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说我对语言伤害的一些想法。
什么是语言伤害?
先来说个曾经看过的一个寓言故事。
一位樵夫救了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
有一天夜晚,樵夫迷路借宿到熊窝,熊安排他住了一宿,还以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
翌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只是有一点,也是我唯一不喜欢你的地方,就是你身上那股臭味。”
母熊心里怏怏不乐,但嘴上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头吧。”
樵夫按要求做了。
若干年后,樵夫遇到熊,问起熊头上的伤口好了吗?
熊说:“噢,那次痛了一阵子,后来就不痛了,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您说的话,就是您用的那个词,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语言伤害,刺伤的是心、是灵魂,有时它超过肉体所遭受的侵害。
熊把语言的伤害深埋起来,然后,装在记忆的深处,渐渐成为一种难以抚平的精神疤痛。
即使时光流逝,也冲不走语言伤害引起的隐隐灼痛。
语言伤害不仅仅是语言会让人受伤,说话者的神态,动作,甚至其咄咄逼人的气势,无一不是。
语言伤害一般会出现在哪些场景。
1、两者之间因为某些原因争论,继而撕逼,用语言毫无余地的攻击彼此的缺点。
2、公众场合,朋友间玩笑般的奚落,或者过于直接的指明原因。
3、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或者不经意的话语。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经常碰到说了些伤害孩子的话,且不自知。
特别是在生气时,会使用带有侮辱性的语言,这会对孩子的自我感知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再过两天,当父母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也许会有这样的评价:
“你看你一天到晚稀里糊涂,考个这么个鬼猫弄!”
“你有什么用!题目还看漏了,是不是眼睛不长!”
这两句话中对孩子的定义:稀里糊涂、没有用。
我们不能用这种以偏概全的错误,把孩子某个行为方面的缺点放大到整个自我,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而且父母这种以偏概全的定义会被孩子内化,内在的批评声音随时都会活化。
比如,每当失败时,这种批评声音便会成为一种思维反刍式的喋喋不休:“你没用、你永远做不好、你去死了算了”。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如何批评孩子。
批评行为不批评品行,控制情绪说事不说情绪。先叙述犯错的过程,再说社会影响,谈谈父母的感受,最后给孩子指出改正的方向。
就像知乎上某个心理专家说的:
父母教育或批评孩子时,重要的原则是就事论事:指出孩子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开展讨论,或提供建议,引导孩子去改变。
如果劈头盖脸地把一个帽子盖下去,扔给孩子一种负面的自我定义,那么便会导致自卑感的加剧。
其实,老师也是一样的。
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是自我定义。
心理学家库利关于自我的定义:“对每个人来说,他人都是一面镜子,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了解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自我”。
这个定义表明,他人的看法决定了一个人的自我感知,虽然他人的看法也是在经过自己的加工之后形成的。
作为孩子,也会经常取笑别人,给别人带来伤害。
记得邹老师上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个女生,特别容易脸红。每次老师喊她起来回答问题,我们几个男生总会在后面起哄,然后,刷的一下,她的脸就会如关公一样。
现在想来,虽然是恶作剧,但是确实对她造成了伤害。
现在,我们已经是很好的朋友,偶尔还会说说高中的事儿,但是现在她已经不会再脸红了,因为,她已经克服了。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克服的。
所以,孩子们,你们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同学特别讨厌,或者有某些你们公认的问题,不要去取笑他。
这会伤害他们,让他们更自卑。
古往今来,中国受伤害最大的,我想应该是大唐李世民。
因为他有魏征。
自古忠言逆耳,但是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
就像朋友认为我伤害了他们,说我狭隘,不了解情况,妄作公开评论。
可在我看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足矣,这只是我的建议。如果真的伤害了他们,那说明,这些问题可能存在。
至于说伤害了我自己,更是无稽之谈。
我写文章,就是要告诉看我文章的朋友,邹老师是一个真实,有温度,有情绪的人,这是大家信任我的基础。
君子坦荡荡,厚德以载物。
我是邹老师,一个全科培训老师、儿童活动专家、秦王会商学院合伙人,微信号:18251318131,定期嚼点儿关于教育、亲子、网络营销等方面的蛐子。欢迎大家标好了来港港。