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来访者,西。
来找我的时候,直言不讳:我已经找了好几个咨询师,现在只是死马当活马医,找你就是碰碰运气。我的情况比较简单我就是厌食症,我想问问,怎么解决?
能具体的谈谈你的厌食症吗?
我吃饭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说一数我嚼了几下,还强迫自己不能吃的太多,我特别在意食物的热量,一边吃一边不自觉的计算。所以,我根本吃不下多少东西,以至于我在一米六二的身高只有60多斤重。医生说以我现在身体状况恐怕难以维持我的基本身体需要,随时可以有生命危险。西平平淡淡的说。
其他咨询师都是怎么跟你谈的呢?
第一个咨询师试图从我的感受出发让我看到我的焦虑,把我的潜意识感受意识化;
第二个咨询师分析我的非理性歪曲信念;
第三个咨询师使我注意到我损害自己的身体是我自己的内攻击。并试图让我把敌意表达出来,以减少我自毁行为。
可是,这些方法都没有什么效果。
西愁苦的说到,多次咨询经历,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个来访者,就像人们经常说的那样,这些久病成医的患者,简直比一些专业咨询师还要老道。
你父母亲的关系怎么样?
以前很不好,现在很好了。西简单地说,眼睛瞪着我,我理解她眼神里传达的意思:又问这些问题?老生常谈。
什么时候开始好些的呢?
什么时候?大概是我妈生病以后吧?
你妈生什么病?
很重,差点死了,后来,我妈就想开了,不跟我爸吵闹了,我爸也不跟我妈吵闹了,两个人的关系就越来越好了。我妈常说,得亏这场病,她和爸爸才知道互相珍惜,互相爱护,家才越来越像个家了。
噢。
那你呢,你觉得你的这场病给你和家人带来了什么好处?
好处?西显然没想到我会问这个问题。
没想过,只觉得都是坏处。
好好的想一想,如果一定让你说一个的话。
你这样一问,我倒真觉得有些好处,就是从我得了这个病后,爸爸妈妈更关心我了,就像妈妈得了病一样,我们家的关系更好了。
我妈妈以前可凶了,也可能干了。不过她得了病之后突然也温柔了,也瘦了,我有时候很羡慕她会得病呢……
老师,我咋突然觉得我现在好像我的妈妈呀。
听着西的自我感慨,我开始明白:西的厌食症可能跟什么有关了。
与此同时,西也开始认识到,在她的潜意识里,她是如何认同她的母亲的。
她发现当年的她目睹母亲是如何通过自己生病来让自己变瘦,如何通过生病来阻止父亲对自己的伤害,母亲的生病在她看来是一个多么明智伟大的行为。
所以,患病对她也是如此有吸引力,以至于在潜意识里她根本不允许自己病好,虽然在意识层面她也多么希望自己能健健康康,自己可以像个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减少家人的负担。
一旦我们找到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我们就一起讨论她母亲当年的生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行为,或者来访者可以换一角度去思考母亲生病的行为,母亲的无奈,母亲的软弱,以及父亲的无奈和唯一对应方式。
终于来访者有了重大的修通,她明白了对母亲的认同其实也有自己对母亲的愤怒,因为母亲生病她曾经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要去外婆家生活,独立面对与母亲的分离已经陌生的环境。她也能设想,面对家庭纠纷,夫妻关系不和谐,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这种自毁的行为。
减少了对母亲生病的认同后,来访者有了更多看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2.
这则案例的突破点就是认同。
认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一个人的行为和态度不可避免地受到认同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每个人的主要心理都会和他崇拜或敬爱的人有关。
然而,认同的内容变幻多端。
有的人严厉苛责可能在潜意识层面试图效仿他深爱的、具有控制欲的爷爷。或者反向认同他懦弱,忍气吞声的母亲。
一个认真到完美的职场精英有可能认同他的上司或者过分理性的父亲。
一个过于好说话的人或许认同她有同样行为的母亲,也可能反向认同她强硬霸道的父亲。
因此,佛洛伊德提及的认同过程有两种,一种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由于对爱的客体的情感依附而产生的对看护者的喜爱,而希望具有这个看护者令他喜欢的品质。这种认同多半产生于良好的抚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管对婴幼儿或者成人的人格形成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当一个孩子评价说:我想像我的祖母一样,她是那样的温和。或者我要像我的语文老师一样,她是那样的优雅。她都是在表达自己情感上对认同对象的依附。
另一种认同,发生的在稍晚一些的时候,有人给它定名为“与攻击者认同”,通常发生在不愉快的或创伤性的生活情景中,可以说是对恐惧和无能感的防御。
来访者潜意识或许做这样的表达“父亲的家暴令我害怕,我只能幻想我是父亲,我才能不是那个吓破胆的孩子,才能控制我的恐惧。如果环境可以,我也会使用暴力来使情景重现,那我就确信我不是一个受害者。”
认同识别和理解对咨询效果会有明显的帮助。
因此,咨询师需要了解来访者的态度及行为背后的认同含义。
3.
识别一个人主要的认同,最快捷的方法是把握移情的整体基调。
也就是说,咨询师可以在与来访者构建关系的过程中感受移情,而识别出来访者的认同。
比如,来访者跟咨询师交流中让咨询师感到良好的气氛,可能是来访者内化了父母与别人交流沟通中的亲切和善;
而如果咨询师被过多的询问受训背景,执业资质而感受到被质疑被贬低,有可能是来访者认同了生活经历中不信任他人的某个人。
还有一种隐蔽的认同——反向认同。
我的一个咨询师朋友曾经跟我讲过这样一个案例:她的一个来访者因为继母是个整洁的人而拒绝把家里经营的井井有条,因为,她一直讨厌自己的继母,觉得她是如此虚伪而毫无人情味,冷冰冰,高高在上。
尽管她的家里乱七八糟,脏乱程度令人容忍,但她无法改变自己,因为她一想到整齐洁净就感到自己在像她的继母,从而意味着冷冰冰以及高高在上。
这让她又回到小时候的感觉非常不舒服。
通过反向认同,使儿童幸免于创伤经历可能造成的后果。
因此,反向认同不总是带来不好的行为及态度。
比如有着残酷童年经历的人却会非常有爱心的抚养自己的子女,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有股能量,他们决不能重犯自己父母那样的错误,绝不允许自己像父母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在消除反向认同造成的来访者行为态度的影响这样的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常常会遭到来访者顽强的阻抗,带来一些挫败。
其实,有时候,咨询师直接指出来访者反向认同的不良行为,并且让其明白这些不良行为只是为了有悖于早年客体的认同,就会让来访者有所顿悟从而带来行为态度上的改变。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案例,不是前面的咨询师工作多么的无效,也不是我的交谈有多么的精妙,点中来访者的死穴。
相反,恰恰是前面咨询师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一点点松动着来访者的信念和态度,也恰恰是前面的工作让来访者觉得有所得,有所帮助,使来访者还没有放弃咨询。
才使得来访者在与我的交谈中,有新的启发,有所顿悟,打开来访者的心结,使咨询有了新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