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很多父母喜欢在小事上纠结,内耗。孩子吃了一点垃圾食品,仿佛明天就会病入膏肓;孩子摔坏了一个水杯,好像家里就要破产了;孩子考试成绩不太好,那简直就是不可救药了,似乎将来一定会去工地搬砖......其实,一个家庭最怕的不是贫穷,而是内耗。孩子最怕的也不是物质匮乏,而是父母无时无刻的数落和打压。在小事上不断消耗孩子,不仅会损害孩子的精气神和向上的动力,还会减损掉家庭的运势。
当然,这并不是在说孩子犯错了就不用管,而是家长一定要改变管教的方式。用积极的方式去对待孩子,而不是无止境地说教、挑刺。
养育孩子,在小事上切勿内耗。缺少松弛感的家庭,很难养育出来有幸福感的孩子。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大工程,作为父母,我们只要把握住其中方向、底线和原则就够了,不要将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具体细节的内耗中。
1. 就事论事,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在遇到事情时,我们可以转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浪费在自我攻击和指责他人上。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一件事情发生时,处理事情本身,往往并不会消耗太多能量。
真正消耗我们能量的,是附加在事情之外的那些自责、懊悔、羞耻、自我攻击及互相指责。
假如一个孩子打碎了碗,父母检查完孩子是否受伤后,就事论事地说:“碗碎了啊,那我们打扫一下吧。”那么孩子就会觉得:打碎了碗也不是什么可怕的灾难,打扫一下就好了,这个后果是很容易承担的。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只需要放在“解决问题”上即可,不会消耗太多能量。但如果父母怒骂“你怎么这么笨”、“整天毛毛躁躁的”、“连个碗都拿不住”,或者即使没说话,但眉头紧锁,眼神满含嫌恶、鄙视与厌烦。
那么孩子的能量,就不得不用来承受父母的情绪,用来应对父母责骂带来的恐惧和羞耻。在孩子心里,他打碎的不仅是一个碗,还有自己的尊严。这个后果就是“灾难性”的。
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犯错失误再正常不过。
家长多一点耐心、包容心,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对孩子的成长会帮助更大。
2. 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要尝试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孩子为什么总是小错不断,因为他们是孩子呀。好奇心的驱使、做事情的经验不足以及动手能力比较差,都会让孩子想要做好一件事,却往往力不从心。所以,犯错或许根本不是孩子的本意。当孩子发生一点小事,如果爸爸妈妈总是忍不住想要说话,就请先把自己想象成是一个孩子。切身体会一下孩子的感受(比如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老板经常挑你刺,你会如何想),这样也许就能够多一点包容孩子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