童懂得:男孩女孩不一样,保护自己身体隐私和尊重别人身体隐私,生命从何而来,孩子怎样长成大人,家庭成员的责任和权利……本书还介绍了如何预防性侵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发展,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正确对待传媒中的性信息。
《成长与性(上)》适合6-10岁的孩子及其家长阅读;
《成长与性(下)》适合10-14岁的孩子及其家长阅读。
各国如何与孩子谈论性话题
英国 5岁必须开始强制性性教育
英国法律规定,必须对5岁的儿童开始进行强制性性教育。根据“国家必修课程”的具体规定,英国所有公立中小学都将学生按不同年龄层次划分为4个阶段来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
瑞典 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
瑞典的性教育亦称“避孕教育”,堪称为世界性教育的典范,其早期学校性教育是国际公认的青春期教育成功模式之一。瑞典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内容是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到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1966年,瑞典又尝试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打破了家长难以启齿谈性的局面。
芬兰 幼儿园就有性教育图书
上世纪70年代初,性教育进入了芬兰中小学的教学大纲,连幼儿园也有正式的性教育图书,一面加强性道德教育,一面从性保健出发进行性知识教育。芬兰有本性教育书《我们的身体》,家长可以像讲《一千零一夜》那样每天讲一节,性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马来西亚 4岁小孩也要学性知识
在马来西亚,父母会主动谈到一些性知识。初中的教科书里就有不少性知识的传授,包括避孕、受孕等。对小学生,则用一些有图画的小册子向他们宣传如何保护自己身体之类的知识。
美国1/3学校进行禁欲教育
美国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传授生育、两性差异、性道德等知识,初中阶段讲生育过程、性成熟、性约束等,高中阶段讲婚姻、家庭、性魅力、同性恋、性病、卖淫现象、性变态等,并向学生发放避孕套。
最近10年里,全美有1/3的学校增加了禁欲教育,提倡将性行为推迟到婚后,并告诉学生实行安全性行为的做法。有一些学校还提供在何处可获得控制生育器具或如何使用避孕套的资讯。现在全美14个城市的32所公立学校中都建有性咨询室,回答咨询的也是孩子,其内容对教师和父母都保密。
荷兰 孩子和父母餐桌上讨论性话题
荷兰人开放的性态度给全世界留下过深刻印象,然而,荷兰拥有欧洲国家最低的青少年怀孕比率。在荷兰,与学其他课程一样,孩子6岁进小学时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孩子们甚至会在餐桌上和父母讨论这方面的话题。荷兰的教育专家认为,对青少年甚至儿童开展早期性教育,可以让青少年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帮助青少年不至于因为一时的性冲动或对性的某种无知而做出令自己后悔终生的憾事。
日本 性知识从小学教到高中
日本文部科学省出版的小学第一册《卫生》教科书封面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身体和性器官图。小学每年有1-2个小时的特别讲座,内容是男女之间身体的区别、月经和怀孕的原理等;初中每年也有1—2小时的特别讲座,呼吁学生不要进行危险的性行为,学生还可以学到避孕和性病知识;高中的体育保健课和家庭生活课里有性教育的课程,内容涉及避孕、流产、性病和伦理道德方面。
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psyxia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